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本书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GLONASS、GALILEO、BDS等)的组成、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地球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卫星轨道坐标系,瞬时坐标系和协议坐标系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各种时间系统及其转换方法,GNSS卫星运动理论基础,卫星在轨位置计算等理论与方法。本书还介绍了GPS、GLONASS和BDS卫星导航电文的结构和卫星信号的特点;GNSS静态定位原理和误差特点,包括单点定位、相对定位、伪距定位和载波相位定位;GNSS的误差来源和处理方法;GNSS实时动态定位和导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本书针对GNSS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GNSS控制网设计方法、外业测量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本书阐述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覆盖了光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图像的获取和存储、图像统计和描述、图像显示、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遥感信息提取为纲,以 理论-方法-应用 为目,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图的基本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以及地图学的发展前沿。全书共五篇十章。其中,前三章为第一篇——地图基本知识,包括地图与地图学、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第四和第五章为第二篇——地图类型,包括地图的两大图种,即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内容、设计与制作;第六~八章为第三篇——地图制作,包括制图综合、地图编制、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第九章为第四篇——地图应用,主要介绍地图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为第五篇——地图前沿,主要介绍地图学发展前沿与发展趋势。本书不仅力求模块化介绍地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而且针对地图符号设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编制,强调了相关软件的具体操作,使读者既能熟知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又能进行具体的地图制作实践。
《现代微波与天线测量技术》一书从微波信号的产生、微波信号的特性分析、微波网络和阻抗参数的测量,以及天线的辐射特性参数的测量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微波测量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11章,内容涉及微波测量的意义和特点、数字调制信号源、矢量信号分析仪、微波信号特性测试、微波信号源、微波信号频率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测量、微波信号频谱分析、微波噪声测量、微波网络散射参数测量、微波电路测量、微波阻抗与网络参数、天线测量、微波电缆及连接器等。
本书基于PIE-SDK 6.0,以C#.NET 2013为开发语言对遥感图像处理二次开发实例进行讲解。全书共9章,包括PIE-SDK二次开发概述、PIE-SDK主要控件入门、数据基础操作、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处理、遥感算法开发、遥感与GIS一体化开发、地图制图、系统设计与开发综合实战等内容。本书配有大量具有实际背景的编程案例,并给出实现思路和代码详解,读者可对照书中代码进行练习。本书强调实用性、实战性和全面性,案例丰富、由易及难、便于自学,展示了基于PIE-SDK进行遥感二次开发的全流程。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作者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精化和补充后撰写而成。全书共11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第6章介绍全站仪的基本原理、仪器检验以及距离归算;第7章介绍GPS定位技术;第8章讲述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第9章主要阐述地形控制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第10章介绍传统及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第11章介绍测量学的应用内容。本书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为主线,以现代测绘技术为核心,在阐述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不仅介绍了数字化测图的理论及方法,而且还介绍了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和变形测量等内容。《BR》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及应用”是西安科技大学为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及应用(第二版)》在积累作者近年来讲授这门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GIS软件项目开发实践,采用C#语言编写应用实例,并以ArcGIS Engine 10.1为开发平台编写而成,系统讲述了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的方法和具体应用。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及应用(第二版)》共12章,内容涉及ArcGIS Engine基础、使用ArcGISEngine控件编程、插件式工具集的实现、几何形体对象Geometry、地图组成、空间数据符号化、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编辑、地图输出、三维可视化及三维分析和基于ArcGIS Server的Web GIS开发。对每部分所涉及的接口,实现接口的类,以及对应的属性和方法均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便于读者理解和练习,在各部分还结合实际GIS项目开发实践,
本书共分8章,1章绪论,主要介绍导航的概念;第2章导航常用坐标与时间系统;第3章导航卫星轨道确定基础知识;第4章GPS全球定位系统,详细介绍GPS系统的组成、GPS的信号及其接收等相关知识;第5章为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在对比GPS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组成等;第6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其发展历程介绍了试验系统、二号一期和二号系统等;第7章卫星导航增强系统,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美国的WAAS、欧洲的EGNOS、日本的QZSS、印度的GAGAN等增强系统;第8章为卫星导航新技术与展望。
本书系统的总结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基于摄影测量原理和原理,系统的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和技术体系,同时结合诸多的工程实践丰富了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实践,为数组近景摄影测量在工程中应用提供参考和探索。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趋势等方面的阐述。第二章对参与进行摄影测量的硬件进行介绍,该章结合摄影测量原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两套近景测量硬件设备(双目测量摄影测量系统和多目井下摄影测量系统)。 第三章对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条件、原理、公式推导和误差分析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四章结合不同类型的工程案例,对近景摄影测量在工程的深入应用做了介绍,理论联系实际,以其近景摄影测量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工程当中。 本书可为摄影测量、测绘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
