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我国原产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现栽培面积3000多万亩,产量900多万吨。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枣树栽培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极大地拓展了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枣树设施栽培也是枣产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结果。本书详述了枣树设施栽培概况、枣树特性及品种、枣树栽培设施规划与建设、枣树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枣树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等内容,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典型图片等,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枣树设施栽培的管理方法。本书以实用技术为主,对于指导枣农操作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枣树现代化设施栽培具有实际意义,可供广大枣农、枣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本森林调查手册,由基础计测、林分计测、森林土壤调查、森林图像理解和常用森林计测仪器五章组成。章是胸径、树高、冠下高、树冠、年龄、材积、叶面积、生物量、生长量、碳储量等指标的计测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林分各因子的计测方法,然后给出了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的表达以及角规测树、林分生长量和林内环境因子调查法.后是红树林调查法;第三章介绍了土壤物理参数、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土壤动物等计测法,以及土壤剖面挖掘方法,同时把衡量土壤承载某种植物所具有的潜在生产力的立地质量也放到本章中;第四章,首先介绍了图像、图像分割、频域分析、图像纹理等基本概念.然后讲述了基于图像的植物光水需求状态判定、植物体养分含量计测、植物病虫害诊断、林分碳储量计测等内容;第五章专门总结了激光测树仪、布鲁莱斯测
本书共分为11章,其中第1章为林业技术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林业技术的重要意义、技术体系、创新途径和发展概况,以及技术和专利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林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科研研究院所和林业院校、林业专业协会、涉林企业等,第3~10章分别从苗木种植抚育、木材采运、花卉栽培、野生动物驯养、药用植物栽培、林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森林防护、林产品销售等角度介绍了具体的林业实用技术。*后一章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的林业技术产品或专利。
`
本书是我国*部全面介绍澳大利亚森林植物遗传资源及其引种驯化的专著。中国科学院蒋有绪院士和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布朗院士分别作序。作者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澳大利亚独特的森林地理景观和令人着迷的奇花异木的魅力,并以长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向读者提供引种驯化的科学指南。全书共4章。第1章,概括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树种的起源与演化的历史。第2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木本植物基因资源、重要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第3章,概括了澳大利亚树木在中国人工林中的发展和在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第4章,分条目简要描述推介树种的基本形态学特征、分布区和生态特性,适宜引种的区域。本书共收录25科69属1408种,分类群数目*多的是桃金娘科、含羞草科、山龙眼科和木麻黄科。树种条目按属名的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列,简要介绍属的总体特征。
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20多年来对中国的湖南山核桃(CaryahunanensisCheng)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湖南山核桃野生资源利用及栽培历史,坚果及花的营养成分和开发利用价值,湖南山核桃的植物系统学地位与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应性,优良种源特征特性,器官生长发育规律,根系分布与生长动态,花芽形态建成过程,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坚果中营养物质累积规律和开花结果习性;种子的萌发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树干液流周年变化规律,干旱胁迫对树体养分含量及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高产林地土壤与树体养分特征,林地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及其与果实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关系,营养诊断原理与技术,成花的营养基础,促进花芽分化的有效方法及种苗繁育与林地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湖南山核桃的资源培养与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于1989年至2010年编辑出版了7册丛书《林木容器苗苗圃手册》,包括苗圃规划、发展和管理(第1册),容器和培养基质(第2册),大气环境(第3册),苗木营养与灌溉(第4册),生物因素:苗圃虫害和菌根(第5册),苗木繁殖(第6册),以及苗木加工、贮藏、造林(第7册)。丛书主要总结了美国几十年来在容器苗培育方面的理论、技术和生产经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一经出版就得到各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我国容器苗生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此,译者组织人员翻译出版这套丛书的第7册《起苗加工贮藏与造林》,全书共六章,主要涉及容器苗起苗后的包装、贮藏、质量评价、运输、造林栽植等技术。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为我国林木容器苗培育技术的提升作一点贡献。
本书系统介绍了木材高温热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温热处理材分类、木材高温热处理方法与设备,阐述了高温热处理材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机理,研究分析了高温热处理材的加工性能,列举了常用的樟子松、马尾松、扭叶松、落叶松、杉木、柞木、杨木、橡胶木和桉木等9种木材过热水蒸气热处理后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温热处理材加工性能、涂饰性能、颜色变化、维护及应用场所,并列举了高温热处理材使用实例。
《森林疗养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以林学、心理、旅游、医疗、服务、文化等多个领域为知识基础,服务于森林疗养的基础理论、基地建设、课程编制、实施方法等领域,从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的角度,为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教材将从森林疗养元素、森林疗养与人体健康、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森林疗养师能力要求、森林疗养途径及有效实施方法等方面全面论述森林疗养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和重要意义。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森林疗养基本原理,了解森林疗养的相关硬件及软件建设。森林疗养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交叉学科,其涉及的林学、心理、文化、旅游、医疗、设计、服务等多个领域,均为热点行业,且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森林疗养已成为主流。通过本教材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森林疗养实践中综合应用
萱草花似百合叶如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中国传统十大吉祥植物”的美誉,自古便广受人们喜爱。西晋夏侯湛赞美萱草“体柔性刚,蕙洁兰芳”“烛若丹霞”“哗若芙蓉”;三国曹植描述萱草“既晔且贞”“绿叶丹华”;南朝(梁)徐逸在《萱草花赋》中称赞萱草“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有“何众芳之能匹”的高沽清俊的品格。 现代的萱草品种与原生种相比,生物学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花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橙黄色、黄色,发展到目前除了纯白、纯黑和纯蓝色外的所有色系;不同颜色的花心、花环、花边出现后,使花的色彩更加丰富;从花径上来看,从2cm的小花品种到12cm的大花品种,再到20cm以上的特大花品种已不再罕见。花型上,在常规的圆形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蜘蛛型、异型等新的花型。甚至出现了再次开花、多次开花及持续开花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