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简约流畅而又意味丰厚的通识读物里,生态学大家查尔斯 J.克雷布斯教授提醒我们,生态学思维是生态文明来临前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出于 普及生态学思维 的美好意愿,他抛弃了那种囊括生态学的经典研究或主要理论流派的 专业黑话 ,引领我们关注诸如物种入侵、气候变迁、过度捕捞、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之类的生态现象以及相关生态故事,进而一步步地推导出生态学中的12个关键原则:物种有其地理分布;种群不可能无限增长;每个物种都存在适宜与不适宜的栖息地;被过度开发的种群必然会崩溃;动植物种群能从干扰中恢复;群落能存在于不同的稳定状态中;关键物种对生物群落的运转至关重要;自然系统是演化的产物;自然系统会循环利用重要物质;太阳能驱动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实质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变化;灭绝
《生命系统的物理建模》源于菲利普 纳尔逊(Philip Nelson)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授课数年的讲义,学员主要是2-3年级理工科学生,他们至少受过一年的物理和相关数学课程的训练,对合成生物学、超高分辨显微镜等有所了解,并希望有所作为。不同于先前的生物物理教材着眼于介绍生命系统的物理现象,本书侧重于从定量实验数据中通过物理建模的方式提炼出科学规律,为*终实现生命科学数学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本书是为现代生物物理学作科学铺垫的基础课,也适合作为许多专业课的补充教材,包括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各类工程学和应用数学。某些内容已经超越了本科范围,只要纳入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本书很方便就成了研究生教材。
《生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第二版生物物理学名词,内容包括:概论、分子与结构生物学、膜与细胞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物理学、光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控制论、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辐射生物物理学、自由基生物学、空间与**环境生物物理学、纳米生物学、技术与方法13部分,共2531条。《生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对1990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学名词》做了少量修改,增补了许多名词,每条名词均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生物物理学规范名词。
本书内容包括分子生物物理学、生物膜及其物理特性、生物电磁基础知识、电磁上生物效应、抑癌基因网络及调控、光生物物理、辐射生物物理学、自由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物理学、分子马达和生物大分子模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