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水射流技术的理论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全书共分八章,第1章水射流技术概论,主要讲述水射流技术原理、水射流技术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水射流技术的应用;第2章讲述纯水射流技术理论基础、系统组成、水射流结构特征与基本参数、水射流打击力模型和水射流冲击破坏理论;第3章讲述水射流打击力增强技术,包括减阻液水射流、空化水射流、脉冲水射流、磨料水射流等技术;第4章涉及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包括磨料水射流切割的一般特征、磨料水射流切割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参数、磨料水射流切割理论等;第5章涉及磨料水射流精密切割控制技术,包括磨料水射流精密切割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磨料水射流精密切割几何精度控制、磨料水射流精密切割的运动控制和磨料水射流精密切割的优化处理技术等
近年来,国际钻井技术发生着深刻变化,油气勘探开发正持续向深层、非常规油气藏延伸。**环境下的资源勘探开发极具挑战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而钻井工具、装备与技术直接影响施工速度、安全性和经济效益,PDC钻头技术领域的创新持续不断,使得难钻地层的钻井效率大幅提升。《国外PDC钻头技术新进展》共五章,分别介绍国外PDC钻头的本体结构新技术、切削齿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加工工艺技术,并对PDC钻头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管理》围绕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保护管理两部分展开,采用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尤其突出实例分析的内容,使得相关理论更加形象易懂。《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管理》对我国矿山开发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参考价值。
矿业是人类社会*早出现的生产领域之一,由此产生的矿业遗产十分丰富。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遗产是备受国际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关注的新类型。本书基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时间、空间、人地关系和尺度思想为研究主线,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是一个涵盖历史解读、特征分析、价值评价和规划利用等一系列过程的区域性综合研究。
《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景福煤矿的开采为背景,通过大量实践数据展现U型通风治理瓦斯的良好工作能力。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工程设计与实施、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观测及数据统计、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分析、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其他技术问题、结论等。 《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可供煤矿开采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煤矿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收录了到2018年2月有效的选煤厂常用标准约25项,其中包括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 / T 477 2008)、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 / T 478 2008)、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GB / T 4757 2013)、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 / T 15715 2014)、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 / T 15716 2005)、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GB / T 16417 2011)、选煤厂用图形符号 (GB / T 16660 2008)、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 (GB / T 18711 2002)、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 (GB / T 18712 2002)、选煤厂 流程图原则和规定 (GB / T 19094 2003)、选煤厂 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测定 (GB / T 19833 2005)、真空过滤系统中絮凝剂助虑效果测定方法 (GB / T 26917 2011)、选煤厂 煤的转筒泥化试验方法 (GB / T 26918 2011)、选煤厂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方法 (GB / T 26919 2011)等内容。
四川省锰矿成矿规律及资源评价一书主要对四川省锰矿从典型矿床、矿产预测、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突出重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归纳总结和成矿模式的表达。对四川省锰矿成矿规律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锰矿的资源潜力进行了较科学、客观的评价。
所谓 安全生产 ,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保证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保证环境免遭破坏。可见,安全生产工作涉及诸多学科和专业门类,安全生产科学是一个交叉的科学领域。无论是政府的安全生产决策和安全生产监督,还是安全生产学术科研、科技开发和安全教育机构的科学研究、学历教育,亦或是企业的安全工程技术设计和安全科学管理检查,都离不开安全基础数据。而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就是安全基础数据内容之一。本汇编共有22项AQ行业标准,均在2018年12月1日实施。
《菱镁矿选矿及矿区土壤生态修复》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菱镁矿的资源概况、选矿技术现状、矿区土壤污染及生态修复现状,菱镁矿除硅、除钙、除铁及其除杂机理,菱镁矿区土壤结皮及破壳,菱镁矿提纯、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土地复垦技术实践等。该书内容突出应用性、新颖性,力求全面、实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解决菱镁矿除杂及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问题。 《菱镁矿选矿及矿区土壤生态修复》可供矿物加工工程及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供科研机构、矿山企业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阅读。
