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学》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印刷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润湿原理;水墨平衡;纸张输送与定位控制原理;印刷压力的计算和检测方法;图文变形原理;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颜色复制基本理论;凹印、柔印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印刷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方法;印刷作业过程及其故障排除方法和网点印花。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培养读者对印刷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印刷工艺学》可作为印刷、包装、平面设计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高级操作人员的学习参考。
以海德堡印通流程为基础,涵盖了从图文处理到 CTP制版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印前图文处理的知识,掌握海德堡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使用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书以颜色科学、图像处理理论、印刷复制原理为基础,以数字化印前信息采集、处理、输出流程为线索,力求将理论与印刷复制相关的图文信息采集、处理、记录技术紧密结合,以求更完善地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为其适应印前处理相关的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本书的前几章涉及图文信息及印前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主要有:图文信息概念、网点复制原理、图像的阶调和颜色复制、图像的频率域变换和采样定理等。以此为基础,在后面的章节中主要涉及印前技术内容,即页面描述和RIP、文字编码和字形/字库技术、图像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处理、图像压缩、色彩管理、加网、图文记录输出/制版技术等。随后引入了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概念和原理,并在后一章中讨论了印前图文处理和制版的工艺技术。 本书可供印刷工程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以目前应用非常广泛、非常有发展前景的FDM及SLS技术路线来解说3D增材制造的技术原理,以典型的适用于教学、个性制作、工业首版模型以及艺术设计的3D机器作为样机,详细讲解其操作步骤及具体应用。教材共分10章:什么是3D打印,如何获得打印模型,FDM机的使用,SLS激光机的使用,分层软件的使用,打印耗材塑料丝的生产,机器的维护以及3D打印的广阔未来等。
本书为高等学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类教材。全书共有8章,包括:包装设计概论、包装的历史与未来、包装设计与市场推广、包装的主要材料、包装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与工艺。每章均配有一定习题,且前后有机衔接,可供学生理论巩固与设计训练之用。本书以市场营销的系统视角编写,理论体系完整,图片案例丰富,共配有276组精美彩图,打造视觉盛宴。*的特色是结合重要的知识点,精心编写了51个案例精讲,剖析成功的商业包装案例,点评国际新潮的创意作品,有助于开发市场意识和全球意识,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实践能力。本书可作为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包装设计与市场推广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本书分别从不同的设计领域,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表现技法、设计流程等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中外流行的经典包装设计案例,以及作者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实践案例来引入,内容丰富而实用,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全书共分10个单元,系统地介绍包装设计的发展、概念、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方法,后通过展示一些毕业生的作品来介绍如何评价和欣赏包装设计作品。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广告及包装设计等相关企业或公司人员培训的教材,对于广大包装设计和制作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较好的参考读本。
本书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并结合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D打印造型技术竞赛命题方案编写,主要内容为五篇,即规范解读篇、理论知识篇、实践任务篇、综合训练篇、创意作品案例篇。其中,规范解读篇主要对大赛技术规范和评分标准进行解读;理论知识篇与实践任务篇主要介绍“三维扫描与数据处理”“正向设计”“3D打印技术实践应用”三项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案例;综合训练篇以大赛任务书为主线,讲解各任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意作品案例篇主要介绍部分参赛队在创意阶段创作的作品并对原创设计阶段任务进行分析。内容安排上始终以“3D打印造型技术”相关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主线,将逆向设计、正向设计、创新创意等元素融会贯通,终转化为工作所需的技能。本书可作为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辅导用书,职
标准化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我们难以想象没有标准与法规的世界,人与人的沟通、机器和产品之间的联络将如何进行?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包装标准化教学、包装、印刷标准与法规编纂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包装、印刷行业从事相关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系统地对标准化、包装印刷标准化、包装印刷法规等内容进行介绍。全书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含标准化基础、中国包装与印刷标准化发展、包装尺寸标准、包装标志标准、绿色印刷标准和包装印刷法规。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专业性强。本书的姐妹篇《涂布复合技术(第二版)》已于2016年11月出版,得到国内企业及行业个人读者的广泛认可。广受读者欢迎,本书是在这一本图书的基础上改编的涂布复合技术基础教材,由一线教学的教师执笔,每一章后都设置有课后思考题,更加贴近教学。 本书共分为10章,分别为第1章 涂布复合工艺概述;第2章 涂布液主要成分及其混合分散;第3章 涂布液过滤、消泡与脱气处理;第4章 涂布机的干燥、传动与纠偏;第5章 感光材料涂布技术;第6章 磁记录材料涂布生产;第7章 电子薄膜涂布制备技术;第8章 喷墨打印介质及其涂布生产;第9章 涂塑纸复合技术;第10章 涂布复合质量控制。 全书内容详实、阐述严谨,是一本有着较好基础的涂布复合技术实用教材。适合相关专业本科、专科师生作为教材或者教学辅导
本书详细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3D打印机的结构与设计、3D打印技术的分类和应用、3D打印材料分类、3D模型设计与建模软件、3D打印机通用软件编程技术、3D打印云控制芯片与云切片技术、3D打印云平台与个性化定制、工业4.0与3D打印。
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制造技术正在进入普通人 的生活,英国《经济学人》刊文认为,3D打印将与其 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相对传统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 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明显优势。3D打印技 术发展前景如何?广东省能否抓住这一技术变革带来 的机遇,打破目前广东省制造业面临的高质量高附加 值的 海外制造 和*低成本的 东南亚制造 困境 ?由杨永强、宋长辉主编的《广东省增材制造 3D打 印 产业技术路线图》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 业界60多位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书中系统分析了目 前海内外3D打印发展布局,以及广东省3D打印市场需 求与发展现状,明确了广东省未来几年内在3D打印产 业发展的重点、应突破的技术壁垒以及对研发需求进 行了凝练,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业政
增材制造,也称为3D打印,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发明。本书对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系统、客观、全面、详实地介绍和论述。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问题;增材制造的前处理;光敏材料选择性固化,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薄型材料分层切割等主要的增材制造技术;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的后处理及技术选择;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机电、汽车、材料成形及控制、管理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学生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通过设计10个项目的学习训练,介绍了桌面级3D打印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正向设计三维实体设计软件应用、逆向工程3D手持扫描仪的反求数据相关知识与操作。包含认识3D打印机、桌面3D打印机结构、三维造型设计、编程软件应用、3D打印机基本操作、常见故障的排除、认识3D手持扫描仪、3D 打印技巧、欣赏3D打印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