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本书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及指导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积累的大量原生态素材及创新模式集合而成。本书以全彩的形似,分别详细介绍了苹果、梨树、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板栗、柿树、枣树、石榴、草莓、蓝莓、花椒、枸杞等18种落叶果树的700多种病虫害(含病害400多种、害虫300多种)的发生与为害、症状及形态诊断、发病(生)规律、防控技术等全程植保防控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每种病虫害均配以高清图片,全书精选4800多幅高清原色图片相配应(含病害照片3200多幅、虫害照片1600多幅)。另外,本书还精心编绘了300多幅重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模式图(病害防控图150幅、害虫防控图160多幅),使防控技术措施更加直观、一目了然,这也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作为当前果树栽培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工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本书在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兰科植物资源研究中心(The Orchid Conservation Center of Tibet, OCCT)团队成员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西藏兰科植物资源,共统计到116属491种,其中正文收录了110属410种,包括中国新记录21种,西藏新记录69种。书中以APG IV分类系统以及《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为参照对兰科植物进行分类和排序,每种兰科植物都配以形态特征描述并辅以野外拍摄的图片。部分野外采集时未遇花期的,引种至保护基地,待开花后拍照。未拍摄到照片的植物,仅在附录中收录。希望借以本书的出版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培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交流合作及产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为西藏自治区兰科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观测北京地区植物物候现象,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物候现象照片,经筛选、整理将图片编辑成册出版。 本书选取了北京常见树木39科 93 属 152 种(含种下单位),图册中植物科的排序依据李德铢主编的《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志》,该志裸子植物依据克氏裸子植物系统,被子植物依据 APG Ⅳ系统;属、种按字母顺序排序。每种植物的物候现象,首先呈现的是植物的夏态和冬态,之后按照植物物候现象发生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或种子生长发育期、叶秋季变色期和落叶期等的次序呈现。所选照片尽可能地反映树木物候期的特征。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成果而编写地实用型专著。他们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病现状及其规律、特点、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将他们研究的科学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奉献读者。该书是从目前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入手,从实际出发,对园林绿地中重点应用的植物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病规现状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描述,提出很好解决方法和实践途径。
《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系统描述了主要果蔬采后病害或腐烂的症状、病原物特征和侵染过程;分析讨论了病原物侵入和寄主防卫的发生机理,以及感病果蔬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归纳总结了影响采后病害发生的采前和采后因素;全面介绍了控制采后病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及诱导抗性的原理及方法;深入阐述了真菌性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原理及控制措施。此外,《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还附录了80张主要果蔬采后病害症状及病原物的典型图片,以便读者参照。《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是编写人员多年来从事果蔬采后病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外新研究成果的资料汇集。既具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又有实际的生产应用价值,是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领域颇具新意的一部专著。 《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可供高等院校食品、园艺
《武陵山区野生观赏植物及其生态文化》共分三章,在简要介绍武陵山区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区常见的、典型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386种,包括观形观叶木本植物61种,观花木本植物72种,观果木本植物73种,木质藤本观赏植物39种,观形观叶草本植物15种,观花草本植物94种,观果草本植物8种,草质藤本观赏植物9种,蕨类观赏植物15种。事实上,很多植物的形、叶、花、果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如兰科植物既是观形观叶植物,又是观花植物,蔷薇科和忍冬科的一些植物,既是观花植物,又是观果植物。可以说,所有的竹类都是观形观叶植物,百合科和菊科植物都是观花植物。就树形来说,百年以上的大树无不以其苍劲的雄姿而成为好的观形植物。即使是藤本植物,也同样存在着观形观叶、观花观果的类型。由此可见,以上对观赏植
本书收录了病虫害测报、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抗病性鉴定、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51项。并在书后附有2015年发布的7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著者 40 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全面展示中国水稻病毒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共 19 章。总论介绍了水稻病毒的类群、病毒介体、病毒病细胞病理学,水稻病毒病及其所致病害的诊断鉴定、流行监测,以及理性防控的理论与方法;各论有针对性地从概述、症状学、病原学(病毒提纯、病毒特性、致病性及其变异、血清学、寄主范围及致病特征)、诊断学(田间诊断、病理学诊断、生物学诊断、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传播特点、病害循环、流行预测)、防控要点 6 个方面讨论 15 种水稻病毒和 2 种水稻植原体病害,充分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书后附有名词术语索引、病毒名称、病毒介体,以及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关于水稻病毒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学术论著目录,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
三角梅又名三角花、叶子花、纸花、宝巾花、簕杜鹃、九重葛等,为紫茉莉科叶子花属常绿攀援灌木。因三朵花并为一丛聚生,而称三角梅。三角梅观赏部位主要是色彩鲜艳的苞片,因苞片实为变色的叶子因此又称叶子花。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院在国内外先后引种了近200个较具观赏特色的三角梅栽培品种,建立了三角梅种质资源圃,并多次举办三角梅新品种的展示博览会。 《三角梅品种与分类》挑选了引种、栽培应用的100个优良三角梅品种,介绍了其品种来源、形态特征和观赏特色,并附有彩色图片。三角梅可作为植物配置,为园林、城市景观绿化建设工作者提供参考。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
本书由日本著名的植物营养元素专家渡边和彦先生的两本专著《原色生理障害的诊断法 蔬菜 果树 花卉 作物》和《蔬菜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症》编译而成。共分四大部分。*部分主要论述诊断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阐述诊断的顺序与方法,第三部分为各元素的缺乏与过剩症及快速营养诊断方法,第四部分为各元素缺乏与过剩症的彩图及说明。本书编排有序,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图文并茂,适用于农学等相关领域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员阅读,既可作为农业相关人员开展植物营养元素诊断的参考图书,又能用于高校的教材使用。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