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实践的哲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由总序、导言和15篇专题论文组成,大致分为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两大部分,是笔者近年来对生态分明及其建设议题的理论思考的自然延续与拓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理论的探讨,尤其是各种形式试点或示范区实践所提出或需要回答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与挑战,是笔者特别关注和着力分析的对象。与此同时,这种理论性思考又是以较为丰富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因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或示范区进行建立在理论文献充分梳理消化基础上的个例研究与比较相结合的综合性分析,是《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实践的哲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文库》在方法论和结构上的主要追求或 特色 。
.
本书包括五篇16章及前言、后记,按照人与自然共生关系、跨流域生态退化□迁史、逆风起帆山河修复在行动、生态自觉安以久动之徐生、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逻辑展开。本书兼有科普性和专业性双重特点,一方面从宏观生态、政策、行业发展角度梳理、总结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政策、成效和问题,以具一般知识解读性和科普性;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专业研究、统计分析、论证等内容和创新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理论创新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