《新时代中国煤炭企业管理面对面》围绕 新时代、新举措 这一主线,从管理创新的视角,瞄准理念、思路、战略、产业、产品、技术、方法、业态、动能、模式创新等关键点,结合30个典型案例,采用问答方式,分25个板块阐述了 中国煤炭企业管理面对面100问 。 《新时代中国煤炭企业管理面对面》极具新时代特色,具有创新性和务实操作性,可为煤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亦可供广大关心煤炭企业及企业管理的读者阅读。
本书旨在深入理解钙钛矿材料,内容涵盖了钙钛矿材料的结构性质、钙钛矿材料的合成以及薄膜与器件的制备工艺,共十一章。 章介绍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理性质,第二章介绍了钙钛矿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了近些年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单色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第七章介绍了金属离子掺杂对于钙钛矿材料性质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第八章介绍了几类非铅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及其衍生材料,第九章介绍了一些制备白光钙钛矿材料及器件的研究,第十章介绍了钙钛矿发光器件中用到的电荷传输材料种类,第十一章介绍了各类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工作稳定性。
本书系统论述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监测系统及预警体系,介绍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了岩质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露天矿边坡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水位升降条件下边坡破坏形式,构建了边坡动态监测系统,分析水位升降条件下边坡变形特征,提出了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和滑坡预警指标,构建了边坡安全综合预测方法与预警体系。
本书较全面、及时地反映了非金属矿科学前沿和绿色高新技术的*情况、进展和动态。具体包括:非金属矿物和相关材料的结构化学和模拟;非金属矿地质、采选和分析表征科学;非金属矿聚合物复合功能材料;非金属矿和光、电、磁、声、热先进材料;非金属矿和新型化工、轻工、建材、能源、冶金;非金属矿和现代农林牧渔业;非金属矿、纳米技术与医药健康;非金属矿与星球探索、地球环境、生态保护等。论文内容反映了当前科学研究情况,、对我国非金属矿物科学技术及相关产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技术推广等价值。适用非金属矿的产、学、研等和相关的农业、材料、化工、轻工、建材、能源、冶金、地球环境、生态保护等行业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面向铬盐行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针对铬铁矿碱性氧化法制备铬盐产品存在的污染大、流程长、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聚焦关键核心难点与技术发展前沿,系统概述了铬铁矿资源现状、矿物属性及制备铬盐的生产工艺,着重分析了铬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关键难题,详细论述了铬铁矿还原焙烧工艺和硫酸浸出工艺,揭示了尖晶石及其伴生矿相的演变、破坏行为和离子释放规律,探讨了酸性体系铬铁分离的关键技术与前沿热点,提出了铬铁矿资源梯级提取和铬元素高识别度选择性富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碱式硫酸铬清洁制备工艺。
本书为学术专著,从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及其存在的施工地质灾害出发,分别从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与复杂地质条件形成,复杂地质隧道地质灾害与致灾构造,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地质预报,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研究,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实践五个方面论述了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及特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现有预测预报方法及应用效果,并推介了多个地质预报新技术和需解决的现状问题。同时,例析了地铁隧道土洞、土石不密实、孤石;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突泥致灾构造、洞内泥石流、围岩失稳塌方、岩溶等灾害案例。本书由浅至深,从基础理论到方法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隧道地质预报技术体系与方法,案例代表性强,可供从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者参考。
镁合金是应用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被称为*有发展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本书系统阐述了超声和微弧氧化技术对镁合金的强化和保护,并对产生的涂层的组织、结构、元素含量和性能进行了详尽分析。 本书可作为材料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编写方法,系统阐述了气溶胶粒子的形成、运动、沉降和凝并过程,并在矿山粉尘分布的数值模拟中进行了应用。本书着重介绍气溶胶的物理性质、粒度分布,气溶胶粒子的等速和非等速直线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气溶胶粒子的运动和沉降,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捕获、扩散运动和沉降,气溶胶粒子的凝并、静电沉降以及其他的沉降方法和机理,很后将气溶胶力学理论在矿山粉尘分布数值模拟中进行应用,得出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各主要工艺环节粉尘时空分布特征。
张永成编*的《矿井注浆施工手册(精)》共10章,前5章为煤矿建设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立井地面预注浆、立井工作面注浆、巷道注浆、井巷工程壁后注浆和地面后注浆;后5章为煤矿生产时期的注浆施工,包括帷幕注浆 (区域帷幕注浆、截流帷幕注浆等)、特大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采区注浆(煤层顶底板加固注浆、采区巷道注浆等)、采煤工作面与巷道突水注浆治理,以及煤矿离层注浆(减沉注浆)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注浆工艺、注浆材料、注浆设备以及现场具体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并通过典型实例详细介绍了不同注浆工程的施工流程,使读者获得完整的概念和了解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注浆工作者可参考和借鉴列举的实例,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正确设计和施工,以少走弯路,进而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又好又快的处理。 《矿井注浆施工手册(精)》是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