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家禽、家畜、水产动物、经济与药用动物、动物园动物等40余种动物1000多个常见病的兽医防治处方。不但介绍西兽医处方,同时还介绍中兽医行之有效的中药、针灸处方。对于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同时介绍预防处方及免疫程序。书中多数处方为作者应用过的,少数来自文献报道。尽管新药新方报道较多,然而在兽医临床上尚未普及验证的,没有全部收入。每种疾病的处方前简述病因(原)、示病症状和治疗原则,以便读者正确诊断疾病、选用处方。然古人有云:“师其法而不拟其方”。读者可根据疾病情况、当地药品的有无、药价的高低直接选用书中处方,也可根据治疗原则灵活变通。
本书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编写。编者以家禽免疫的质量控制为出发点,以禽用疫苗的免疫操作为线索,制定了运行管理体系、操作规范等标准,其目的在于提高从业人员免疫操作,管理及评估的能力,提升家禽免疫防疫水平。 《禽用疫苗接种质量管理规范》(Good Vaccination Practices,GVP)全书分总论、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及附录四个部分。GVP总论阐述了GVP的概念、目的和意义及其架构;同时介绍了禽用疫苗的概念,家禽免疫的原理和意义,有助于读者系统地理解GVP。管理制度是GVP顺利、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通过GVP运行、疫苗管理,生物安全、鸡群健康、设备管理、操作管理、记录管理、人员考核等各项制度,规范疫苗接种全过程,包括人员、过程、方法、评估、记录,考核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在GVP运行和制度的保障下,执
《犬猫营养需要》主要内容包括:脂肪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水、对实验动物的特殊考虑、运动与环境、日粮配方和饲料加工、犬猫日粮的营养成分、其他食物成分、营养需要量和日粮营养物质浓度等。
《犬猫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是一本诊断与防治犬猫常见寄生虫病的高度可视化的快速参考指南。书中包含了92种寄生虫图片,可以很容易地诊断常见的寄生虫。每个寄生虫病都有一张彩色图片,它为成功诊断和治疗寄生虫病提供了所需的信息。这个彩图包括一个彩色显微图像的诊断阶段,并且描述了它是如何获得的、临床症状、寄生虫的习惯及治疗建议。这些图描述了寄生虫的基本形状和可以确定诊疗的大小,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理想的快速参考源。这本书是员工培训及临床实验室的很好的资源。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出版已经17 年了, 这期间全世界乃至我国的养猪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迅猛发展、猪品种的改良、养殖模式的更新,对猪的营养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广大养殖界朋友的期待中,《猪营养需要》(第十一次修订版)于2012 年7 月正式出版。《猪营养需要》共17 章,更新了上一版中9 个章节: 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矿物质,维生素,水,非营养性,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营养需要量表和饲料原料组成;删除了上一版中的第9 章“日粮配制”;同时增加了7 个章节:脂类,碳水化合物,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饲料污染物,饲料加工,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未来研究方向
《动物免疫营养》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壹部分叙述了动物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的基本知识,免疫反应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主要营养素(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功能性寡糖、生物活性多糖、益生菌、多酚等)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第三部分阐述了应激与免疫的关系;第四部分阐述了动物免疫营养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动物免疫营养》是目前很早的系统介绍营养素与动物免疫功能之间关系的书籍,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前外关于动物免疫营养学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动物免疫营养》以科学性、启发性和适用性为原则,在内容上强调难点和亮点,突出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陈佳佳编著的《宠物龟护理与疾病》宠物龟护理 学部分介绍了龟病的诊断路线、临床检查程序、预后 判定、龟的病房如何设置和维护、病龟的日常护理与 观察以及出院后的保健计划等;龟的治疗技术这一章 介绍了给药方法、采血方法、雾化治疗、液体疗法等 内容;宠物龟外科学这一部分介绍了宠物龟常见的皮 肤病例如腐皮、腐甲、疥疮、盾片真菌、水霉等病例 ,常见的损伤例如摔伤、咬伤、断尾、断爪、各种泄 殖孔脱出物、各种软组织感染(肿腿、皮肤糜烂)等 病例;宠物龟内科学这一部分则分系统大体介绍了宠 物龟的系统生理结构以及相关的宠物龟常见内科病, 例如感冒、肺炎、溺水、中暑、代谢性骨病慨述、肝 脏疾病概述、肾脏疾病概述、营养性疾病介绍等。
