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曾繁涤编辑整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张善孖、张大千手录的曾熙书画作品的诗文题跋以及这些题跋的释文。张大千、张善孖与曾李二师之间的往来书画诗文。后是与前面题跋相关的书画作品约70幅。此外,尚有朱万章撰写的序言,以及张氏兄弟和曾李二师以及一众友人相关图片资料若干。有些资料是次面世,可以为研究大风堂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与其师曾熙之间的文脉传承艺术流变提供大量珍贵资料,也为收藏他们的艺术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自怡书迹·行书卷》是“黄宾虹书法集粹”丛书其中一册。图书精选黄宾虹先生行书历代名家诗词等书稿,以高清形式展示作品整体面貌的同时,用较多篇幅进行局部展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当代书法家俞建华先生、黄宾虹研究学者骆坚群先生等人为本图书撰写评析文章,对黄宾虹先生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每幅作品均配有详尽的释文,使读者在阅读鉴赏时更全面了解黄宾虹先生的墨迹信息。
《中国法书小品集萃·清(11)》是中国历代名家书法墨迹留存在世的大汇总。收集了历代书法名家的各种墨迹。有些事书法绘画的题跋中提取出来,有些是从尺牍册页中截录出来,有些是的残留余片,也统一收集在内,集成册,此册为其中清代部分,收集了数十位书法家的墨迹小品,请读者临摹鉴赏。
本丛书收入西周最著名的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大克鼎、小克鼎金文五种。全书由器皿图版、拓片原文、释文、名人临摹(或题跋)四个部分构成。全书四色彩印,书脊丝带穿线,精美高古。本丛书旨在促成人们熟悉金文这一古老的书法艺术,以此普及金文,并期冀以金文的浑厚古朴来丰富汉字书法的用笔技巧,将之融入楷隶行草等书体中,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本丛书可习可赏,是书法爱好者、研究者案头之宝。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晚期铸造的一件青铜器,高三十九点五厘米,口纵八十六点五厘米,口横一百三十七点二厘米,重二百一十五点五千克。在现存商周青铜盘中,其形体最大。传清嘉庆、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盘内底部铸铭文八行,计一百十一字,记载虢季子白奉命征伐西北强族、获胜后受赏
《金文二十四品》为大篆类字帖。本书将诗、书、画、印四种各具中国艺术特色的品鉴理论合为一册,具有可读性、资料性,是诗赋韵律的文学艺术专著合集。其中,《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的杰作,是诗歌美学风格、艺术理论著作,在诗歌赏鉴中开创了以诗品诗的一种体例,对中国文学艺术史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得到后世文人重视及继承发扬。《二十四画品》是清代黄钺仿《诗品》体例,专言林壑理趣,丹青妙理,引诗入书画之风神,走审美意境之路的杰作。《二十四书品》是清代杨景曾撰写,书品汲取前贤高见,以诗词无穷意境阐述书法的线条张力和形象味道之真谛,以书法风格构成划分,是走书法审美之路的专著。《二十四印品》是李筱坡撰写。篆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种类,历史源长。印品以四言韵体,阐述篆刻之美,弘扬印章独特之艺术魅力
“瘦金书”作为一种书法风格,是宋徽宗赵佶创立,为厘清宋徽宗“瘦金”的书写脉络,特选取其早期《芳诗帖》,稍晚期的《怪石诗帖》和用笔更灵活,带有明显行书笔意,笔势圆转流畅的后期作品《题瑞鹤图》《题祥龙石图》《牡丹诗帖》,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并非徽宗的瘦金书《跋李白上阳台帖》《跋欧阳询张翰帖》加以实临与假想临摹,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瘦金书的笔画和结构特征。同时每条列对重点字进行解析,并附每一条临摹的视频,识别二维码便可观看,以达到实物图书配合视频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