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设备简明手册》阐述了破碎机、磨机、筛分机、分级机、重选设备、磁选机、电选机和浮选机等各种选矿设备的作用原理、类型、结构、技术参数、选型、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内容简明扼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新
《矿井注浆施工手册》共10章,前5章为煤矿建设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立井地面预注浆、立井工作面注浆、巷道注浆、井巷工程壁后注浆和地面后注浆;后5章为煤矿生产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帷幕注浆(区域帷幕注浆、截流帷幕注浆等)、特大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采区注浆(煤层顶底板加固注浆、采区巷道注浆等)、采煤工作面与巷道突水注浆治理,以及煤矿离层注浆(减沉注浆)等。 《矿井注浆施工手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注浆工艺、注浆材料、注浆设备以及现场具体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并通过典型实例详细介绍了不同注浆工程的施工流程,使读者获得完整的概念和了解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注浆工作者可参考和借鉴列举的实例,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正确设计和施工,以少走弯路,进而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又好又快的处理。 《矿井注浆施
云南“铜政四书”整理校注入选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云南铜志》全面记录了清代云南铜矿资源分布、铜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全书共八卷,卷一、卷二“厂地”介绍了清代云南至嘉庆年间仍然在生产的38个铜厂的开采场址、铜产量、收铜价格,卷三、卷四“京运”“陆运”记载了京铜、商铜运输路线、里程、各类运输方式以及费用等,卷五、卷六“局铸”记载了云南各铸钱局的铸币数量、成本及获取铸息的情况,卷七“采买”记载了各省采买滇铜的情况,卷八“志余”记载清政府对铜厂及生产经营的管理办法。
《矿业技术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15章,内容涉及矿业工程概论;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矿业项目技术评价;矿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矿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计量;矿业项目经济效果分析方法;矿业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矿业项目设备更新和改扩建技术经济分析;矿业跨国并购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矿业项目融资贷款评估方法与实例及三个案例。 《矿业技术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采矿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学科教师及矿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矿业技术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15章,内容涉及矿业工程概论;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矿业项目技术评价;矿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矿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计量;矿业项目经济效果分析方法;矿业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矿业项目设备更新和改扩建技术经济分析;矿业跨国并购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矿业项目融资贷款评估方法与实例及三个案例。 《矿业技术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采矿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学科教师及矿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煤力学是从防治煤矿瓦斯灾害和瓦斯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含瓦斯煤在地下采矿应力场环境中的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科学,为煤炭和煤层瓦斯资源的开发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煤的生成与变质、煤的基本物理性质与孔裂隙特征、煤的瓦斯吸附与解吸性能、煤力学基础、含瓦斯煤的强度与变形、煤的渗透特性及渗透率演化模型、地应力及煤层瓦斯赋存、煤层中的瓦斯流动理论及煤体力学在卸压瓦斯抽采、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应用。本书介绍内容是岩石力学学科一个新的分支,可供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和煤层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还可供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选矿试验研究方法》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选矿试验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选矿试验研究的程序和阶段以及选矿试验计划的拟订;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方案的确定;重选试验;浮选试验;化学选矿试验;磁选和电选试验;脱水和过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选矿试验优化设计;试验结果的处理及试验报告的编写。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既可作为大专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矿石选矿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参考。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煤炭生产方式的改革,近年来,绿色开采、绿色矿业、生态矿山等理念相继提出,并得到靠前采矿界广泛的认可。我国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减轻采动破坏的技术与方法,其中充填开采技术具有采动安全性高、采出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该技术是煤炭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采矿的重要举措,对保护我国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
煤力学是从防治煤矿瓦斯灾害和瓦斯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含瓦斯煤在地下采矿应力场环境中的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科学,为煤炭和煤层瓦斯资源的开发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煤的生成与变质、煤的基本物理性质与孔裂隙特征、煤的瓦斯吸附与解吸性能、煤力学基础、含瓦斯煤的强度与变形、煤的渗透特性及渗透率演化模型、地应力及煤层瓦斯赋存、煤层中的瓦斯流动理论及煤体力学在卸压瓦斯抽采、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应用。本书介绍内容是岩石力学学科一个新的分支,可供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和煤层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还可供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钨矿山及选矿工艺/有色金属文库》分为上、下两篇,共计10章,上篇内容重点写我国钨矿资源、钨矿的发现、钨矿开采发展历程、钨矿山分布、钨矿山建设和现实情况以及主要钨矿山简介等;下篇重点内容为我国钨选矿工艺,分别对黑钨矿的选矿技术和白钨矿的选矿技术进展进行阐述,并对钨矿伴生有价金属综合回收技术安排了专门章节进行论述。
《矿井注浆施工手册》共10章,前5章为煤矿建设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立井地面预注浆、立井工作面注浆、巷道注浆、井巷工程壁后注浆和地面后注浆;后5章为煤矿生产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帷幕注浆(区域帷幕注浆、截流帷幕注浆等)、特大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采区注浆(煤层顶底板加固注浆、采区巷道注浆等)、采煤工作面与巷道突水注浆治理,以及煤矿离层注浆(减沉注浆)等。 《矿井注浆施工手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注浆工艺、注浆材料、注浆设备以及现场具体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并通过典型实例详细介绍了不同注浆工程的施工流程,使读者获得完整的概念和了解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注浆工作者可参考和借鉴列举的实例,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正确设计和施工,以少走弯路,进而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又好又快的处理。 《矿井注浆施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总结开滦煤矿地面钻孔覆岩离层注浆减沉与井下综采放顶煤相结合技术,成功开采铁路、公路桥和铁路桥特厚煤柱的实践经验,深刻揭示了井下煤层开采覆岩离层的规律,深入探讨了覆岩离层注浆减沉的机理,创新研发了高效覆岩离层注浆技术,以及探索验证注浆减沉效果的手段、方法等,为我国煤矿“三下”压煤开采提供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新途径。 本书可供全国类似条件煤矿“三下”压煤开采借鉴和煤炭院校开采专业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安全生产标准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手段之一,是规范安全中介服务的基础,也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为满足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各级标准化部门。安全监管和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常用标准进行汇编,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16423—2006;选矿安全规程 GB 18152—2000;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AQ 2005—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 2006—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 2008—2006等内容。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 AQ 2009—20067.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 2010—20068. 金
一是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各篇章的负责人担任本书相应篇章的主编。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煤炭生产方式的改革,近年来,绿色开采、绿色矿业、生态矿山等理念相继提出,并得到靠前采矿界广泛的认可。我国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减轻采动破坏的技术与方法,其中充填开采技术具有采动安全性高、采出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该技术是煤炭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采矿的重要举措,对保护我国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
《煤矿智能化技术》围绕煤矿生产工艺主线脉络,涵盖了井工矿采煤、掘进、运输、提升、供电、防治水、“一通三防”,以及露天开采、煤炭洗选等各部分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技术,并针对煤矿网络通信、移动目标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等专项技术作了重点介绍。其基本特色是构建了煤矿全面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系统知识,呈现了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地阐述了当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煤矿的应用。 《煤矿智能化技术》既可作为煤矿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及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控制相关专业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煤炭设计院、煤炭研究院和非煤矿山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