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经典。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流派是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阿尔志跋绥夫的著作是厌世的,主我的;而且每每带着肉的气息。但我们要知道,他只是如实描出,虽然不免主观,却并非主张和煽动;他的作风,也并非因为‘写实主义大盛之后,进为唯我’,却只是时代的肖像;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鲁迅 索洛古勃、库普林、安德列耶夫和阿尔志跋绥夫都是俄国“白银时代”的大家;或深邃,或纯粹,或黑暗,或激越;置之世界文坛,要皆独具一格。《创造的传奇》、《士官生》、《撒旦日记》和《绝境》分别是他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系首次译为中文出版。 以人生体验、情感体验,作品本身的创造性和所具有的分量而论,俄罗斯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被誉为
小说集的“红色情调”并不意味着作家在创作形式上的“本分”与“传统”,作家们摈弃了传统现实主义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对单个主人公命运线索的描绘,而侧重于层面化人物的现存状态的整体把握。在冲决传统现实主义传统理念的努力中,他们力图用现代笔触、视角、思想的深重感,单纯政治、社会、道德与历史的评价,从社会思索转为个体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转变。小说的美学与叙事方式也不狭隘与局限,或抒情,或幽默,或讽刺,或荒唐,或怪诞,情节总能令人吟味出质朴沉郁、深邃厚重的艺术情感。小说或是隐喻式的童话故事,或是自传体的人生经历,或是精致隽永的抒情散文,或是妙趣横生的通俗笑话,吸收并借鉴尽可能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促进先锋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融会,已经成为这一创作群体的艺术追求。而艺术的简约主义,
《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是柯罗连科的长篇自传小说。书中叙述了他的童年时代、中学生时代、专科学生时代、维亚特边区流放时代、雅库茨克省流放时代的生活,即从19世纪5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中叶的情况。书中的主角是柯罗连科自己,他表示自己是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民主主义青年的典型人物,而在他的形象中表现出的特性,不仅是他自己一人所独有,而是当时其他许多俄罗斯进步人士所共有的,因此作者把这本书称作“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
《白夜》系19世纪俄国大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长篇小说集,选收名篇《穷人》、《白夜》、《赌徒》。《穷人》讲述穷困的主人公杰武什金像慈父一般热情而无私地关心、帮助孤女瓦尔瓦拉,后在社会环境的重压下,瓦尔瓦拉被阴阴奸诈的商人夺走,令杰武什金悲痛不已。《白夜》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客房,两个约定一年后在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故事叙述者便安慰女主人公并陪她等待了四个晚上,房客终于出现,带走了姑娘。《赌徒》以一群赌徒参加轮盘赌为故事核心,刻画了19世纪俄国地主贵族两代人的人生旅程和精神状态。
蒲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瑞典科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评价:“他以严谨的艺术才能在文学散文中塑造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世界名著的特点”。本书共收入26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幽暗的林荫小径》、《米佳的爱情》等。 《幽暗的林荫小径》讲述了一个老军人旅途中在一家客店巧遇30年前的恋人的故事,小说被誉为“爱情百科全书”。《米佳的爱情》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米佳和戏剧学校女学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剧式爱情。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