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系统工程的复杂性,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转型为主线,揭示面向对象设计、系统建模语言、建模和仿真等应用于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个经验证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流程(MBSAP)。以航空航天和能源领域的典型系统开发为案例,贯通系统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活动以及运行-逻辑/功能-物理的各个层级,阐述基于数字原型系统的开发、系统架构集成以及验证和确认等内容,并进而将该方法扩展到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实时嵌入式系统、赛博安全、网络化复杂组织体以及架构治理等方面。 本书适合于系统工程师、架构师等从业者以及希望系统性掌握MBSE方法的各类人员。另外,本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全球MBSE*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值得读者进一步了解,并可作为扩展研究和深化应用的指导。
《民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根据作者多年来的飞行管理系统研发实践经验,介绍了飞行管理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研制流程和功能设计。全书首先从飞行运行环境要求和飞行管理系统在各飞行阶段的操作使用情况出发,分析飞行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其次以系统工程研制流程为主线,简要叙述了飞行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后描述了飞行管理系统各项功能的设计,包括综合导航、飞行计划、飞行引导、性能管理、导航数据库以及健康管理功能。该书还分别介绍了传统的文本和图形触摸形式飞行管理系统人机交互设计、在空域协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空地数据链应用以及两种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场面引导功能,并对飞行管理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民用飞机飞行管理系统》可为从事飞行管理系统研发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深入解读了民用飞机机载软件具代表性的符合性方法RTCA DO-178C标准。作为机载软件的适航符合性方法,DO-178C标准在国内的应用方兴未艾。作者就该标准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结合目标、过程和数据,对DO-178C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解读。同时根据机载软件项目经验,对DO-178C标准在机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后,通过与其他行业安全相关软件常用研制标准的对比,为研制单位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建立满足DO-178C要求的软件研制体系提供参考。考虑到DO-178B与DO-178C标准将长期共存,除非强DO-178B标准的典型差异,本书的内容也适用于DO-178B标准。
《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通过作者多年的具体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成果进行总结编写,系统论述了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途径,介绍了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 《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围绕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程问题进行论述,共分11章。第1章概述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2章从客户服务的角度介绍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系统方案,第3章至第5章分别介绍民用飞机机载健康管理系统、空地传输系统、地面监控与维护系统的设计,第6章阐述民用飞机故障诊断原理及方法,第7章阐述民用飞机故障寿命预测技术,第8章研究民用飞机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第9章探讨视情维修条件下的民用飞机维修决策支持,第10章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民用飞机健康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第11章探究基于深度学
驾驶舱显示与控制系统是飞行机组成员与飞机进行人机交互的*重要的接口,是了解飞机状态、获取飞行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机组成员控制航电系统提供接口,是一个集综合信息显示、数据处理、信息感知、告警提示、输入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系统。显示与控制系统通过接收航电、机电、飞控、电气各功能系统的数据、参数和状态信息,采集飞行机组成员的控制信息进行综合,通过生成直观的图形及数字显示画面,为飞行机组成员提供飞行引导指示、飞行态势感知、系统任务执行、系统工作状态及维护等信息显示。
本书是飞行器总体设计领域的经典著作,内容通俗易懂,第一版出版于1989年,迄今已更新到第四版,主要面向航空航天教育。本书从影响飞行器性能的各个因素出发,通过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飞行的物理原理,侧重每个因素的物理机制,而没有冗长的数学推导。本书涵盖目前最新的飞行器概念,如超声速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低轨航天器等,对于了解和掌握新概念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与方法》是 无人机系统特征技术系列 丛书之一。该书基于集群OODA回路中的分布式 决策和行动 展开,旨在为读者建立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全书共8章,全面介绍了无人机集群绪论、体系架构、组网与通信、集群无人机系统、集群协同飞行、飞行安全控制、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该书内容自成体系,各章内容相对完整,基本涵盖了各关键环节的问题描述、挑战、解决方案和试验验证,反映了无人机集群控制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成果。 