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规武器/弹药终点毁伤理论与应用为主题,以战斗部作用原理与毁伤效应为主线,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终点效应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归纳总结了相关的计算模型、试验数据以及工程应用方法等。全书共八章,依次为绪论、目标易损性与毁伤机理、穿甲效应、杀伤效应、聚能效应、爆炸效应、非致命武器毁伤效应和武器/弹药终点毁伤效能评估。本书对终点效应学的经典内容有所充实和深化,对终点效应学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有所补充和完善,并引入了新的研究进展。
本书定位于武器毁伤效应及其作战运用,希望打通从武器原理到作战运用的知识链路。主要内容包括常规、核和新概念武器等弹药/战斗部及其毁伤效应的相关概念与科学原理,以及毁伤效能评估相关知识等。使读者形成对武器高效毁伤的科学认识,理解毁伤评估的内涵,建立基于毁伤效能评估进行火力筹划的理念,探讨对打击方案进行量化计算的技术途径。
本书从军事背景和军事角度出发,通过数学建模和量化分析来解决有关军事问题,本书是在教学实践和参考相关资料、书籍的基础上编写的,可以作为军事学领域研究者、学习者的参考教材。 本书注重提炼数学建模思想方法,重视数学软件在军事问题中的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软件篇、案例篇和实战篇。软件篇包括了MATLAB、LINGO和SPSS基础介绍,案例篇通过军事问题描述、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格式,重点介绍了导弹追击目标问题、目标轨迹预测问题、导弹毁伤目标问题、军备竞赛核作战模型、无人机安全飞行问题、火力打击任务分配问题、军事评价问题和军事资源分配问题,实战篇主要研究了军事联合投送问题、军事信息资源的数据分析问题、战场目标估算与定位问题和装备测试任务调度问题。 本书所有例题均配有MATLAB或LINGO源程序,程序设计思路清
本词典以上合组织框架下联演联训材料为基础,并参照与军演有关的其他缩略语词典编纂而成,共收录30000余词条。词典立足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军演、联合训练,同时面向该组织以外的其他联合军事行动。词典收录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组织机构名称的缩略语,内容丰富,词条量大。本词典的出版将填补我国工具书中无联演联训俄汉专用缩略语词典的空白,不仅适用于联演联训的翻译保障人员,同时也可为军校学生和部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原理篇主要阐述了网络中心战理念为电子战领域带来的能力提升,以及link 11、link 22、link 16、TTNT、NCCT等数据链在网络化协同电子战领域的应用。纪传篇主要以虚拟作战场景的方式描述了 狼群 、小型空射诱饵、空射效应器、舷外电子战系统、 小精灵 、 舒特 、 复仇女神 等系统的网络化协同作战运用过程。编年篇对上述系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化协同电子战的发展进行了代际划分。未来篇主要从 马赛克战 、决策中心战、算法博弈等角度对网络化协同电子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终篇从杀伤网角度阐述了网络化协同电子战的最终目标,即,打造电子战杀伤网。
本书对美国隐身轰炸机B-2 项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重点介绍了项目的研制背景及过程,项目管理、项目费用、武器与升级、作战使用以及未来展望。通过对B-2项目的分析与研究对我国武器装备的研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以地空导弹发射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地空导弹发射系统的相关概念、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采用的相关技术。系统介绍了导弹发射方式、发射系统、发射技术、发射场地等基本概念,发射装置的一般组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和典型结构,发射控制系统的工作程序、计算机控制发控系统、发控系统数据通信和发控系统配电技术,倾斜发射、弹射发射和垂直发射方式及采用的关键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武器发射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导弹发射系统研究、设计和试验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使用。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新一代无线系统频谱决策的图书。该书聚焦于典型频谱决策场景和智能化的决策方法,为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在频谱决策领域的重要性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概述介绍了频谱异构、能量受限、宽带频谱感知等典型的频谱决策场景。这些场景反映了当前无线通信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例如频谱资源的稀缺性、能耗的限制以及频谱环境的动态性。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深入讨论,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频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意义。
本书第1版主要专注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分析了为什么提高产品可靠性的工作会失败,以及可靠性差的产品如何对产品业产生负面影响;讨论了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便捷地使用产品,并发现与可靠性有关的问题。为了提高产品可靠性,我们给出了一个全面的产品开发和实施流程,该流程任何企业都可以实施;我们还讨论了如何改变企业文化,使其致力于设计可靠的产品。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针对不同舰载武器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以射击效力分析为主的多种效 能分析方法。全书共分10 章,包括效能与效能分析的概念、射击误差和射击精度分析、射击能力分析、射击效力分析、可靠性分析、综合效能分析等内容;涉及的武器系统有舰炮、导弹、鱼雷、深弹等。
