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IATF16949详尽诠释了汽车用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许多难点释疑,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标准。同时,本书着重介绍了有关实施的应用问题,对与该标准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做了简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论述。全书分为3篇,共18章。其中,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介绍了它的发展沿革和质量管理基础、术语。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该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读,尤其着重对新标准中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阐述了贯标的策划,核心工具、其他重要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方法。
《住宅项目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本标准规定了发电(热力)企业电气工作应遵守的基本规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电气设备系统作业的安全要求等。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电镀装备是实现电镀工艺的重要保障。本书特点在于结合电镀技术原理介绍了电镀装备在电镀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电镀技术与装备的独特性,同时对各类电镀装备和自动生产线从结构到应用都做了全面介绍。书中介绍了金刚石线锯复合电镀、芯片电镀、印制板电镀、箔材电镀等高端电镀技术中的特殊装置,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理念和建议,有利于读者将电镀理论学习与电镀工艺与装备的研发结合起来,提升专业素养。本书对从事电镀专业技术研发和电镀装备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极具参考价值,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电化学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和辅助读物。
本书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附录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本书以智能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为主线,微观层面上,从复杂系统工程视角讲解了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原理、技术、设计、开发与管理;宏观层面上,用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视角梳理了电子电气架构与“软件定义汽车”、“新四化”以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等新技术的关系,揭示了以电子电气架构变革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变迁的底层逻辑,旨在帮助车企能更快地实现转型并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将:(1)全面了解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构成与分解方法;(2)深刻理解复杂系统的工程方法和系统思维在汽车行业的应用;(3)全面了解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必知常识和技术基础;(4)深刻理解系统工程、 需求工程、 工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及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5)掌握智能汽车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目标与原则;(6)掌握智
本手册依据ISO国际标准,着眼于为产品在设计、生产和测量过程中提供通用的公差交流工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规范。本手册涵盖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十七项准,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通过六个章节讲解规范中的要点:第壹章概述ISO-GPS中关键概念;第二至第五章为基础知识,包括尺寸规范,范围规范,基准和基准体系以及检测规范;第六章为计量学相关测量方法。各章逻辑清晰,覆盖术语及定义、原理及解释、代号及标注等重要内容。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电源及用房设计、供配电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运行维护。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照明数量和质量;5.照明标准值;6.照明节能;7.照明配电与控制等。
为了加强电力建设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修订本部分。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火力发电机组和核电常规岛金属管道的施工。 电力建设管道施工除应符合本部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全国电力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及解决继电保护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概述,第2、3章介绍电网的电流保护、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第4、5章介绍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和自动重合闸,第6、7、8章分别介绍电力变压器、发电机和母线等集中参数元件的保护,第9章介绍数字式继电保护的硬、软件基本知识。该书的多数章节采用故障特征分析→基本原理→实现技术→相关知识四个层次的叙述方法,讲解常用的继电保护理论与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气类专业本科教材,还可作为研究生、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五版)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含6篇53章。上册包括工厂设计、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化工单元工艺设计3篇;下册包括化工系统设计、配管设计、相关专业设计和设备选型3篇。《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在保持原有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在化工工艺设计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上实现了跃升,以化工工艺流程设计、设备工艺设计、工艺系统设计的三大基本程序为核心,形成了化工企业工艺设计内容的完整序列。本次修订反映了第四版出版以来化工工艺设计技术和方法上的新进展,除新增化工工艺流程设计一篇外,其他各篇在专业内容和设计现代化方面都进行了充实,内容更为翔实和丰富。