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他特别强调,要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京剧艺术是世界上仅存的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戏曲剧种,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现已成为中国独特的国家文化符号与标志,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文化内涵*视觉化的体现。因此,梳理、展现京剧脸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现。书稿分为三个部分:名家经典图谱,将展现杨小楼、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脸谱;神话人物图谱,将展现孙悟空、二郎神等经典神话形象脸谱;十二生肖图谱,将展现十二生肖的脸谱。书稿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书写图谱的解读,让中外艺术爱好者都能够了解中国京剧脸谱文化。
本卷着重介绍盛行于西方五六十年代的荒诞派戏剧以及在此之前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等戏剧流派。这样的安排是出自编者的一种执拗的认识,即从未来主义开始的形形式式先锋派戏剧,是将西方戏剧引向荒诞派的一系列尝试,它们本身只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以大胆而粗暴的反传统为开端,以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荒诞派戏剧而告终。它构成了20世纪戏剧文学的基调,揭示出一个麻木不仁的、异化了的世界,以及作家们对这一世界的不满、愤慨与无奈。
《戏剧的快乐》从艺术、商业、技术多种角度对戏剧这一艺术表演形式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尤其针对当下的艺术实践活动,清晰地勾勒出戏剧的历史和现阶段的发展,并突破就艺术论艺术的窠臼,对剧场内外、台上台下推动戏剧艺术发展的各个要素都作了巨细靡遗的解析。
本书是由袁国兴主编的《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研究》。《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研究》的内容提要如下: 清末民初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外来意识的植入、话剧观念的萌生、戏曲演剧模式的调整,使演剧活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个时期的中国戏剧,既与传统不同,也与后来有很大区别。各种各样的新剧,包括[改良戏曲]、[文明新戏]、[学生演剧]和各种地方戏等,往往观念重叠、倾向接近,文类边界并不十分清晰,戏剧观念和戏剧意识游弋于古今中外之间。有人把这个时期的这种特有戏剧面貌称之为新潮演剧。
这是一本关于文化回顾的书,以图为主,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回顾的对象是戏曲年画,亦即表现戏曲题材的年画。这也是一个系列书中的一本,其特点都是冠以老字,如《老上海广告》、《老月份牌》、《老香烟牌子》等。一个老字,点出了它的历史的时代与环境,说白了都是过去的旧东西。
本书在宏观和整体上介绍戏剧艺术,阐述了戏剧学中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叙述上史论结合、评述交融,有概括有分论,有论述有描述,引实例发观点,内容涉及了形态、特性、功能、表演、导演、舞台、叙事、结构、意象等各个方面。它取法从戏剧形态的横向和戏剧历史的纵向来对古今中外的戏剧做出整体性的考察,在戏剧史卷帙浩繁的作品和理论中,梳理、归纳、概括出了开卷有益的纲要和重点。作者长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在大量前期成果的基础积累上,以近十年的时间关注并深入戏剧学的研究。对原有的理论命题有介绍、有辨析也有创新;对现当代的戏剧流派、观念和艺术也有精要的阐释。在中外戏剧文化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广泛介绍人类戏剧文化,并寻找具有中国戏剧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构成的精神内核,以推动戏剧艺术立足中国文化,弘扬
艺术的进步来源于求新与求异,它被我们称为“创意”。在本书中,19位当代杰出艺术家与插画家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独特的绘画理念与创作方法,谈吐间展现出十分可贵的艺术敏锐度与批判性思维,这对于打破既有观念的桎梏、探索绘画的表达自由具有极大的意义。 同时,他们还真诚地为学画者提供了7个方法、材料、步骤俱全的创作计划,其中新颖的理念与主题都令人着迷。通过对这些新锐艺术思维的洞察与模仿,你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触摸世界,从而能创作出脱颖而出的佳作。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还有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本书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创意宝典。
本书所选名剧均为京、昆剧和其他地方剧种之珍品,流传多年,建国后仍演于舞台。且为名伶所演。赏析所述为主演如何从生活和人物出发施展唱念做打的技艺,文中既有作者的研究心得,又有演员自述的表演经验。
《凯萝·邱吉尔戏剧美学论》关于邱吉尔剧作的语言风格研究,分析了邱剧的语言范式、对白技巧、话语结构,考察了邱剧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俚语及韵文,探讨了邱剧中的体态、表情、音乐、舞蹈等非语言形式的语言效果,对邱吉尔轻松话语机器、自由穿梭于“语言囚笼”内外、以美妙的音韵感染观众、用鲜活的片语启发观众思考的语言技巧进行了深入的评论。
白蕉是一个有性情的艺术家,他的诗书画印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他自称“诗第一,书二,画三”,并未提及篆刻。他的诗,有感而发,是他生活的写照、志向的宣言。他也常常写一些新诗,融入现代词汇,风趣幽默。他的书法,得晋人风韵,风神洒脱,意趣高远。他的画,以兰花见长,清新雅逸,且意境深邃。他的篆刻,偶尔为之,出手不凡,入手秦汉而出入宋元。本书收录了白蕉有关书学艺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