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郑国良先生积二十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锲而不舍,搜集整理大量相关图文资料,并加以细细梳理后,才撰写成的一部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西方舞台美术史稿。 综观全书,资料丰富,文笔精炼,尤其是百余幅图稿的确弥足珍贵。作者犹如“看图说话”,对西方戏剧舞台从古希腊的原生态到逐渐成型,又经过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至十九世纪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和演变,直至整个戏剧艺术进入十九世纪后,舞台艺术的持续发展变化过程,均详尽地予以生动解说,并不失时机地注入其独特的学术见解。 这些内容对于从事舞台艺术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这样精湛的关于戏剧舞台艺术的专业图书,在近几年是难以再度问世的。
《行为表演美学--关于演出的理论》(作者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开篇描述的阿布拉奠维奇的表演,便是典型的“行为表演”。“行为表演”实质上就是“表演行为”。任何“表演行为”都是表演给人(观众)看的。而表演(动词)给人看的表演(名词)其实就是“演出”。因此,“行为表演”(表演行为)必然与“演出”联系在一起。《行为表演美学--关于演出的理论》详细分析“演出”必须具备的外在物质性,及与物质性相关的“演出”中演员和观众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反应链”(气场)、“演出”所构成的气氛、节奏、时间性。本书更研究演出的物质性、符号性及美学性三者的相互关系。作者从上述基本理论出发,指出“演出”的特征是它的“一过性”。这种“一过性”决定了“演出”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和共同参与的“事件”,而不是“作品”。本书强调:研究“文本
《自由的戏曲舞台 李威舞台设计》是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李威的个人舞台设计作品集,收录了作者21部戏曲舞台的设计,通过画册的形式展示给读者,并对每部设计理念加以说明,对舞台艺术的学生学习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自由的戏曲舞台 李威舞台设计》的舞台设计承袭了我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写意的风格,又能突出渲染戏曲表演气氛,具有的艺术价值。
苏少卿倾毕生之力传播普及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他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报刊撰写大量戏剧评论、考证、梨园掌故等方面的文章,他立论严正,皆有所据,从不以个人好恶,妄加褒贬,尤其从不涉及伶人生活的私事逸闻,深得内外行信服,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苏少卿的文字散见于各地报章,近年其后人多方搜罗,终于集腋成裘,汇编成这部《苏少卿戏曲春秋》。
《演剧符号学》是一本关于表演符号学方面的理论专著,主要从演出场景、意象的代表性、人物动作的套路性等方面,对戏剧表演的符号性进行了分析。《演剧符号学》作者胡妙胜为中国著名的美术专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在业界有很高的声誉。
《宋元伎艺杂考南北戏曲源流考》内容包括院本与院么、杂扮杂砌考、结语、合生舆杂嘲、合生与戏曲、辨合生非说话四家之一、说话名称解、谈宋人说话的四家、释银字儿、缀字的来源、银字的名称、银字焉哀艳腔调的代称、银字与说话的关系、辨今存裴度还带杂剧非关漠卿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