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必须居安思危。平时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掌握应急避险方法和一般急救知识,包括应急预案的内容。
为提高人工冻土试验的取样水平,保证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建设中人工冻结法的设计和施工安全,编制组在参考现行相关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MT/T593.1)和《宁波市土工试验技术细则》(2018甬DX-02)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宁波市人工冻土试验方面的成果。
《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物理接口规定(试行) T/CAGHP 016-2018》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物理接口规定(试行) T/CAGHP 016-2018》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物理接口规定(试行) T/CAGHP 016-2018》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物理接口规定(试行) T/CAGHP 016-2018》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参加单位:吉林大学、重庆地质仪器厂、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为进一步规范突发地质灾害信息,提高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的科学性、准确性、专享性和统一性,正确引导社会舆情与公众沟通,促进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共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7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内容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名称要素及表述方法、发生地点要素的确定、群发地质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名称、链式地质灾害名称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海域工程及基础设施的选址论证、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与地震风险评价,以及国土利用规划所涉及的海域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1)采用先进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进行海域地震区划,开展地震区、地震带及地震潜源划分、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考虑场地影响的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等关键环节,给出具有概率含义的工程地震设防所需的地震动参数。(2)反映海域地震设防要求的特殊性,根据海域工程设防的特殊需求,一方面,需确定海域地震区划拟采用的控制性地震动参数及概率设防水准;另一方面,需建立可以考虑涉及陆域、近海板内潜在地震、俯冲带上浅的潜在震源、中深源潜在震源共同影响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即建立具有三维空间运算能力的概率地震
本书以实际案例向读者介绍地震预警方面的常识,如日本“3.11地震”,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广播、电视等发布地震警报,数百万日本人在地震波到达前得到了地震预警信息,获得了十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机会。而国内媒体却纷纷报道说日本气象厅提前数十秒准确预报了这次地震。这其实是把事先的预测预报和事后的预防预警混为一谈了。本书通过“邪恶教授、S市市长、震震、小E”四个卡通形象,形象生动地解释了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的利与弊。对大众防震减灾有很实用性的指导价值。
本书主要介绍了杭州六年级小学生阳宝跟随地质学家爸爸来到安吉余村,乘坐时光穿梭机穿越时空,开启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地质探秘之旅的故事。 阳宝和爸爸从南华纪开始,依次经历了寒武纪、白垩纪、第四纪、20世纪九十年代,最后回到现代。在这次特殊的旅行中,他们熬过了严寒和酷暑,畅游了大海,与三叶虫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亲眼目睹了正在喷发的火山和正在长高的大山,亲身体会了令人窒息的空气污染,感受了山清水秀的美好生活。这次旅行既新奇又刺激,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余村的前世今生。阳宝在这次奇幻之旅中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深刻领悟了“两山”理念的意义。 本书是一本集地学知识与美术手绘于一体的科普读物,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简洁明快,可作为向青少年普及地学知识和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良好载体。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海域工程及基础设施的选址论证、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与地震风险评价,以及国土利用规划所涉及的海域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1)采用先进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进行海域地震区划,开展地震区、地震带及地震潜源划分、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考虑场地影响的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等关键环节,给出具有概率含义的工程地震设防所需的地震动参数。(2)反映海域地震设防要求的特殊性,根据海域工程设防的特殊需求,一方面,需确定海域地震区划拟采用的控制性地震动参数及概率设防水准;另一方面,需建立可以考虑涉及陆域、近海板内潜在地震、俯冲带上浅的潜在震源、中深源潜在震源共同影响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即建立具有三维空间运算能力的概率地震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海域工程及基础设施的选址论证、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与地震风险评价,以及国土利用规划所涉及的海域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1)采用先进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进行海域地震区划,开展地震区、地震带及地震潜源划分、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考虑场地影响的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等关键环节,给出具有概率含义的工程地震设防所需的地震动参数。(2)反映海域地震设防要求的特殊性,根据海域工程设防的特殊需求,一方面,需确定海域地震区划拟采用的控制性地震动参数及概率设防水准;另一方面,需建立可以考虑涉及陆域、近海板内潜在地震、俯冲带上浅的潜在震源、中深源潜在震源共同影响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即建立具有三维空间运算能力的概率地震
《泥石流/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围绕泥石流的基本简介、引发因素、识别防范、临灾避险、分布情况、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旨在以大众读物的形式普及“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有哪些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泥石流”“怎样预防泥石流”“发现(生)泥石流怎么办”等知识。
Reservoir engineering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subject to recognize and develop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fter completing the cours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engineering, to use reservoir engineering theor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field practice, 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cultivate students stro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