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结合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新要求,以及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推出的新技术和新标准,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经典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当前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充实了VOCs污染控制内容,增加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H2S排放与控制、移动源废气污染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与控制等章节。本书由15章组成,包括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机械力除尘器、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气态化合物控制技术基础、VOCs污染控制技术、含硫气态污染物控制、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移动源废气污染控制、气体收集输送系统的设计、污染物扩散和排气筒设计、室内空气质量与控制。每章附有例题和课后习题,方便读者使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由李法云、吴龙华、范志平等共同编著的《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生态环境修复与节能技术丛书》一书共分10章,论述了土壤的性质和环境容量、土壤污染与可持续利用、典型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原理、植物修复原理、动物修复原理、生物修复工程技术、生物修复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案例。 本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土壤环境功能与典型污染物的化学行为和生物修复原理(理论基础)、技术(工程技术与设计)以及应用(工程实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介绍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反映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领域 研究成果和进展状况,可供从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简述;二是重金属对植物、微生物毒性机制研究;三是植物、微生物对重金属解毒及机理;四是植物、微生物及其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本书的详情内容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危害、我国重金属排放来源调查、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及机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解毒及机理、苜蓿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研究等。本书适合环境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环保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由杨育红所*的《水土保持--解围小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内容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本书主要围绕当前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实际 情况,结合实际案例,主要分析了土壤侵蚀以及面源污染的来源、迁移、防治效果以及动 态优化配置措施。总体来说,本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沿性,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研 究人员和农村环境保护人员使用。
近年来,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现象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区域发展与大气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及时出台并且实施。在此背景下《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运行机制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对主要污染源减排技术的研发体系,包括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决策支持等技术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翔实的探析;对珠三角区域建立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以及组建的覆盖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网络,进行切实的辨析,由此提出形成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体系等运行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在建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法律问题进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实验教材。书中介绍了现代新型仪器、装置和测量方法等,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术、性能测试实验、大气固态污染物实验、大气气态污染物实验等,共56个实验项目。在新技术开发、探索性研究型实验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此外,考虑到各个院校在安排教学实验时的差异性,实验设立了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开设的实验项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实验用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及管理的人员参考。
本书阐述了噪声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措施。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对人类、动物、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影响,噪声控制基本知识和噪声测量及仪器,室内声学,各类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隔声技术,消声器,隔振与阻尼减振。每章还配有一定量的例题和习题。《BR》本书注重以工程实用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阐明噪声控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长江河口生境条件特殊,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全球重要生态敏感区,建有上海特大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长江是我国为重要的物资流通黄金水道,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实施,长江航运业快速发展,长江口突发大型溢油事故发生概率加大,对河口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河口湿地溢油事故污染影响及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以长江口白茆沙“12·30”典型河口溢油事故为例,基于近3年的野外实地观测,研究了事故发生后,河口滩涂湿地环境中沉积物和水体受到的污染影响,以及污染胁迫下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典型物种的动态响应特征,开展了河口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评估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了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制度建议,研究构建了全过程的溢油事故相关研究框
王有志,男,现任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高职高专环境保护专业教学与科研,有图书和专著出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