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池著的《地质探秘神农架》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它面对的不仅仅是青少年和儿童,对于所有前来神农架参观游览、旅游休闲的人们来讲,它也是一本富含科学知识、具有导游性质、趣味盎然的故事书。本书从科学的视角,较全面地介绍了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点和地质遗迹的特点,以及这些地质遗迹形成的过程和它们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趣味性的阅读结合起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情趣,教育和引导人们尊重大自然、自觉履行保护地球环境的应尽职责。本书通过知识老人和小明乘坐神奇的飞毯游览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的故事,把读者带进童话般美丽的神农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启发读者进行探索的兴趣。书中提出的问题涵盖了较宽的科学知识领域,既有适合于中小学生理解的简单问题,也有启发成年人进行思索
《稀土永磁材料(上册)》简要回顾了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对过去五十年来外稀土永磁材料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和磁体制备技术进行了梳理。全书分上下两册共9章,从稀土永磁材料的理论基础到制备技术,从稀土过渡族合金的相图、晶体结构到稀土永磁材料的内禀磁性、永磁性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均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讨论。 《稀土永磁材料(上册)》为上册,内容包括:章对永磁材料作一般介绍,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简史,稀土元素和稀土金属的结构和特性以及稀土资源的概况;第2章和第3章介绍稀土永磁材料相关的合金相图和晶体结构;第4章着重论述稀土永磁材料的内禀磁性,并采用双晶格模型、交换和晶场模型深入分析讨论3d电子和4f电子的磁性、磁晶各向异性;第5章介绍主要稀土永磁材料的永磁性能,分析讨论实际应用条件同永磁性参
《冶金工程贯通式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组织编写,汇集了我国冶金工程领域14家单位的22项从基础研究至工业化应用的例子和成果,撰稿专家都是活跃在我国冶金工程领域一线,且从事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杰出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冶金工程贯通式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包括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和资源利用3个章节,共22个小节。作者从各分支学科拟开展研究领域的外现状出发,首先找出研究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然后提出解决思路,揭示了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取得创新性发现和突破性进展,并走向工业应用的过程。作者通过具体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通过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理解描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冶金工业的青年学者的科研起到
本书立足于卡尔多炉生产实际,全面地阐述了铜阳极泥处理工艺流程,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在对靠前优选的铜阳极泥“酸浸预处理-卡尔多炉熔炼、吹炼-金银精炼”处理工艺进行吸收与优化基础上,依托“工艺创新与优化、设备研发与集成”为主线的项目研发经验,着重介绍了铜阳极泥精准分离及稀贵金属综合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从机理研究、试验研究到生产应用实践,客观真实地反映行业发展科技进步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西秦岭地区主要矿床岩矿石光薄片图册》从陕西秦岭地区矿床地质、矿石特征人手,对主要矿床具有代表性的岩、矿石样品,结合室内、外地质资料,开展了显微镜下详细鉴定,对含矿岩性进一步确定了岩石名称、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对矿石有用、有害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其载体矿物的粒度大小、形态特征、嵌布状态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及照相,在此基础上,依据前人资料、宏观与微观综合分析及目前新的地质认识,简要讨论了其矿床成因。 《陕西秦岭地区主要矿床岩矿石光薄片图册》可供从事金属非金属矿产岩矿鉴定、地质调查、找矿勘查、矿石选冶、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地质、矿山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的师生以及有关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南美洲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精)》是作者陈玉明、张潮、陈秀法、陈喜峰、赵宏军等多年在南美洲从事勘查实践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的综合研究成果。本书系统地收集了南美洲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矿业政策、投资环境等资料,总结了南美洲主要构造单元/成矿区带、优势矿产资源、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结合靠前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重点介绍了油气、铜、金银、铅锌、锡、铁、锂、铀和铝土矿等矿种的典型矿床、成矿规律、勘查开发程度,以及在南美洲经营的主要矿业公司;以成矿规律认识为基础,分析了优势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分析对比了南美洲各国矿业投资环境,总结了矿业开发领域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等。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和信息翔实可靠,可供从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投资以及境外地质矿产研究、教学相关人
范士凯大师在他长期的勘察生涯中始终谦逊恳挚、提携后进、待人谦和,在学术上身体力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这部《土体工程地质宏观控制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程勘察大师范士凯先生从事工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文集,是范大师从事工程地质工作60年的工作总结和学术积累,从范大师的论文、著述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工程实践”和“学术总结”的重要性,我们相信范大师文集的出版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对青年工程地质工作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品读与学习!
《江苏省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江苏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系列丛书》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对江苏省铁、铜、铅、锌、金、银、钼、磷、硫铁矿、萤石等重要矿产的预测类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矿床及区域在矿特征、成矿背景、成矿作用,以及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分析研究,总结了江苏省重要矿产成矿要素、成矿模式;对江苏省成矿(区)带、重要矿产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进行了研究划分,建立了区域成矿谱系,总结了全省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江苏省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江苏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系列丛书》可供矿产勘查、科研、教学等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编录了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安康、榆林和铜川八市379个监测点位的水位、水质监测数据。为了便于使用资料,年鉴中附有监测点基本信息表,说明了每个监测点基本信息,包括监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置、地下水类型等。
南岭成矿带是西太平洋成矿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有色、稀有和稀土金属矿床的集中地。“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岭地区实施了“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部署了一批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项目。《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十二五”成果集》集中反映了这期间该计划项目结题的53个工作项目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进展。《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十二五”成果集》适合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学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使用,对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浙江省成矿构造环境与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和浙江地层、岩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以板块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同位素示踪与定年和遥感解译技术为手段,以时间为主线,以整个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视域,探讨浙江地质构造演化与岩浆活动轨迹,划分浙江地质构造单元;以地质构造单元为系统,以系统内构造—岩浆演化轨迹为主线,剖析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识别并划定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环境;厘定各个成矿环境中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期次,形成的矿床类型和矿床(矿体)空间定位条件;在浙江省优势金属矿产潜力进行评价基础上,指出找什么类型的矿,在什么地方找矿和相应的找矿模型与找矿技术方法。
本书以图片与点评的形式呈现,对作品的整体与细行展示,既彰显了水晶的天然美感,又可见作者的精湛技艺,令读者充分感受天然水晶与传统工艺结合的艺术魅力。《晶韵华章》的编撰与成书,一方面对获奖作品行集中展示,供读者观赏与交流,另一方面亦是对参赛者的鼓励与褒奖,以此记录他们的努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