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学基础知识、矿床学基本知识、矿山地质图件、矿床勘探地质工作、矿山建设地质工作、矿山生产勘探地质工作、矿山生产日常地质工作、矿山地质管理工作及矿山环境地质工作等。 本书可作为矿山地质、采矿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及矿山测量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地质工程、矿山测量、矿山监督等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野外地质素描基础教程》一书主要介绍地质素描、地质摄影与风景速写之间的差异,素描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透视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地质素描中如何正确应用块面分析法,地质素描中常见的线条有哪些,如何应用及其效果,线条运用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明暗面如何表现,陪衬物如何取舍、安排,取景及素描的步骤,*后举例说明了常见地质结构面的素描方法。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最新教学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编写,以我国矿井建设方面所积累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基础,并反映世界各国的矿井建设发展现状及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井建设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矿山井巷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本次修订补充了井巷机械化施工与释能支护。本书内容包括平巷、巷道交岔点、井下车场及其硐室、斜井、斜坡道、天(溜)井,支护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施工,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竖井设计与施工等。 本书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教材,也可供煤炭、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交通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将2009年出版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2018年修订的《煤矿防治水细则》内容进行分页交错排版,形成逐条对比。老版本内容铺浅网与新版本内容形成明显视觉区别。条文对比包括新版本8章内容:总则、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井下探放水、防治水技术、露天矿防治水、水害应急处置、附则;老版本10章内容:总则、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矿井防治水、井下探放水、水体下采煤、露天煤矿防治水、水害应急救援、罚则、附则及附录。
本书针对西北地区井工煤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区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理特性等特点,研究了高矿化度矿井水高效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应用、煤矸石战略封存及微地貌改造、煤矿开发对地下水影响及防治技术措施、煤矿开发对地表沉陷影响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煤矿废气治理关键技术,以及井工煤矿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智慧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而提出了西北地区井工煤矿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保护示范区建设模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的性质及其工程分级、智能化掘进围岩控制、巷道断面设计和支护技术、智能化掘进技术及其装备、智能化掘进工艺、煤层平巷和半煤岩平巷施工、特殊条件下的巷道与硐室施工、巷道维护与维修、快速掘进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典型案例。主要介绍围岩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测、掘锚机组快速掘进保障关键技术、智能化掘进辅助工艺流程、巷道通过松软岩层破碎带的施工方法、巷道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揭开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施工方法、巷道修复的安全措施等。
本书内容包括煤矿智能开采的基本知识、综采工作面巷道与设备布置、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工作、智能化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厚煤层综采技术、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综采工作面远程监控与生产事故预防、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案例,共八部分内容。学材按照学习过程编写,基于学习过程相对应的工作过程,设计围绕学习过程的一系列任务引导,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怎么去学、为什么这么学、如何才能学得 好, 要让学生能够回答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专科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魏大恩主编的《矿山机械(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按设备基本类型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矿产资源露天开采设备和地下开采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设备选型匹配等内容。其中露天开采设备包括穿孔设备(潜孔钻机、牙轮钻机)、采装设备(单斗挖掘机、液压挖掘机)和运输设备(矿用自卸汽车)三个方面;地下开采设备包括钻孔设备(凿岩机、凿岩钻车)、采装机械(电耙、铲运机、装运机 )、运输机械(电机车、矿车、地下矿用汽车)、提升机械(罐笼、箕斗、提升机)、矿山辅助机械(通风机主扇、水泵、空压机)五个方面。书中所涉设备或为典型,或为当下应用主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采矿工程、矿山机械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矿山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使用与维修、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籍和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选矿过程在内的矿山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种类设备的概述、结构组成、设备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自动化或智能化技术等基础知识。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钻孔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装载与挖掘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矿井提升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选前作业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选别作业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选后作业机械及其智能化技术、智慧矿山的关键技术及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矿山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矿山机械设计制造、矿山生产及设备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根据煤矿井下无煤柱绿色开采的应用需求,围绕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安全控制问题,综合应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基于顶板活动分区特征的巷旁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构筑巷旁支护结构体的堆喷筑墙方法,研发了初期快速增阻、后期高强稳定的巷旁支护材料;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矿井实现沿空留巷提供一种新的顶板控制方法,可促进无煤柱绿色开采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本书系统介绍矿山救援相关知识与技能。 内容涵盖矿山救援规程与规范、行动计划与安全措施、通风理论与灾变通风技术等十章。其中详细阐述各类矿山事故抢险救灾技术,如矿山水灾、火灾、瓦斯爆炸等;介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我防护、应急救援心理等方面内容;还涉及救援技术操作、装备使用操作训练及矿山医疗急救等实用技能。 此外,附录收录山东煤矿兼职救护队建设、监督检查及标准化定级管理办法,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为兼职矿山救援队队员及相关人员提供全面、专业的应急救援培训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面向新工科智能采矿工程专业需求,以煤炭开采为主要对象,系统地介绍了与智能采矿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本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煤矿地质与智能探测、井田开拓、巷道掘进与智能化、采煤方法与智能化、矿井安全与智能监控、露天开采与智能化。 本书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智能采矿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煤矿开采技术人员、生产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PPT课件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聚焦重大灾害防治,抓好各专业管理,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本书包括4部分内容: 部分总则;第2部分安全基础管理;第3部分重大灾害防治;第4部分专业管理。其中,第3部分包括:3.1井工煤矿重大灾防治,3.2露天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第4部分包括4.1井工煤矿专业管理,4.2露天煤矿专业管理,4.3调度应急和三堂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