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智能控制与船舶自动化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了国内外智能控制与船舶自动化系统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船舶自动舵智能控制、船舶减摇鳍智能控制、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智能控制、船舶运动与主推进装置联合智能控制、船舶智能导航系统、船舶智能避碰系统和欠驱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运动智能控制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力求体现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在现代船舶工程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船用螺旋桨技术研究及系列图谱》从工程实践和物理概念方面做些探讨。其中,*部分包括螺旋桨的几何形状、桨叶剖面翼型的变化:在复杂运动状态(变速、调速和不同方位角时)中,螺旋桨的流体动力状况和相应工程技术对策;空泡现象和船后伴流场的模拟试验和评估等。为应对现代各种用途船舶对螺旋桨的要求(控制空泡、减振、降噪等),出现了现代径向变螺距、周向侧斜、轴向预置纵倾的翼形剖面桨叶船用螺旋桨。第二部分包含一些经过实验检验,证明可用的新的螺旋桨系列图谱,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类型船舶所需载荷系数各异的螺旋桨。 《船用螺旋桨技术研究及系列图谱》可供从事船用螺旋桨研发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船舶和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本书结合年以来我国耙吸、绞吸挖泥船*研究成果,以耙吸、绞吸挖泥船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新船型、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重点介绍了耙吸、绞吸挖泥船的总体性能、结构、动力、疏浚、集成监控等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同时兼顾了泥泵、闸阀、泥管等专用设备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本书为疏浚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专业用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中国长江帆船通鉴》为对于世界上伟大水路之一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船只作了广泛而权威的记录的英国人夏士德所著,由王予和所译。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长江上的货船、客船、运盐船、运米船、运煤船、燃料船、运棉船、海关船、救生船、渔船、住家船、木筏、竹筏等船型,罗盘、桅、帆、索、缆、桨、篙、锚、舵及操帆法,并收录了运用科学绘图技术绘制、比例精准的各类船只图。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技术含量很高,涉及广泛的中国船文化、自然地理和历史,既可供中国传统帆船与舢板的爱好者、传承者阅读,亦可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
本书以起重、铺管船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此类船舶一些特殊系统的设计方法为主题内容,重点介绍扒杆起重船、单船体全回转起重船、半潜起重船以及各类铺管船的船型特点、主尺度选取、总布置原则、稳性计算方法、结构设计计算方法;还介绍了铺管船的各种铺管作业类型、系统组成,以及起重、常用的锚泊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压载和抗倾调载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后对全回转起重机的特点和机构组成做了简要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起重、铺管船设计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针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强扰动、多约束等特点的综合复杂的多无人船集群系统,从通信、制导、控制一体化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多无人船集群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并给出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主要内容包括:无人船集群协同控制所面临的研究挑战和研究进展;无人船集群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侧滑角未知的欠驱动单无人船路径跟踪;基于全路径导引、单路径导引、多路径导引的欠驱动多无人船的协同路径跟踪;模型参数不确定和海洋环境扰动下的无人船动力学自适应控制和抗干扰控制。
为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高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管理能力与相关服务水平,使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的科学有效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为人民出行提供优质的环境,济南金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组织济乐高速南延线工程参建人员结合项目实践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控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编制而成《高速公路施工监理手册》。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手册》共分14章,共72节。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工程监理概述、高速公路工程监理前期工作、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声屏障工程、机电工程、绿化工程、附属设施、安全监理、环保监理、品质工程、监理文件资料管理信息化等。从监理的方法、手段、各阶段具
船舶动力技术是衡量船舶总体性能的关键指标, 其涉及到船舶设计的各个方面,如线型设计、船舶推 进、结构优化、设备选型等,也涉及到总体、结构、 轮机、电气和舾装等各个专业。船舶动力技术的发展 是绿色船舶设计的核心*求。机电设备编辑部编*的 《船舶动力100年(精)》从柴油机船时代开始的船用 动力装置发展为图书编辑脉络,图文并茂向读者讲述 了各项创新的前期准备、项目启动、研发过程及成果 预见的过程。旨在为业界人士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解 决方案,推动当前船舶动力技术的提高。从多种船舶 推进方式等着手,系统介绍了船舶动力发展的百年进 程。目前国内该领域尚无如此篇幅的巨作,对了解船 舶动力技术发展和创新有*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先秦一直到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航运发展为主线,汇集各种史料和相关的资料与数据,详细介绍了浙江段大运河(浙东运河和浙西运河)开凿、发展的全过程,以及航运、航道治理、船舶修造、港口码头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运河浙江段对浙江乃至全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为业内提供一部相对比较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和行业史料。
《现代舰船动力定位》全面讲述了现代舰船动力定位技术及其应用,总结了推动船舶动力定位技术进步和工程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和优秀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舰船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总体设计技术、动力定位船电力推进、半实物仿真技术、动力定位船测量信息处理技术、现代动力定位船的先进控制技术、动力定位船的冗余设计和容错控制、推力分配、故障诊断和报警、动力定位在现代舰船中的应用等。 《现代舰船动力定位》可以作为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船舶动力定位设计和操作人员、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自动控制类及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师生选用,同时也可供对动力定位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员参考。
全书分十九章。*章介绍了船舶与船员管理实务;第二章介绍了国际海事公约;第三章介绍了海洋环境保护;第四章介绍了国内海事法规;第五章介绍了船舶检验;第六章介绍了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第七章介绍了船舶应急;第八章介绍了领导与管理技能;第九章介绍了船舶修理;第十章介绍了海上运输相关知识;第十一章介绍了班轮运输、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十二章介绍了不定期船运输业务;第十三章介绍了海上旅客运输与海上拖航等。
本书是作者近20 年来在大跨度斜拉桥抗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总结,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 计划课题和国家973 计划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10 多座大跨度斜拉桥(包括4 座采用颤振气动控制措施的斜拉桥)的应用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斜拉桥跨度演变、斜拉桥抗风设计概念、非平稳随机风场特性、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斜拉索风载性能、斜拉索风雨激振及其控制、斜拉桥非平稳抖振分析、斜拉桥涡振特性与时域计算、斜拉桥颤振稳定及其控制、非完全相似模拟风洞试验、全过程风效应数值模拟、超大跨度斜拉桥抗风稳定性、总结与展望。本书可供桥梁科研、设计及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桥梁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参考。
讲求实用、针对性强,是《英汉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简明词典》的一条重要编写原则,也是《英汉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简明词典》的一大特色。 《英汉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简明词典》收录词条超过1,8万条,在包含传统、基本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词汇的基础上,很大限度收录新的、具代表性的词目。相信《英汉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简明词典》能够为广大读者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成为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船海专业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的良师益友。
《船舶规则规范参考(2014)》内容不仅在2012年出版的《船舶规则规范参考》基础上进行更新,而且更加把握国际船舶发展新动向,增加了新的亮点。针对当前IMO热点关注的专题,例如:协调结构共同规范(HCSR)、极地规则、IMO战略行动计划(2014 2019年)、舱室密性试验、救生艇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以期有抛砖引玉之用,为船厂科研院所的设计研发人员、高校师生等提供一定参考,为主管部门的相关决策、行业标准制定、IMO新公约规范等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完善我国船舶行业应对国际海事公约组织和技术体系提供依据,为提升我国造船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