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精粹,是世界共同的财富,本书由原动力大奖赛、菠萝圈获奖作品团队执笔,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集艺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细致地为孩子们展现深藏在砖瓦檐台中的智慧、诗词唱诵中的风华和深入骨髓的中式哲学,提升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本书是潮土分类、分等、特性与利用等方面近期新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其主要数据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本书撰写者在科研、教学、推广中累积的数据和资料;二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相关资料,2010年前后开展的我国耕地地力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等。
种质资源是作物科学的物质基础。绿肥是一大类作物,绿肥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种质资源的保驾护航。面对农业生产形势的变革,绿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绿肥种质资源的供给也同样需要适应生产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生态类型多样,绿肥利用历史悠久,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以及境外引种,绿肥种质资源繁多。目前存有各类绿肥资源20000多份,常用的绿肥品种、品系约400多个,这些资源是未来绿肥工作的重要宝库。《中国主要绿肥品种资源图集》分11章,按照豆科绿肥、十字花科绿肥、禾本科绿肥、水生绿肥和其他科属绿肥分别编写。其中,豆科绿肥共分7章,紫云英、苕子、箭筈豌豆是目前绿肥生产中普遍应用、面积优选的种类,各用一章进行详述,其余豆科绿肥归成4章分别介绍。由于绿肥分类方法多样,本书的章节归类主要是根据当前生产应用的普遍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第一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综合类七及时令占候类,收录10种古代农书。
为进一步加强数据成果转化应用,2022-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对2015-2020年土壤基础五项数据进行了审核。该工作历时2年,共审核数据1000多万项,形成了区域、省级、市级、县级四级数据成果(部分地区沿用了2015-2020年行政区划),汇总形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2015-2020)》。该数据集凝聚了全国各级土肥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反映了我国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对于肥料配方优化 新、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着“十四五”规划提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今,银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产业布局逐步趋于稳定,银耳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创新步伐加快。同时,在乡村振兴、大健康战略的驱动下,消费者对于高质银耳、品牌银耳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年扩大,为银耳产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梳理我国银耳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成效与经验,分析产业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展望未来银耳产业发展趋势,对于引导我国银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对我国银耳产业发展及我国银耳主产区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银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系统
吴觉农先生(1897—1989)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一生撰写、翻译、主编220多部(篇)论著,时间跨度达74年之久。是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全景式历史文献,对于从茶业角度深入了解认识现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使读者全面了解现当代中国茶业发展的历史及其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本编委会特编选《吴觉农集》,收录吴觉农与茶有关的120余部(篇)论著,时间从1922年到1989年达67年之久。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征集遴选了全国31个省(区、市)智慧农业建设的近期新实践成果,149个案例涉及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智能农机、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客观反映了我国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为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为牛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与行为特征、牛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牛病的诊断技术、牛病毒病、牛细菌病、牛寄生虫病、牛内科病、牛外科病、牛产科 病、牛营养缺乏症、牛中毒病、牛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病症等。每类病中,以常发病、 多发病为主,系统地阐述了疾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主要症状、病理变化、鉴别 诊断、实验室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本书图文并茂,附有视频资料,力求科学性和权 威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既适合广大基层兽医、养牛企业和养殖户技术人员使用,也适合教学及科研相关人员处理临床疾病时查阅。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近期新阶段,具有宽领域、广渗透的特性,可以应用于不同区域、多元场景、各类主体和各个环节,是一个全面、立体、融合的智能化产业体系,对于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提高农事管理效能等具有重要支撑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此,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组织编撰《全国农业农村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2024》,以宣传和鼓励,进而推动全国智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 定价 25.8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1月 开本 32 作者 赵广才 著 页数 ISBN编码 9787109261204 内容介绍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基于作者长期一线工作积累,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概念及其品质特点,尤其是重点介绍了我国小麦以及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书稿内容简洁、科学实用,很适合广大农民读者学习掌握。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讲 小麦生产基本知识 1.小麦有多少个种? 2.什么是小麦的生命周期? 3.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 4.什么是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
为方便读者对比阅读,书稿按照企业总部所在地区,依次按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顺序进行排布,由于20强企业中,法国乳品企业较多,排在最前面。本书的读者主要定位为国内奶业相关从业人员,因此选择除伊利、蒙牛之外的其余18家20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 每个企业均基于企业官方网站、历年年报等一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梳理各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公司区域布局和产品布局及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等内容,提出可供中国奶业尤其是乳品企业借鉴的经验。国内乳品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或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奶酪、黄油、乳基类特殊医学营养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或创新与奶农的合同签订方式及奶价制定方式,与奶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同关系;或通过并购海外本土企业或在海外建厂,加快全球布局的步伐。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农产品包装标识现状,农产品包装标识法律法规与标准,主要农产品包装标识要求,以及对茶叶、水果、蔬菜、粮食、食用菌、奶产品、蜂产品、水产品包装标识进行要求与应用示例。用大量的例子和图片展现了我国400多家企业包装设计的创意与思路,体现农产品包装的特色与特殊性。图书图文并茂、排版精良,充分考虑到美观和易读性,适合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农业创业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