《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与方法》可供智能自主无人机系统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全面论述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进行飞机设计并具有学科特色的专著。全书内容新颖、布局独特、技术内涵丰富。作者凭借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精心指导读者如何结合系统工程方法从事飞机设计的同时,还给出了大量的计算公式、经验公式、经验数据、统计数据、曲线和图表以及飞机图片,并介绍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此外,本书列举了相关的设计示例,以指导读者学习、理解、掌握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我国大学航空航天专业飞机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各类飞机设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结合工程实际,并根据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的特点和工程过程,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各阶段的验证、确认和测试活动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对电子控制器测试和试验、控制软件的测试、燃油泵及液压机械装置的试验、传感器和电气部件的试验、燃油及控制系统的综合试验以及装机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注重内容的工程实用性。
机械系统是航空发动机中典型的复杂综合系统,作为与各大气动部件并列的发动机六大部件之一,机械系统的设计必须适应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要求。本书针对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中附件传动系统、轴承应用设计、滑油系统和发动机密封四部分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从基本概念出发,对机械系统各部分涉及的结构形式、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分析流程、应用设计案例、试验验证、发展展望及新技术等进行全面论述,充分结合典型发动机相关设计实践,力求内容全面、准确、深入浅出。
民用航空器制造厂家对航空器运营人的运营支持是确保民机商业成功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民用飞机运营支持概论》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国内外适航当局的要求,吸收国外运营支持体系建设实践经验,总结了工信部民机运营支持专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形成的经验和成果,结合国产民机型号研制及交付服务过程经验及体会,系统地介绍了民用航空器运营支持一整套要求、程序、方法和规则。 《民用飞机运营支持概论》共分为8章: 第1章为概述,介绍运营支持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支持模式与内容、产业环境与发展前景等内容;第2章介绍运营支持适用的局方规章及行业标准规范及其应用情况;第3~6章分别介绍培训类、维修支持类、飞行运行支持类及航空器使用信息收集与分析等运营支持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主要
本书作为航空发动机仿真软件的参考读物,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1章,绪论,包含了航空发动机仿真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国内外仿真技术发展研究;第2 ~7章,气动、燃烧、传热、结构强度、气动声学、多物理场/多学科等专业学科三维数值仿真涉及的基本理论、仿真方法、工程适用性分析及应用案例,站在软件使用者角度,介绍软件使用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内容,方便软件使用者阅读和理解;第8章,展望,包含了新时期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未来趋势及展望。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问题严重影响现役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制约着在研发动机的研制目标和周期。在发动机结构可靠性的故障中,整机振动方面的故障占相当高的比例,主要表现为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支承松动、转静碰摩、以及滚动轴承疲劳剥落等典型故障。本书针对现代航空发动机在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故障展开研究,首先引入耦合动力学思想,建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的转子-支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利用Newmark-β法和翟方法相结合的数值积分法进行模型求解;然后,针对各种典型故障建立故障动力学模型,并导入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模型中,利用时域数值积分方法获取机匣测点的振动信号,并进行故障特征分析;最后,建立考虑航空发动机实际结构特征的转子试验器进行故障模拟,并以此验证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建模方法和
