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基础教程》由日本视觉设计研究所专家编著。收中运用大量的图例详细讲解了绘画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所列举的图例既有活跃于现代日本画坛的名家名作,又有大量世界绘画大师的作品。本教材理念超前、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目前日本主流的绘画技法教材。相信本书的简体中文版也能够成为我国广大美术专业师生与美术爱好者的理想教材和参考书籍。
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科技的高峰时期。成书于北宋末年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仅存的两部建筑专书之一,图文详尽,是我国古代建筑特征与成就的典型代表。关于《营造法式》的既往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结构方面,对装饰问题涉及不多。然而,在建筑史的层面上,如果对装饰问题没有深入的探讨,就无法了解古代建筑的全貌;在建筑思想的层面上,对装饰问题的关注、反思和争论,也已成为现代建筑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蕴涵丰富装饰做法与装饰思想的《营造法式》,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界标,又可作为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坚实起点。 本书试图通过《营造法式》彩画历史文献的解释与还原,对宋代建筑的全貌达到深入一步的认识,进一步归纳其形式特征,挖掘其形式法则。 本书的研究建立在目前已知的古籍版本(“故宫本”和“永乐大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由美术家、中国壁画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担任主编并写序,精选了武普敖近三十年来以山西省内许多常人难见的遗址为对象拍摄的数以万计的珍贵图片,旨在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角度审视山西壁画的珍贵遗存,力求唤起社会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意识。
石涛的画表现出了大千世界的盎然生气,同时又保持了文人画论者所强调的笔墨表现,和文人画中岸然自立的气格。于是,物我之辩、雅俗之辨、笔墨精妙与“境之奇”之辩论,在石涛的书画艺术中重新得到了统一。艺术欣赏的饶人兴味处,在于令观者从作品中感受到那些原本在生活中他们也有所感,却又写不出、画不出的佳构妙想。正是在这里,清“四王”的作品使我们产生了历史的悬隔,而石涛的作品则依然贴切着我们的生活,依然有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本书是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很好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集, 汇集了中国当代绘画、雕刻、版画等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近千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代美术作品的艺术面貌与艺术水准。该书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很好作品汇集,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艺术价值,可作为美术创作研究的参考和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