陈佳佳编著的《宠物龟护理与疾病》宠物龟护理 学部分介绍了龟病的诊断路线、临床检查程序、预后 判定、龟的病房如何设置和维护、病龟的日常护理与 观察以及出院后的保健计划等;龟的治疗技术这一章 介绍了给药方法、采血方法、雾化治疗、液体疗法等 内容;宠物龟外科学这一部分介绍了宠物龟常见的皮 肤病例如腐皮、腐甲、疥疮、盾片真菌、水霉等病例 ,常见的损伤例如摔伤、咬伤、断尾、断爪、各种泄 殖孔脱出物、各种软组织感染(肿腿、皮肤糜烂)等 病例;宠物龟内科学这一部分则分系统大体介绍了宠 物龟的系统生理结构以及相关的宠物龟常见内科病, 例如感冒、肺炎、溺水、中暑、代谢性骨病慨述、肝 脏疾病概述、肾脏疾病概述、营养性疾病介绍等。
本图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知的38种鱼、贝类的疾病。其中不仅包括了诸如鲷、红鳍东方鲍、鳗鲡、鲑科鱼类、香鱼、鲤等主要养殖对象的疾病,同时也包括了如黑鲷、石朝、真鲈、金鱼、对虾等鱼、贝类疾病。所罗列的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关于这些疾病的介绍,已经大多在《水产养殖》杂志上进行了连载,本图鉴是以连载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再编辑。本图鉴 终收录了235种疾病的资料。
本版修订的 亮点是 在书中增加了视频资料。作者将十多年拍摄和收集的44个猪病的51个视频,分别附在相应的疾病内容中,供读者在诊断猪病时参考。但由于这些视频资料都是随机拍摄,没有专业的设备,质量欠佳,敬请谅解。其次是对图片进行替换和增补。本版对原书中质量欠佳,或症状和病变不典型的48幅图片进行 换,又新增了143幅质量好、症状或病变特点突出的图片,特别是有关非洲猪瘟的珍贵图片,使全书的图片数量达到1139幅。再者,对文字进行了较大的删减。第四版仍然保持原书的基本框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该书有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猪病简易篇,中篇为猪病求真篇,下篇为习医篇。 上篇阐述猪病防治得以“简易”,全在三要素技术之成熟,特别是归元散的成功问世,打破了长久以来不能有效防治霉菌毒素危害猪群体质的局面。掌握三大要素技术,便可依芦氏简易猪病分类法简易防治猪病。 中篇是依芦氏简易猪病分类法论述常见猪病,力争每病摒伪辨讹,还猪病之真相于正声。另外,还附有笔者在临床中拍摄的常见猪病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照片近200余张,其中部分图片为世之未有,每张图都附有说明,便于读者掌握猪病之真谛。 下篇略述学习中医医道之浅悟,供有志后生参阅,亦觉醒偏见中医人士之魂魄。之所以能做到发前人之未言,今人亦之未发的猪病求真与简易,全得益于中医医道。
《兽医常见细菌检验图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兽医临床常见细菌检验的知识和技术。全书共分12 章。 章为细菌基础知识,阐述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第二章为细菌基本检验技术,阐述了临床样本采集、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菌种保存等技术要点;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为临床常见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阐述了30 种常见菌属的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分离鉴定流程等技术要点;第十二章为微生物检验自动化技术,阐述了目前自动化样品处理及培养和鉴定的技术应用情况。全书彩图300 余幅、示意图80 余幅,形象、直观,文字精炼,指导性强。
所有外科手术的成功都取决于外科医生及其团队在术前、术中和术后 高效地识别和控制出血的技能和能力。 任何外科医生都必须熟悉正常的凝血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在术中和术后止血的方法。他必须了解有助于凝血的药物,控制出血的机械手段、化学手段、热学手段和手术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凝血问题和术后出血。 在本书中,整理了所有关于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出血量、控制和 小化并发症的必要信息,还总结了正常的凝血过程,以及改变这一过程的临床意义;如何检测并管理出现的问题;评估了麻醉师的作用,以及药物是如何止血和控制出血;提出了应用于控制术中出血常用的、有效的和 的方法和技术。
