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创意与艺术欣赏)》是作者史佩元多年盆景创作及盆景教学体会的结晶,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盆景的创意思想、方法和艺术欣赏。本书着重对盆景的概念,创意理念,树种个性特征,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且师法自然以及借鉴其他艺术创作的手法运用到盆景的创作中去,希望能得到盆景爱好者喜欢并能在盆景创作中得到借鉴。其中的很多经验之谈,特别是实例制作部分,颇有实用价值,相信会给带给广大盆景爱好者启发与帮助。
《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在“苹果园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有关专著和论文,结合几十年实践,发现在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柿、石榴、枣、核桃、猕猴桃等果树上发生的主要介壳虫有12种,并对这12种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逐一进行试验研究,首次提出在果实采摘后消灭越冬前害虫的防治策略。《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基本反映了在介壳虫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新成果,可供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参考。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讲述了概念、方法和工具,以能全面理解治理、进一步完善治理内容。 部分,针对四种不同的自然保护地治理类型,以及ILJ认同的良好治理原则,提供了一套带有案例和说明的指南。 第二部分,为特定体系或地点提供有关评估、评价与治理改善的实践指南。想掌握基本概念的读者应该重点阅读部分。如果愿意练习具体的评估或评价,或想知道如何操作,他们可以继续阅读第二部分。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里参考的三个附件和多的工具与资料信息。
《油茶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共分为6编18章,按照油茶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产顺序,系统介绍油茶良种生产技术、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油茶病虫害防控技术、油茶综合利用技术、油茶产业技术装备和油茶栽培品种等实用技术,以期为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焦点、重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性工具书。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盆景的分类方法、制作盆景的主要树种和石种,中国盆景各种风格、流派的主要特点;然后,重点介绍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和微型组合盆景制作技艺;*后,详细介绍盆景养护管理技术、盆景鉴赏方法,以及古盆、几架鉴赏知识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云龙蚕桑志(修订版)》是记载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种桑养蚕历史的专志。主要有两个时期,以1983年4月为界,一是之前以集体经济为主时期,当时建制为钱塘江公社(乡)云龙大队;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时期,称为云龙村。故在书中表述时,有云龙大队和云龙村两种称谓,或简称云龙。 《云龙蚕桑志(修订版)》内容上限追溯至云龙有记载的宋代,下限止于2015年12月。大事记下限延至2016年12月。图片下限采集至2017年。
为总结交流和宣传工作成效经验,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2021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报告》,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重大项目、重大计划、重大技术推广情况,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和重大政策等。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各地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借鉴,为有关部门研究决策提供参考。
本书为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知识分子扎根农村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知识分子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为改革开放、建设祖国做出不懈努力的可贵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表现当代社会纯善的人性美与和谐美。小说情节合理、结构严谨,人物形象丰满、生动、鲜明,立意积极向上,有较强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无
本书是对我国油橄榄主要种植区多年栽培技术的甄选和总结。全书共分九章,章详细描述了目前国家和省级10个代表性良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第二章介绍了油橄榄的实用育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沙床育苗和温室轻基质育苗;第三章介绍了油橄榄的生态习性和栽植技术;第四章介绍了油橄榄的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排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施肥灌溉技术;第五章介绍了油橄榄的整形修剪技术,包括修剪原则、常用修剪方法、常见树形和更新复壮;第六章介绍了油橄榄的嫁接技术,包括常用的10种嫁接方法以及接后管理;第七章介绍了果实采收技术,重点阐述了油橄榄鲜果成熟度指数测定、采收时期确定和采收方法;第八章介绍了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了13种常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还介绍了缺素症的症状和防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就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加强科技与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的思路、路径和举措。本书还对福建省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来的做法经验做了总结和提炼。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8个科技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模范集体的事迹介绍,全景展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特派员事业,以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法为核心,以先进成果转移转化为纽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群体形象。
本书是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近几年的科研工作内容之一。这项研究工作是在农业农村部及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这项研究涵盖了2017年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农产品持续产出及质量安全能力进行评价,利用空间分布图谱直观全面地显示了武汉市农用地土壤地力等级及分布状况。 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调查分析数据,分析了目前武汉市各区农用地的耕地质量和分布特点,其研究成果能够为全国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了解武汉农业土壤现状、高效开展相关研究和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