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革命:食物的进化与新产业市场》 共分十章,其中,第1章首先从 社会课题和食物 的角度,指出现代食品产业创造的价值中有一部分是负面的,作者从这些负面价值入手分析食品行业为解决这些社会课题做了哪些努力。接下来从 重新定义食物的价值 这一角度分析今后食品产业应该创造怎样的价值。 第2章介绍了一些主要趋势。这些趋势分为 基本趋势 、 新的应用领域 和 产业化趋势 三个部分。另外,在这一章还首次公开了 食品创新指向图2.0 。对于初创企业和大企业来说,该图不仅有助于理解今后的创新领域,还将成为发现商机的有力武器。 第3章分析今后应该如何打造新的产业结构,重新出发。 第4章先后介绍了现在备受业界关注的几个创新领域:以植物性替代肉和培养肉为代表的替代蛋白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以及包含
本书涵盖了近70种蔬菜种类,详细介绍从种到收全流程种植技巧,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反映蔬菜栽培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概述了蔬菜栽培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甘蓝类、叶菜类、瓜菜类、果菜类、豆类、水生类、多年生及杂类蔬菜的品种、露地栽培、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文字简练,表述清晰,通俗易懂,适合从事蔬菜生产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高素质农民培育用书。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讲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正茂研究员及同行专家跨越天山,深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合作,在异国他乡播撒 中国种子 ,并带去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感人故事。在两国科学家的紧密合作下,这粒 种子 逐渐生根、发芽、成长,终丰收, 一带一路 沿线两国人民的关系也因为这粒 中国种子 而变得更加紧密。 资深记者靳民将视线聚焦于张正茂及同行专家身上,以深入细致的采访和珍贵的图像、日记、信件等资料,从细微处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坚毅、果敢、可爱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形象,同时也描画了中亚国家独有的风土人情和中哈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
陈国宝、李伟荣主编的《丽水特色食品》对丽水市莲都区、景宁县、遂昌县、龙泉县、庆元县、云和县、缙云县、青田县、松阳县9个区县的70多种特色食品进行介绍,每种食品从简介、产品特色及前景、制作工艺、营养参考等方面入手,本书图文并茂,为从事食品研究人员及美食爱好者提供参考。
这部《简史》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任期为单元,以科技工作为主线,深刻记载了60年来各历史时期我院的科研体制、机构、人员、科技活动、成果与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后勤保障等有关资料,共计9章,*后为《结束语》,(其中,第9章请办公室汪飞杰主任、沈银书副所长撰写),较系统地总结了60年来我院在曲折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展望了 十三五 创新发展的美好愿景。在撰写《简史》过程中,先后查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档案、农业部档案、《1957-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志》、《1986-1997中国农业科学院年报》、《1998-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工作资料选编(1978-1998)》,以及建院30周年、40周年、50周年庆祝活动编辑展出的相关资料和公开出版的书刊、工作日记等资料。在一些重要阶段和重点问题上,还走访了有关专家
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学数据的支撑。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背景; 第二章梳理了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与法规,解读了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科学数据管护实践的问题,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了科学数据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三章从数据获取与使用、政策法规、科学数据日常管理、科研人员意识构建等方面,对调研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解析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调研了数据管理模型,借鉴英国数据管理中心DCC模型研究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管护;第五章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嵌入式农业科学数据全流程管护模型;第六章验证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学数据全流程管护模型,并提出数据管护的建议。第七章建立健全科学数据管护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数据管护进一步研究的方
景观是一个制造生活场景的行业。只要人们再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离开室内外的场景交流以及空间转换路径中的景观体验。王岩著的《项目管理的框架思维(精)》讲述了作者以景观项目管理者的身份,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重新梳理景观规则,重新界定了景观的价值与定位。全书从如何建立景观项目思维框架到掌握项目管理的核心进行了详细的解构,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能够充分打动读者。
《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简要概括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以海南省、陕西省局部地区为样本,介绍了以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章界定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介绍2005 2010年海南省三亚市实践探索的情况,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发展、社会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六个方面对三亚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进行支撑要素分析。 第三章介绍2010 2015年陕西省的实践探索,注重介绍若干地区县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效果。 附录主要是历年相关基础支撑材料。
《乡村振兴之强村富民路》一书,重点体现丽水市莲都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方面的积极实践和有效探索,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现我区消薄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强村方法、典型案例以及涌现出的一些先进人物志,为新一轮攻坚提升行动提供更多的丽水元素、莲都样板。本书既是对多年来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全面展示,也可供地方制定和执行全面小康政策的部门和同志工作时参考。
《老挝热带农业发展》重点阐述了老挝的农业发展情况、农业科技水平,系统评估了老挝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地位、农业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等,分析了中国与老挝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情况,并对未来两国农业合作趋势及走向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两国农业新合作提供基础参考。 《老挝热带农业发展》可以为读者提供老挝热带农业发展的全面情况,为广大农业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解和研究世界热带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包括农业工作者在内的各方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为 乡村70载 振兴跨百年系列丛书 第5册。此前已出版了《中国乡村振兴 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乡村振兴 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中国乡村振兴 肉牛养殖场(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政府规制研究》,目前正在编辑加工《中国乡村振兴 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回顾》。