全书共分七章, 章从生物学基础、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养殖病害概况等方面简要介绍大口黑鲈养殖概况;第二至六章分别介绍了大口黑鲈4种病毒病、10种细菌病、11种寄生虫性疾病、4种真菌性疾病和4种其他疾病,主要从病原(病因)、流行情况、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等层面进行详细阐述;第七章从疫苗及研发现状、中草药、微生物制剂和免疫增强剂等方面分析和展望大口黑鲈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本书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各章独立成单元,又各有侧重。
全书分为十三篇五十章, 篇介绍宠物诊所和医院的布局与设计,第二篇介绍宠物诊所和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方法,第三篇至第八篇依次介绍犬猫保定方法、麻醉技术、临床诊断基本方法、影像学诊断、实验室检验与常用治疗技术,但与传统教材或参考书的描述有所不同,而是侧重于介绍诊疗实际流程和操作细节及要点、当前主流仪器设备及其特点,弥补了各类教材中的空白或不足;从第九篇至第十三篇开始,依次介绍临床多发的犬猫传染性疾病、体内寄生虫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与皮肤病等内容。
本书借鉴了近年来 外 兔病研究进展和成果,针对当前新发疫病如兔瘟2型及兔场常见疾病防控的需要,从兔的解剖生理和兔病诊断技术、常用药物与疫苗、兔病的综合防治、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中毒和代谢病等多方面出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兔病诊断防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本书可供畜牧兽医系统各级科技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师生,科研单位及规模化兔场管理与防疫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黄保续、王永玲主编的《中国兽医科技发展报告(2015-2017年)》共分5章,分别总结了我国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动物产品安全评价技术、兽医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技术、兽医药品与器械创新、兽医科技体系建设的 进展。从报告内容看,2015-2017年间,我国兽医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一是创新效率大幅提升。3年间, 先后批准一类新兽药9个,是2010-2014年5年间的3倍;新兽药注册总量200个,和2010-2014年相比,年均增加16%。二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持水平大幅提升。及时发现确诊多种新发病,系统掌握了主要流行病分布特点,及时研发了H7N9流感等多种新型疫苗,无疫区、无疫小区和种畜禽疫病净化示范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推进重点病种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三是研究系统性大幅提升。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基础、临
本书共分三章,分别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涉及疾病45个,图片1052幅。每个疾病的文字内容都分为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治)几部分;其后附有大量病原、症状、病变相关彩色图片。另附有视频资源供读者观看参考。 本书适合于基层兽医、家禽养殖企业技术人员、普通养殖户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参考书。
马塞洛德·拉斯赫拉斯·吉勒莫恩、乔斯·安东尼奥·加西德·贾龙主编的《猪病理剖检诊断指南》从临床解剖的角度,描述了猪主要部位的病理变化和相关病理学知识,特别有利于刚从事猪场兽医工作的人群快速掌握猪病理解剖技术。书中大量病理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猪病的可能和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病理变化,如纤维素性心包炎提示了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感染。这打开了我们的思维,提示解剖时看到的病理变化,我们要思考有哪些病原/疾病造成?处于病理过程需要哪个阶段?这就是本书的深层次意义。因此,建议读者在学习本书时,对照重温病理学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