本书意在满足希望深入了解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读者需求。书中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构成、主要的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类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主要用途。着重和系统地阐述了制造树脂基复合材料产品所采用的各类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工艺原理、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模具形式和适用对象。此外,书中还对复合材料产品制造和使用过程涉及的胶接、加工、装配、无损检测和修理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从事复合材料生产的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书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芸芸众生中蕴藏哪些造化之妙?基因组学、生命科学为何包含无尽魅力? 尹烨著的这本《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分为四部分,让大家从四个角度了解那些我们原本好奇却难以查证的生命科学知识。 思考生命发生的演化:可重温国宝熊猫“堕落”史,看看是什么基因“作祟”,让凶猛的上古神兽“沦为”呆萌系的代表;也可踏上大脑进阶之路,看人类如何借助大脑物质结构的演化,发起对理性的无尽追求。 感受科学诠释的美丽:一场花丛中的《甄嬛传》将会上演,植物为了传宗接代各显神通,其手段之丰富令人啧啧称奇;或者,莫以遗传物质多少论英雄,看看是不是物种越高等,基因组就越大。 关爱基因引发的不幸:“基因的诅咒”将道出缺陷基因密码给人类
本书结合了我国航天工程的特点,以运载火箭为对象,从数字样机基本概念和技术理论出发,系统阐述了运载火箭数字样机工程的相关概念、设计技术、协同设计流程、管理技术,并结合航天领域型号工程实践经验,用大量事例详细说明了基于数字样机的仿真技术、基于数字样机的制造、基于数字样机的综合保障及其工程化实施方法等,是一本集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技术著作,对相关技术在类似大型复杂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的原理、模型、理论、仿真及验证。全书共11章,首先概述了群体智能和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的新进展,在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群体特性基础上,建立了鸽群、雁群、狼群等典型生物群体智能模型,研究了从群体智能到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映射机理,设计了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框架。针对自主编队、任务分配、目标跟踪、资源分配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方法,并通过无人机集群飞行平台验证了相关技术。本书突出前沿学科交叉,强调工程应用背景,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快速掌握和应用无人机仿生集群自主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本书编录了钱学森从1933年开始撰写的散见于报刊的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方面的文章、讲话和随笔,以及内容涉及该领域的主要书信。钱学森1945年前后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科学咨询团撰写的咨询报告《Toward New Horizons(迈向新高度)》中的7个部分,也首次译成中文收入本书。另外,以附录形式介绍了《钱学森文集》、《导弹概论》、《星际航行概论》等学术著作的主要内容。本书比较系统、完整地展示了钱学森在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贡献。
本书基于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利益相关方的各类需求,给出了燃烧室的设计要求,全面介绍了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包括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总体、气动热力、扩压器、旋流器、燃油喷射及热防护、火焰筒、机匣和点火等方面的设计流程与具体设计方法。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常用材料、加工工艺、试验验证以及数值仿真等方面的内容。
气动加热和热防护问题,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而烧蚀防热的理论和应用是其核心内容。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烧蚀防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问题,包括硅基、碳基、炭化和陶瓷基等各种类型烧蚀防热材料的烧蚀机理、机械剥蚀和粒子云侵蚀原理、防热结构内部热响应、烧蚀外形变化和质量引射及粗糙度对热环境和结构温度的影响规律、气动热/烧蚀/传热相互作用等领域的技术进展和成果应用,以及相关的工程计算方法和地面试验技术。对与烧蚀相关的边界层传热、组元扩散以及化学反应的相关基础知识也进行了简单介绍。本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作者及其所在团队长期的研究工作,少部分内容取材于参考文献和国内其他单位同行的论文和报告。
本书涉及定向凝固理论、技术以及典型航空航天材料三部分内容,分为绪论、多元多相合金定向凝固特性、定向凝固晶体生长取向与界面各向异性、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定向凝固和陶瓷材料定向凝固共八章。介绍航空航天材料的凝固特点及其制备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首次全面系统展示晶体生长取向控制、电磁约束成形和冷坩埚定向的研究成果及其独特优势。分析高温合金、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物共晶陶瓷等材料的定向凝固制备技术、组织和力学性能。
本书第一版是2007年美国天文学会钱布利斯天文著作奖获奖作品,并被评价为 行星科学的标准教材 。原著作者根据数十年教学、科研、型号任务经历整理形成此书,写作时引用了500余篇行星科学与探测领域相关资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作为在数十年教育实践中打磨而成的经典教材又能够深入浅出。 本书内容丰富充实,系统完整地介绍了组成太阳系的各类天体,以及它们在形成演化、动力学、能量传输、大气、表面、内部、磁场等方面的各项基础科学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还专门介绍了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与观测情况。 本书附有300多道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书中所涵盖的概念,非常适合作为行星科学与探测领域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用书,也可为从事行星科学研究与任务设计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