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虽然是战争体系的一个局部,但由于其 类脑 功能的能力越来越强,必将主宰未来战争全局。本书作者吴明曦,具有三十多年相关领域和专业技术背景,全书以宏大的视野、敏锐的眼光、深远的预见,*次从九大形态质变、九种典型特征、九大领域应用、九维建设评估、战场生态重构、作战体系进化等视角,全面阐述了智能化战争的场景和画卷,带给你未来基于AI对抗的无限遐想
本书聚焦于无人机作战,首先,梳理分析了世界各国在无人机作战方面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无人机作战,到今天无人机在作战领域占据至关重要地位的全过程,以 捕食者 (MQ-1)和 死神 (MQ-9)等无人机为例,描述了用于侦察和监视的无人机以及武装了导弹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重要作战运行中采用的作战方式和达到的作战效果;其次,本书变换角度,介绍了无人机在恐怖分子等敌人手中所带来的危害,以反无人机为重点,讲述了针对无人机的防御作战;再次,以蜂群、人工智能在无人机作战中的应用,指出了当今无人机作战应用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对未来无人机作战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美国航母打击群作战协同》从装备及体系构成分析入手,结合反潜、防空、反舰、对陆攻击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航母打击群各类装备在作战时的协同运用;以两类装备的协同作战为基础,展现了美国航母打击群在各种作战行动中的作战指导思想、兵力运用原则、协同样式,以及航母的后勤保障、装备维修等。 《美国航母打击群作战协同》可为军队指战员、装备科研人员和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美国航母打击群提供参考。
《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有源阵列天线》针对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对地观测中遇到的 看不见、分不清 技术难题,紧扣 频率和极化 两个要素,研究和探讨了应用于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的有源阵列天线分析、优化和设计方法。在讨论和介绍有源阵列天线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参数的基础上,以低剖面、高效率和轻量化为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有源阵列天线实现宽频带、多波段、多极化和共孔径的架构形式、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研究了数字阵列天线、微波光子阵列天线、有源封装天线等热点技术,提出了 有源阵列天线 高级阶段是 天线阵列微系统 新概念,对有源阵列天线新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有源阵列天线》可用作雷达、通信、微波和天线专业本科高年级、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和工程技
《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 分册,涉及发射药、固体推进剂、混合炸药的成型加工工艺方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理论基础、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工艺条件控制等,对国内外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必要的叙述。 《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火炸药、弹药工程、特种能源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火炸药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装备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装备质量技术基础,装备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监督,装备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与维修阶段质量管理及监督的任务、要求和工作内容,装备质量信息管理,装备质量经济性等。
《现代飞行动力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飞行器动力学理论,讲解了刚性飞行器和柔性飞行器的运动方程,介绍了升力面空气动力学基础和结构振动基本理论,论述了飞行器所受到的力和力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弹性□形对力和力矩的影响,进一步介绍了线性和非线性飞行仿真数学模型的构建,讲解了飞行器定常与准定常分析、飞行动力学线性分析理论,□后介绍了增强反馈的稳定性理论,并对自动导引与控制和手动驾驶控制特性进行了探讨。 《现代飞行动力学》可作为刚性飞行器动力学、柔性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也非常适合作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示了52种国产武器装备,近90%为亮相。30个地面装备方队中有ZTZ-99式主战坦克、ZT2-96A式主战坦克、ZTD-03式履带式伞兵战车、ZTD-05式两栖步兵战车、ZBL-09式轮式步兵战车、PL2-05式155mm履带式自行加榴炮、PLZ-07式122mm履带式自行加榴炮、PHL-03式12管300mm远程**炮、HJ-9反坦克导*、HQ-7B防空导*、HQ-9地空导*、HQ-12地空导*、YJ-83反舰导*、YJ-62岸舰导*、DF-15B地地常规导*及DF-21C地地常规导*等。它们都是通过试验场的试验验收后参加阅兵式的。 研发和装备部队的每一支(挺、具)**、单兵发射器,每一门*炮、**炮,每一辆坦克、步兵战车,每一批,都要经过试验场的射击试验(抽验)和行驶试验验收,许多则是要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场的试验才能得出优化的兵器。 试验场有的占地很大,如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占地291km2,白沙导*靶场
《新型战斗部原理与设计》全面论述了新型战斗部原理及其应用,反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有些内容如定向能战斗部、深侵彻战斗部、新概念非致命战斗部是国内、外当前研究的热点。《新型战斗部原理与设计》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特性、新型聚能战斗部、新型杀伤战斗部、定向能战斗部、深侵彻战斗部、新概念非致命战斗部等。《新型战斗部原理与设计》秉承了传统弹药战斗部设计的基本理论,又融入了新弹药战斗部原理和设计理论,并且注重工程应用,适应性较强。 《新型战斗部原理与设计》可供从事弹药战斗部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的科技人员,以及与弹药有关的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著作,通过 拥抱变革,颠覆性技术浪潮下的技术创新 换道自强,重塑未来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 行稳致远,抢抓颠覆性技术创新浪潮的政策建议 三篇,力争从理论和实践、全局和领域、技术发展和国家需求等几个维度系统介绍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的成果。首先,深入认识经济技术长波与颠覆性技术的关系。其次,根据技术发展和国家需求,遴选出一批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并对这些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评价。最后,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抓住颠覆性技术浪潮的政策建议。 本书兼顾学术性和战略性,可供政府官员和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期望能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有新意的参考;可为企业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方向和方法的参考借鉴,也可供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的学者进行研究论证。