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安徽、湖南和江苏3省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其外包行为影响因素及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检验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均衡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自2000年始,国际有机农业研究机构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和IFOAM国际有机联盟开始开展对全球范围有机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数据统计与分析,截至2021年,已连续22年发布世界有机农业统计年鉴。随着相关工作越来越规范,信息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许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认证机构、社会组织、有机企业和相关媒体纷纷转载和引用,可以说世界有机农业统计年鉴已得到了全球有机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世界有机农业统计年鉴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非常有必要尽快翻译成中文并对外发布。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谷)有机农业团队自2012年起已连续10年在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和IFOAM国际有机联盟的支持下摘译并发布该统计年鉴的中文版。此项工作为我国的有机从业者带来了大量的全球产业信息,使关注有机行
本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640417、No.51265015)、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专项资金 南方山地果园智能化管理技术与装备 项目(赣财教指〔2014〕156号)、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53BCB24002)、江西省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赣发改高技〔2016〕1074号)、江西省光电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161BCD40021)和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1BBF60054)联合资助出版。全书共8章,包括光谱诊断基础知识、水果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水果品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水果农药残留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果树生长信息及病害高光谱检测、水稻种子机器视觉检测、辣椒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鸡蛋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本书一方面注重光谱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另一方面凝聚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着重介绍了光谱诊断技术在农产品应用中的实例详
北京,我国的首都,其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业也成为我国都市农业的典范。由段碧华、李琳、冯彩云主编的《北京生态农业》对北京市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力求向读者展示北京市生态农特的全貌。本书除前言外,由5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北京大田生态农业、北京设施生态农业、平原造林和北京景观农业等。全面阐述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大田生态农业、以蔬菜为主的设施生态农业、北京平原造林的基本情况及为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景观农业等方面的内容。
《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设置的 江苏乡村振兴系列报告 (即原 江苏农村发展系列报告 )之一,拟每年出版一本,报告以年度为周期,呈现江苏省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建议。从内容上看,一是整体性地呈现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并对江苏省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行评价;二是专题性地聚焦江苏省在农村基层党建、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土地市场、农业产业及普惠金融五个领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建议;三是以个案的方式呈现江苏省在 城归 技术下乡 及 公共用地 治理方面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对2018年度江苏省在农村建设中的新进展进行跟踪式描述,并提炼出 十大事件 。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又可为学术界研究 三农 问题提供学术资料、实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颁布、贯彻和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卷在执法工作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既是行政执法的重要载体,也是行政执法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形势的不断发展,满足广大执法工作者的需要,特组织有关专家和具有一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经验的人员编写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例示范与评析》。
本书系统总结了黄河三 角洲地区石油污染盐渍化土 壤生物修复的相关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土壤中耐盐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特 性研究,高效解烃兼植物促 生效应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 特性研究,产生物表面活性 剂耐盐菌筛选及其产物的特 性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强 化土壤石油降解菌修复石油 污染盐渍化土壤研究,微生 物-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 盐渍化土壤效能研究。 本书可供石油污染土壤 修复的从业者、研究者、管 理者及环境与生态学领域的 科研、教学等相关人员阅读 和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国农经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共收录了近50篇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的文章。重点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新时代 三农 工作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形势、当前的重点工作方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而农村人口的减少将加剧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在2013年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要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但农民有序退出后的农村宅基地并不能直接被利用,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才能将宅基地变为可以利用的土地。因此,对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进行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FX社区和山西省晋中市GE镇两个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地区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研,获得两地宅基地利用和整理的信息与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农村宅基地整理的驱动力、潜力、效益以及公众参与意愿,进而提出对策建议。理论研究方面,认真梳理了城镇化、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农村宅基地整理等相关概念以及城镇化理
这本《沂蒙农业品牌建设新成果》共分为沂蒙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篇、沂蒙特色农产品区域产业品牌篇、沂蒙优质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篇及附录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践创新篇。本书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注重实用性,可供农业品牌创建者、管理者、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