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筹建开始到制度建设、分立合并、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法律指引,为读者提供了一整套全流程指导性操作范本。全书包括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变更与清算,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共六章内容。 本书编写采用图解加案例的方式,既具有普及性读物的性质,同时又保有专业性与实操性特质。本书可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线工作者、相关科研单位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院校教学和相关从业者的培训教材。
谷物是人类历史的书写者。《谷物的故事》以谷物为主线,讲述谷物横跨一万年、涉及五大洲的历史演变,展现谷物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书中通过谷物从起源到被驯化再到成为世界主粮的过程,探讨了其对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化学农业带来的挑战及对可持续农业的思考。最后,作者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挑战。
高度重视和建设好数字乡村,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融汇“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样板探索。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以信息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行动。本书介绍了热区数字乡村的研究背景及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战略意义,例举了数字乡村试点发展历程、建设成效与典型案例,从宜业(产业发展数智化)、宜游(休闲旅游智慧化)、宜居(乡村建设信息化)、宜发展(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了热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事业引领型农业科研项目组织机制研究》由邓小明等主编
农机是现代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信息感知、识别决策与控制执行的系统性农业机器人则一直是智能农机装备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书面向机械化种植领域,系统性地介绍了农业移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移栽机器人作业对象感知、目标识别与决策、动作精准调控等主要理论和方法,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期望本书能够较好地促进国内农业移栽机器人的研究普及和应用落地。 本书既适合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农业会计基础与实务(案例详解版)》一书是在编者多年教学和深入基层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突出我国农业经营特色,系统阐述了农业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编写以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各类农业经济组织的核算规范,内容上包含了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就不同经营主体的典型业务进行了详细阐述;案例主要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反映涉农组织实际经营特色和业务的内容。 本书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系统讲述农业会计专业知识,做到精而易懂,适于财会院校的教学及广大农业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学习参考。
全书共分为三章,分别为水稻生长发育与施肥概述、山东水稻营养生理生态与高效施肥的研究、山东稻区栽培方式与技术。依据主要作者前期工作的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阶段性的整理和总结。山东省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优质高效产区,水稻在山东省属于高产高效的特色粮食作物,单产高于全国平均单产,在各省的水稻单产排名中稳居前列。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适宜水稻种植,种植以粳稻为主。山东水稻品质优良,单产水平高,尤其是在山东湖洼地带、沿黄(河)地区和滨海盐碱区域,水稻是一种生态适宜作物,具有其他作物无法替代的优势。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用各种动力和配套农机具装备农业,从事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销售推广、运用维修,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微观与宏观管理。农业机械化生产一般是指种植业的机械化生产,广义地则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过程及产前准备和产后农副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等的机械化。
本书共六章:海南农业发展概况、自贸港与RCEP等经贸规则下海南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海南农业资源态势及节约高效利用措施、海南县域农业生产变化与供需平衡分析、海南农业功能分区与布局优化、自贸港等经贸规则下海南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决策部署,结合大数据及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围绕海南省核心农业机构近十年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卓越力、科技合作力、技术生产力和技术影响力等维度进行竞争力的横向、纵向评估。做到以数据为支撑,客观揭示海南核心农业机构的科研实力、优劣势与差距,为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思路和对策,完善海南省特色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为找准海南自身定位、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实现海南农业科技发展和崛起做出贡献。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黄南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抢抓机遇,举全州之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示范州,经过精心准备和谋划,参加了由省政府组织的现场答辩,并以领先的成绩荣获“青海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 称号。为了加快推进输出地建设,黄南州委、州政府充分结合黄南实际,提出了“提质、稳量、补链、扩输”的输出地建设总体思路,做好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是输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介绍了黄南州基本情况、自然禀赋、主要和特色农作物种植技术、技术规范等。全书编写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技术简明、可操作性强。
此著作内容是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项目拍摄10期《田间课堂》前撰写的农业视频脚本,设计拍摄镜头角度、引导专家讲技术的完整记录。著者在拍摄过程中客串主持人、客串科研助理、客串航拍摄像等多种角色,在拍摄中与省级媒体主播、农科院专家互动,共同丰富农业科普技术讲座的层次,吸引农民朋友的关注热点,让农民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农业新技术,充分了解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近期新的农业新成果。希望此著作对科研人员创作以及农民朋友拍摄自媒体剧本有所帮助。
当前,国际种业已进入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机遇期,呈现出高新化、一体化、寡头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已进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不断加剧,出现了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农化与数字农业为一体的种业寡头。作物种业作为种业“芯片”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根本之基。面对作物种业发展的蓬勃趋势与复杂环境,全面了解全球作物种业发展概况,深入分析全球作物种业竞争格局,对制定我国种业发展规划,谋划种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作者及其团队深入梳理,拟对行业发展有所借鉴。
《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编
紫花苜蓿因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等优点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但单独青贮时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缓冲能值高,不易青贮成功。有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混贮可以提高紫花苜蓿青贮品质。本试验将紫花苜蓿分别与青贮饲用价值较高的向日葵秸秆和优质青贮饲料全株玉米两种原料进行混合青贮,以期改善紫花苜蓿的青贮品质,提高向日葵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率。通过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对比,讨论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和向日葵秸秆混合青贮品质差异性,为紫花苜蓿青贮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2022年度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工作情况,为年度系列出版物。主要内容包括2022年植保植检工作概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监测工作情况,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与防治工作情况: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治、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蝗虫防治、农田草害防治、农区鼠害防治及绿色防控推进情况,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检疫工作情况,农药与药械应用情况,植保体系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情况等,还附有2022年全国植保植检工作大事记。对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建设,科学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