本书在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土木类、水利类各专业对测量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基本测量工作的实践技术,着重叙述地形图的应用与建筑物测设工作的基本方法,并对新型的测绘仪器、 的现代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在新仪器方面,重点介绍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和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技术;在测绘数据处理方面,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在地形测绘中引入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测图技术,同时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以适应各专业现代测绘教学的需要;在施工测量章节,详细介绍各种工程施工放样技术,包括地质工程测量、拦河坝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的基本工作,以期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基本
本书全面、系统、详细地论述了遥感图像判绘理论和实践。全书共11章:第1章介绍遥感图像判绘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历史和判绘质量要求;第2章详细论述摄影图像、扫描图像、高光谱图像、侧视雷达图像的成像原理、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第3章介绍图像判读特征、图像判读的认知过程、图像观察方法,分析影响图像判读质量的因素,并阐述计算机判读的技术流程、特征知识的表达、特征知识库构建以及人机交互判读方法;第4章对地形图图式符号及其运用、地形要素的综合取舍以及像片调绘和数字图像判绘作业流程、基本要求进行讨论;第5~11章分别对居民地、工农业和社会文化设施、交通运输设施、水系及其附属建筑、植被、地貌与土质、境界和地理名称调查等内容进行系统地论述。
《智能摄影测量学导引》系统讲述现代摄影测量学的知识体系、方法及应用。第1章为《智能摄影测量学导引》基础,介绍几何成像、传感器技术、摄影平台、图像处理以及**化方法等。第2,3章分别介绍单目视觉和双目视觉,它们是摄影测量中几何概念的主体部分。第4章阐述运动平台的定位方法,并将传统的光束法平差推广为贝叶斯理论框架下的动态**化问题。第5章介绍图像匹配,包括用于同名点提取的稀疏匹配和用于立体重建的密集匹配。第6章介绍激光雷达与光学图像的多层次融合。第7章介绍专题图和深度学习,并指出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方法将为语义专题图的自动生产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语义专题图的制作是数字摄影测量时代多年来可望不可及的目标,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智能摄影测量时代的到来。
在现今的企业软件开发中,自动化测试越来越被重视,无论是验收测试,还是回归测试,自动化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从FitNesse 的使用讲起,慢慢过渡到后台组件的开发,以及FitNesse 与Jenkins 的持续集成测试的整合,并用三章分别讲解RESTful、云计算平台、手机UI的自动化测试,从而能让大家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行自动化测试。当你学完本书后,你将能为企业搭建出一套自己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本书的主旨是让读者掌握IDL语言编程方法,并灵活应用到具体的遥感问题中去。书中以IDL8.2为基础,系统介绍IDL编程语言及其在遥感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全书共9章,涵盖IDL语言概述、IDL语法基础、IDL编程基础、数据的读写操作、图形绘制、图像处理、随机数、统计与插值、IDL与ENVI结合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大量的IDL遥感应用实例。
《海洋测量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海洋测量学的现代理论与方法。《海洋测量学》共13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海洋基础知识、海洋测绘的发展史和基本内容:第2章介绍测量学基础理论;第3章和第4章介绍海洋定位和水深量测两种基本测量的方法及其仪器使用;第5章和第6章介绍海底地形测量与海图绘制;第7章介绍海籍调查与测量;第8章和第9章介绍港口与航道工程和海洋工程测量;第10章~第12章介绍海洋管理中的海岛、海岸线和勘界测量;第13章介绍卫星测高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本教材是作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国际合作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两部分,上篇包括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地理信息基础、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技术与发展趋势;下篇包括遥感科学的现状与发展、遥感科学基础、遥感传感器与遥感平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题遥感、遥感科学研究热点。教材在归纳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前沿的科研文献案例及国土、林业、农业、海洋、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实践,尝试将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两部分知识与素材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阅读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现代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是作者在长期从事地图学教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现代地图学教程(第二版)》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地图与现代地图学,地球空间认知与现代测绘成图,地图投影及其选择与变换,地图符号语言与内容符号表达,地图概括原理与方法,数字制图技术与电子地图编制,遥感与地理信息综合制图,地图分析应用理论与方法。《现代地图学教程(第二版)》内容简明扼要,结构严谨,基础性强,适用面广。
本书在介绍遥感基本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从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影像及其特征等几方面讲述了遥感信息获取原理、主要遥感信息源的基本参数与信息特点,然后简要论述了遥感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针对数字图像处理发展的特点,对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的原理、基本方法、精度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遥感制图的基本内容、遥感的典型应用以及高光谱遥感进行了介绍。在全书的组织体系上,既介绍遥感的基本内容,又注重反映现代遥感技术的**成果与发展动态,并结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实际,反映遥感应用内容,力求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