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辅叔(1907-2002)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一个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书香门第,从小跟父亲读古文,学文学和史学。1922年,进入广州英文专科学校,接受西方文化的浸润。1926年,转入有进步倾向的法官学校,在其兄青主(廖尚果,法学博士、作曲家、音乐美学家)的影响下,奔向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并参加共青团。1927年,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因参加共青团被学校除名。同年12月,投身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随青主辗转香江,隐蔽沪上,服务于传播进步思想文化的X书店。其间,在青主和德籍夫人华丽丝(钢琴家、作曲家)的引导下,研读中国古典文学,进修德国语言文学,开始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和欧洲古典音乐。 1930年,受萧友梅先生聘请,到国立音专图书馆工作。1934年,任校长办公室文牍(秘书)。校长萧友梅先生的道德文章,敬
傅庚辰作品集》以丛书形式出版,包括七个单册。 即:1 、《傅庚辰大型声乐套曲》:包括《毛泽东之歌》、《小平之歌》、《航天之歌》三部大型声乐套曲组成。(曲谱类) 2、《傅庚辰交响组曲》:包括《雷锋之歌》、《地道战的故事》两部交响组曲和一部交响诗《红星颂》。(曲谱类) 3、《傅庚辰歌曲集》:包括“影视歌曲”、“歌曲”、“革命家诗词”,曲谱类 4、《傅庚辰歌剧、歌舞剧选曲及器乐曲》,曲谱类 5、《傅庚辰谈音乐1 》,文字书30 万字 6、《傅庚辰谈音乐2 》,文字书 30 万字 7、《傅庚辰音像集》及多场重要音乐会专辑DVD 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