本书详细讲解了运载火箭弹道的基本原理及弹道设计方法,逐步引导读者熟悉制导和姿态控制技术,着重论述了摄动制导、显式制导、组合制导等理论知识,在介绍了运载火箭动态特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运载火箭飞行器纵(侧)向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坚持 需求牵引,紧盯主题,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的编写原则,旨在深入分析运载火箭这一复杂运动系统的特殊矛盾,建立描述其运动的微分方程,揭示运载火箭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航天、导航与制导、兵器测试与发射专业方向高年级本科及硕士教材,也可作为航天、导航与制导、总体等方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战效能分析》在介绍系统效能和作战效能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武器作战使用特点和战术技术参数特征建立了作战效能的基本评估模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作战效能评定所涉及的可用性、任务可信性及作战能力的分析方法:针对发展现状建立了传统雷障、现代和未来发展的效能评估模型以及相应的评估软件系统方案。 《作战效能分析》内容新颖,体现了近年来专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其特点是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方法及模型,以典型为对象阐明分析思路,尽量避免复杂公式推导,注重论证及作战使用。 《作战效能分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强,所阐述的作战效能分析评估方法既可供从事武器系统作战使用、论证、研制部门等专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用于水下无人自主式武器系统等的效能评定。
《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规划与调度技术》共三部分,分为8章。部分为第1章和第2章,综述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规划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分析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中各个要素对规划调度带来的挑战;第二部分为各种典型的卫星任务规划模型和方法,包括第3章~第6章,分别介绍确定性条件下的卫星集中式任务规划模型与算法、动态场景下的卫星任务重调度方法、卫星任务分布式调度模型及算法以及卫星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模型及算法;第三部分包括第7章和第8章,以实际应用视角介绍典型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体系架构、主要功能与人机交互接口,并展望未来技术趋势。
《战车模型制作教程:收尾润色篇》主要讲解战车模型制作收尾阶段的常见问题。全书共14章,主要介绍材料和工具、橡胶履带、拼接履带、活动履带、生锈履带、干燥与湿泥状态履带、排气管涂装与烟尘表现、牵引钢缆的更换与涂装、潜望镜与车头灯和车尾灯、随车装备、天线与木制品、金属制品的处理、织品与帆布的处理,以及自然元素等内容。本书适合喜爱战车模型制作的模友阅读参考,希望能够为模友在战车模型制作的*后阶段带来一些帮助。
在防空反导领域,武器和传感器的性能优化对成功拦截空中口标和来袭导弹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防空作战中,这意味着在满足防空反导性能要求的同时.还需要*限度地减少作战系统全寿命全周期中设计、开发和维修成本。本书以基于物理学的系统工群方法为基础,针对特定对敌目标的有效拦截需求,给出了套防空反导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方案。同时,不管是在无电子对抗的环境巾,还是在有电子对抗的作战环境中,武器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的内在体系架构都在拦截来袭目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以作者多年从事自行高炮武器系统、弹炮结合防空导弹及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理论探索、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积累的资料为基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理论和技术。希望《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能给读者学习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工程技术人员解决自行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方案论证、技术设计、总装总调和试验中的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提供帮助。 全书共分15章。第1章自行弹炮结合系统,第2章自行弹炮结合武器,第3章自行弹炮结合系统信息化,第4章信息总线网络,第5章发射动力学,第6章目标搜索和跟踪,第7章火控系统,第8章行进间作战,第9章高炮弹药系统,第10章弹炮结合防空导弹,第11章高炮毁伤概率,第12章自行弹炮结合系统效能分析,第13章系统集成和测试
本书依据力量投射(送)的观点将现代武器装备系统划分为弹药、武器、平台和体系四个层次,包括弹药,枪炮,导弹,信息作战武器,陆上、海上、空中和空间作战平台,无人作战系统,指挥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运用与案例等内容,系统地讲述武器装备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科技原理、典型装备体系和作战运用,共十三章。每章配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便于教学使用。
《水面舰艇综合防御鱼雷技术》是《水面舰艇防御鱼雷原理与应用》一书的续著,主要围绕水面舰艇综合防御鱼雷理论与技术展开探索。第1章介绍了水面舰艇采用多手段综合防御鱼雷的基础理论,围绕综合防御的器材分类、行动划分、技术发展、研究内涵与系统架构等内容展开了深层次探讨;第2章从实际弹道预测、似然弹道预测两个方向分析了对来袭鱼雷弹道信息的求解原理,这与前部专著中 鱼雷制导类型识别 内容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对鱼雷防御态势生成问题的完整表述;第3章论述了反鱼雷鱼雷(ATT)拦截4种确定类型鱼雷的基本原理,并定性探讨了硬杀伤器材拦截运用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这是跟踪当前新技术发展而对前部专著中单一手段对抗原理的补充完善;第4章围绕多手段综合防御不同类型鱼雷的共性规律及相干因素展开了定性分析,旨在揭示不同态
本书主要针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开展系统顶层设计研究,重点从体系设计、天基系统、临近空间系统、航空系统、地面系统、体系综合等方面展开,#后介绍了高分数据在交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几个典型应用。重点研究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在交通行业、防灾减灾、公#安行业中的典型应用,主要打通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交通、减灾、公#安领域的应用链路,探索长效保证机制,实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在不同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