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理论篇和案例篇两部分。理论篇论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生态文明体系与制度的建立,以及从传统行政到绿色治理的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案例篇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大城市辖区、县级市和全国十县绿色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富经验,反映了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本文以福建省连江县敖江口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20年10月、2021年1月、2021年4月的表层沉积硅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122种硅藻。本书分析了敖江口表层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使用CCA分析发现,盐度和pH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最显著的环境因子,相比于表层海水温度等时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硅藻分布更多受到了空间变化趋势显著的因子的主导。敖江和闽江径流与外海的浙闽沿岸流的强度变化影响硅藻分布的主要外部推动力。沉积物粒度是影响敖江口硅藻分布的次显著环境因子,主要对沿岸站分布的淡水硅藻产生了二次筛选作用,筛去了个体较大的淡水种,保留了个体较小的淡水种,从而使得部分淡水硅藻具有了指示粗颗粒沉积环境的生态意义。
本书主要对浙江省各类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本底情况、演变特征、政策及相关科技等进行了多要素、多视角的总结。同时系统归纳了浙江省海洋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海洋环境问题,总结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浙江经验,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参考。本研究结合近三十年以来,浙江省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科技探索、涉海开发政策演进的特点,对海洋渔业、海洋岸线与港口、海岸带土地、海洋旅游、岛屿等海洋资源开发的浙江经验进行相关总结,有利于更好地梳理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及特点。另一方面对浙江省近海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小结,对近海环境保护科技、政策及保护措施进行梳理,寻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保障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人类世代以来历史碳排放量的绝大多数,从道义上讲,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权力发展自己的经济、继续工业化的建设,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然而,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精神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根本原则。《易》云: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大国,面对艰巨的挑战,中国要走的就是一条不被西方限制,又能保护环境、不影响长远发展的光明正道。 《零碳中国》主要记录了当代中国制造业在碳中和、碳达峰领域的策略与实践,经验与教训,规划与愿景。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奉献的杰出智慧、无上热情与非凡成就 有国企,有民企,更有外企,这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图景。我们从来不期待英雄的下凡和救世主
《女性主义》是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基于对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的田野调查和社会观察。作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李银河在这本《女性主义》中,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如果想要了解女性主义却不知道从何着手,李银河老师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建构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最负盛名的文论作品之一,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领域中所应用的多种光谱学方法、色谱分离方法及计算机化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同时以研究角度从分子水平介绍了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图文并茂,理论与实用并重。 本书适合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生态责任体系构建:基于城镇化视角》(刘成军著)一册重点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特殊性。作者从政府的生态责任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履行生态责任以及政府如何履行生态责任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本书审视了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保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融合到对相关具体问题和对策的分析与论证之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具体指导作用;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政府应承担的生态责任、 外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实践及我国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为进一步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性和能力基础,社会组织需要着力在参与社会治理的项目设计方面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充分准备,以响应社会需求,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书收录了北京乐助社会工作事务所自2012年以来实施的多个项目设计方案,全书的项目设计分为青少年服务项目、社会救助项目、老年服务、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和社区治理项目五种类型,从多个领域展现社会组织通过专业化服务设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经验,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项目设计参考。
本书通过解读经典文本,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理论体系中社会治理主张,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中国化和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历程、经验与教训,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