《力学振动和冲击分析》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 Analysis是一套内容经典实用的 小而精 的丛书,由5个分册 《正弦振动》《机械冲击》《随机振动》《疲劳损伤》《规范制定》组成。原丛书作者Christian Lalanne在振动和冲击方有30多年的丰富工作经验,是该领域的GUO际专家,长期致力于将优选的技术应用到标准中,在业界具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丛书2002年英文版出版,本引进版是2014年修订第三版,经过10多年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内容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可谓是动力学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全面系统阐述美国海军综合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PE0 IWS)分管的业务范围及项目。PEO IWS是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下辖的5个项目执行办公室之一.负责其管理项目的方案、建造、服役、退役等全寿期管理工作。本书首先对美国海军的国防采办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海军兵力结构等进行介绍;然后详述PE0 IWS下属10个办公室IWS 1.0~10.0分管的一百多个国防采办项目,涵盖了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和装备.包括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舰艇自防御系统、全舰计算环境、濒海战斗舰任务包、指挥与控制、未来作战系统、水上传感器、水面舰船武器系统、水下系统及军售项目.同时介绍相关航空母舰、驱逐舰、两栖舰、濒海战斗舰、新型护卫舰等舰船平台的近期新建造发展现状。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及装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本书全面系统阐述美国海军综合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PE0 IWS)分管的业务范围及项目。PEO IWS是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下辖的5个项目执行办公室之一.负责其管理项目的方案、建造、服役、退役等全寿期管理工作。本书首先对美国海军的国防采办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海军兵力结构等进行介绍;然后详述PE0 IWS下属10个办公室IWS 1.0~10.0分管的一百多个国防采办项目,涵盖了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和装备.包括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舰艇自防御系统、全舰计算环境、濒海战斗舰任务包、指挥与控制、未来作战系统、水上传感器、水面舰船武器系统、水下系统及军售项目.同时介绍相关航空母舰、驱逐舰、两栖舰、濒海战斗舰、新型护卫舰等舰船平台的近期新建造发展现状。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及装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本书全面系统阐述美国海军综合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PEO IWS)分管的业务范围及项目。PEO IWS是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下辖的5个项目执行办公室之一,负责其管理项目的从方案到建造、服役、退役等全寿期管理工作。首先对美国海军的国防采办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海军兵力结构等进行介绍。然后详述PEO IWS下属10个办公室IWS 1.0~10.0分管的110个国防采办项目,涵盖了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和装备,包括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舰船自防御系统、全舰计算环境、濒海战斗舰任务包、指挥与控制、未来作战系统、水上传感器、水面舰船武器系统、水下系统及军售项目,同时介绍相关航母、驱逐舰、两栖舰、濒海战斗舰、新型护卫舰等舰船平台的建造发展现状。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船作战系统及装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有比较系统、
该书全面、深入地论述了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含高炮防空武器系统、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等)设计、仿真、试验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武器系统信息化、武器集成、发射动力学、探测与跟踪、火控技术、行进间作战、弹炮结合、高炮弹药、参数化电磁兼容设计、毁伤概率计算、系统效能分析、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保障性设计、防护性设计、系统仿真与集成测试、总体试验与评价、近程防空武器系统新技术等。
本书是已知和正在使用以及新型单质含能材料的百科全书,概述了单质含能材料的重要参数,介绍了含能材料的冲击感度、摩擦感度和静电感度,列举了含能材料的熔点、热分解温度及其他热力学数据等性能数据,尽可能给出了含能材料的爆轰压力、爆轰速度和爆热等参数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给出了200多种单质含能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测量技术和方法、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毒理学等信息。书中还给出了大部分含能材料的简称,列出了相关参数的原始参考文献。
邹汝平著的《多用途导弹系统设计》按大型复杂导弹武器系统工程研制的基本科研架构,以多用途导弹武器系统专业技术体系为主线,成系统安排了作战目标特性分析、武器系统作战运用策划、装备功能视图确定、战术技术指标体系形成、装备顶层体系结构规划、系统方案论证与总体设计、影响作战能力的关键性能分析、产品的试验测试与验证评估等工程研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设计理论、工程研制方法、测试评估规范、项目管理等内容。另外,按照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核心专业技术体系和关键基础产品的科研要求,对导弹系统、制导控制系统、任务管理与火控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图像寻的系统独立成章,详尽讨论了这些关键分系统的设计理论与工程方法。针对导弹和武器站等实体装备,讨论了结构与电气设计的工程技术问题。结合多型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开发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优选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装备采购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与标准、评估模型等内容,在装备采购评估体系科学性、评估指标全面性、评估模型实用性、评估实施操作性等方面展开讨论,重点是创新构建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装备采购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