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过去一天,再撑过去另一天,这究竟算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的人生。’” 弗雷德丽卡28岁,但她觉得人生已经快结束了。 象牙塔里的思辨与诗意,在婚姻的巨塔里一文不值:昔日的机智雄辩,被认为是喋喋不休;曾经的骄傲笃定,被当作是轻浮愚蠢。 所有的失落、痛苦与挣扎,如今逐渐归于沉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它们正在安静的表象之下寻觅一个裂缝。 一天深夜,丈夫向她砸来一把斧头,终于打破她内心长久的沉默: 我曾是一个重要的人,我要让世界都听见我的声音!
《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文集中的一种,其成名代表作“农民三部曲”之一。小说从1927年写起,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绣绣在出嫁前夕,遭土匪绑架索要赎金,其父为保土地弃女不顾,让次女代嫁。绣绣逃回后出于无奈嫁给了残疾青年封大脚。山村男女的情与恨,由土地引起的爱与仇,贯穿了四代人六七个春秋。本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他们视土地为命,播种希望与寄托。反应了在土地不断地变迁中,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小说情节生动曲折,故事性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本书内容包括:秋天的戏剧、诗的肖像、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树皮、词根、两只土拨鼠、关城堡,中间地带等。
“世界上变好的路是谁都拦阻不住的。”《甘特先生/孟加拉语文学名著译丛》是印度文学巨匠萨拉特·昌德拉·查特吉的自传性长篇小说。主人公斯里甘特既是一个正直、富有学识、具有进步倾向的绅士,又是一个踪迹不定的流浪汉。有一次,他在王子的宴会上遇见了歌姬拉吉拉克什米,认出她就是自己少年时期的同学。拉吉拉克什米善良美好的品质令他心动,不幸的寡妇遭遇又令他同情。但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两人不得不离别。斯里甘特重新踏上漂泊之路。在流浪生活中,他见到了许多不同遭遇的妇女:默默承受丈夫折磨的忠贞妇女安诺达、敢于冲破封建牢笼与心爱之人结合的奥帕娅、为维护道德和公理而毅然放弃富足生活的苏南达、勇于赎罪的虔诚信徒科莫尔洛达……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旅途的见闻深深影响了主人公,促使斯里甘特和拉吉拉克什米大胆挣脱封建
在战争动乱年代,一个家境贫寒只读过十年书的小知识分子,读了毛泽东《新民主义论》,走上改造旧社会的革命道路,把建立独立、民主、平等、富裕的新中国作为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礼会主义革命时期”,他感到现实的社会与理想的社会并不相同,在信仰、事业、婚姻等许多问题上不断发生碰掩,成为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的批判重点,还通过下放“北大荒”等手段强制改造,时光在迷茫、痛苦、挣扎中流失。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强制思想解放、社会和谐,虽然不再有人对他强制改造,他仍然认真反思70年,尤其是参加革命工作后的曲折历程,豁然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拥有共产党员称号的民主主义者,但不是旧民主主义者,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的新民主主义者。
《杨争光文集(卷1从两个蛋开始)》是作者杨争光的力作,撷取符驮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来有意味的历史片断,专门记叙凡人琐事,野史村言。它是一部民间人物的志异传奇,着力描画乡村各色人等;它又是一个村庄的编年史。《杨争光文集(卷1从两个蛋开始)》内容介绍:队伍像温柔的母鸡,每打下一个县城,就会下一窝“蛋”,让他们留在那里,做地方工作。雷工作雷震春就是队伍打下奉天县城以后留下来的一枚蛋。他一十八岁,长得白白净净。像个念书的。他想跟队伍走,不愿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