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我国原产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现栽培面积3000多万亩,产量900多万吨。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枣树栽培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极大地拓展了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枣树设施栽培也是枣产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结果。本书详述了枣树设施栽培概况、枣树特性及品种、枣树栽培设施规划与建设、枣树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枣树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等内容,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典型图片等,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枣树设施栽培的管理方法。本书以实用技术为主,对于指导枣农操作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枣树现代化设施栽培具有实际意义,可供广大枣农、枣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为11章,其中第1章为林业技术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林业技术的重要意义、技术体系、创新途径和发展概况,以及技术和专利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林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科研研究院所和林业院校、林业专业协会、涉林企业等,第3~10章分别从苗木种植抚育、木材采运、花卉栽培、野生动物驯养、药用植物栽培、林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森林防护、林产品销售等角度介绍了具体的林业实用技术。*后一章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的林业技术产品或专利。
`
本书是我国*部全面介绍澳大利亚森林植物遗传资源及其引种驯化的专著。中国科学院蒋有绪院士和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布朗院士分别作序。作者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澳大利亚独特的森林地理景观和令人着迷的奇花异木的魅力,并以长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向读者提供引种驯化的科学指南。全书共4章。第1章,概括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树种的起源与演化的历史。第2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木本植物基因资源、重要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第3章,概括了澳大利亚树木在中国人工林中的发展和在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第4章,分条目简要描述推介树种的基本形态学特征、分布区和生态特性,适宜引种的区域。本书共收录25科69属1408种,分类群数目*多的是桃金娘科、含羞草科、山龙眼科和木麻黄科。树种条目按属名的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列,简要介绍属的总体特征。
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20多年来对中国的湖南山核桃(CaryahunanensisCheng)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湖南山核桃野生资源利用及栽培历史,坚果及花的营养成分和开发利用价值,湖南山核桃的植物系统学地位与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应性,优良种源特征特性,器官生长发育规律,根系分布与生长动态,花芽形态建成过程,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坚果中营养物质累积规律和开花结果习性;种子的萌发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树干液流周年变化规律,干旱胁迫对树体养分含量及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高产林地土壤与树体养分特征,林地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及其与果实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关系,营养诊断原理与技术,成花的营养基础,促进花芽分化的有效方法及种苗繁育与林地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湖南山核桃的资源培养与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本书收录了襄阳地区百余种乡土树种,分为6篇:故乡印记篇,收树14种;繁花硕果篇,收树20种;树彩叶斑斓篇,收树10种;珍木良材篇,收树32种;绿色生态篇,收树27种;特种原料篇,收树14种。图文并茂地对其乡土文化、生态习性、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襄阳市乡村振兴、乡村美化、绿化等提供一些参考。襄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区位优势明显,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分布有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资源。乡土树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易于养护管理,能够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同时,优良乡士经济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较长的收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