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饰录》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古代漆工工艺技术专著,它系统总结了明代及明以前的漆工经验。全书分乾、坤两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 乾集主要记述髹漆所需的原料、工具,以及在髹漆过程中因容易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各种弊病;本集开篇,著者便阐明了工匠制漆器,犹 天地之造化 的造物观,以及利器、美材与髹漆的关系。 坤集提出了漆器髹饰| 质之阴,文为阳 的归类法,从漆器的质色、描饰、镂刻、胎骨等角度,为种类繁多的髹饰工艺作了全面梳理,并对漆器制作的基本过程、漆器的修补和仿旧进行了补充说明,为漆器的编目提供了技术依据。 与撰述者同朝代的髹漆匠师扬明对该书的注解,极大地充实了该书的技术要点和技术细节。两位髹漆匠师的一撰一注,足见古代髹漆匠师 求精 精神之一斑。
本书紧扣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简称环艺设计)学的热点、难点与重点,主要内容涵盖了广义环艺设计所包括的环艺设计概论、环艺风格与流派、环艺设计基本原理、环境空间的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绿化设计、室内色彩设计、照明设计、环艺设计的材料及应用、环境人体工程学及现代环艺设计发展趋势共13个方面的内容,全面介绍了环艺设计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各个章节中精选了大量与理论紧密相关的图片和案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可供环艺专业设计人员以及相关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我社连续9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很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 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中国历代玉器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陶瓷模具研究的相关成果撰写而成。在全面综述国内外陶瓷模具及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先进陶瓷模具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的**进展。书中首先阐述了计算智能技术如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及其混合算法等在陶瓷模具材料组分与制备工艺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并将有限元方法用于陶瓷模具结构优化设计,对冷热挤压模具及其挤压过程的热应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基于设计结果,研制了氧化铝基、氧化锆基和碳氮化钛基微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并详细介绍了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与增韧补强机理;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又进一步介绍了所研制的三种微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的摩擦与磨损特性。本书既有陶瓷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方面的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又有材料性能与摩擦磨损应用,反映了陶瓷模具领域近
本书包括布艺概述、布艺学堂、 童年回忆篇、百变香袋、扎染风情篇、工具篇、 玩偶篇、中华布艺典型作品介绍,共八个单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布料与工具入手,先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手缝针法,然后再学习几种典型的布艺作品设计与制作方法。书中除了讲授布艺作品的制作方法以外,还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做了充分的诠释。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以较多篇幅叙述了有关的基础理论,并对典型的机械设备作了重点论述,尽可能介绍一些新的技术成就。学生在学习《高等学校专业教材:陶瓷工业机械设备(第2版)》后,可掌握必要的陶瓷机械知识,根据陶瓷生产的工艺要求,正确选型和使用机械设备,并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技术文献,以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独立地进行设计工作及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
本书立足于风格发展与审美趣味转化的特定视角,将经济社会学与消费理论引入到漆器工艺设计的历史研究中。以此为基础探寻历代漆器在造型、装饰、工艺、选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设计属性和特征,并从深层次上揭橥漆器设计特征与设计风格、消费趣味转化之间的内在深刻的联系。事实上,在漆器的设计种类、功能创造与趣味转化中时刻隐含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格由以发生、演变与转化的内在规律、本质特征。本书运用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设计风格和趣味史的演进、转化视为不可分离的有机体,深入探赜设计史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动因 如探索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及设计风格嬗变与趣味转化的诸种条件、方式、机制、功能与内涵,并研究这些要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与深远意义。毋庸置疑,在经济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