本书可供化工、石油化工、医药、轻工等行业从事工艺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行业和有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手册简明扼要地列出变电站十五类一次设备高压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周期和试验标准,高压试验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汇编了近9年来的经典案例及分析。 本手册为口袋书,可随身携带,非常方便电气试验工作现场即查即用。书后还附有《试验现场记录页》,供检修试验工作人员随时记录备忘内容。本手册可供供电企业变电检修试验工作人员使用参考。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 污染控制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本书为“乌有园”系列的第三辑。“乌有园”系列出版物关注国内在传统设计语言之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关注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近期新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采取约稿方式,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文。本辑关注“观想与兴造”,除了延续前两辑已有的研究、作品、教学、视野等栏目外,内容上新增了一个研究斯里兰卡建筑大师杰弗里`巴瓦的专题,包含金秋野、董豫赣等人的四篇文章。
本书针对黄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难点,围绕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主线,以问题分析、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和方案设计等为重点,从水污染防治的角度,按照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编制背景、方案目标、方案设计、方案效益分析等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黄石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水污染防治目标、重点任务、效益分析、可达性和风险分析等内容,从水系整体概况、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分析了黄石市的水资源现状,从水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排污现状和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了黄石市的水环境现状,从良好水体保护、污染严重水体治理、水资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水环境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了黄石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综合了同步磁阻电机和永磁电机的特点,可降低对永磁体性能的要求,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推广应用到空调、机械设备、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内的新发展和应用成果,共分为六章:靠前章介绍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2章从该电机的运行原理入手,研究永磁体层数、气隙、绕组形式、永磁含有率、永磁体用量、永磁体剩磁对电机参数及性能的影响;第3章介绍该电机退磁及充磁的基本原理,探讨永磁体层数、永磁体厚度、极弧系数、隔磁桥、充磁方向、永磁体嵌入深度、绕组形式、定子裂比、极对数等参数对电机抗退磁能力的影响;第4章总结该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机理,从绕组形式、电机磁路结
12306网是全球交易量优选的铁路客票系统。井喷式的购票需求、数以亿计的访问量,给12306售票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铁路客票信息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售票方式,让人们迅速进入了“拇指时代”。单杏花是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之一,她和团队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讲述:热爱与探索是成功的“密码”。本书就从单杏花团队的科研攻坚历程角度切入,探秘中国铁路互联网客票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这里讲述的故事,与每个人的火车出行有关,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故事,成为生动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古迹入门》是一本全部以图解形式呈现的台湾古建筑入门书。台湾地区对于古建筑有着独特的划分方式,大致分为古迹、历史建筑、聚落建筑、纪念建筑等,其中古迹超过1000处,历史建筑更有上千处,已然成为宝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面貌多彩多姿,有三百多年前荷兰人所建的城堡,也有明清时代的古宅、寺庙、城郭,当然也有近代的建筑。每一处古迹都是传奇故事的舞台,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其建筑之美更是艺术的完美表现。为了尽善尽美地呈现这些古建筑,本书精选25处不可错过的古建筑,以剖面、透视、鸟瞰等手法表现出来,并分类归纳观察要诀,图解构造细节、装饰艺术、空间功能,延伸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更是配备800余张手绘图和照片。再加上图文并茂的古迹年表、简明扼要的基础知识,以及不可错过之古迹的专家评介,《古迹入门》可以成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DL/T 5352-2018 代替DL/T 5352-2006》由国家能源局发布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咨询成果的管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的监督检查,可以依据本规程。
由美国鲍勃·麦卡锡所著、朱伟翻译的《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第2版)/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一书对利用现代的技术和工具对音响系统的设计和调校这一当前扩声领域热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分析。 本书由3篇,共13章构成。 靠前篇讲“音响系统”,其目的是探究声音传输系统、人耳听觉和扬声器的相互作用。该部分全面地讲解了信号的传输流程、途经可能遇到的一些因素以及终端如何接受信号。第2篇讲“设计”,它应用了靠前篇所讲的知识去设计一个音响系统。其目的是广泛地理解和创建一个成功的传输/接受模型设计所需要的工具和技术。第3篇介绍“优化”,其重点是对设计和安装的测量,以及空间中的检证和校准。 本次更新的第2版,在理念上作了一定的改变,将靠前版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和整合,使其更富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加了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