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BWV1007-BWV1012分句弓法指法艺术分析》中的巴赫的这6首组曲是大提琴学习者的必修课。该版本的特点是编订者迪兰·亚历山尼安根据卡萨尔斯对这6首组曲的分析和解释,采取特殊方式编订并绘谱,方便读者学习、理解。
《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增订版)》是卡尔·弗莱什的学生、英籍奥地利小提琴家马克斯·罗斯塔尔对具有60年历史的世界最权威的小提琴音阶体系——《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的修订和扩充版本。该版本为适应现当代小提琴演奏趣味和技术的要求。
本书可供喜爱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爱好者或音乐爱好者阅读使用。
本书围绕小提琴学习中3-10级曲目(参考中国音协考级标准)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分门别类地设计了四重奏的曲目,包括曲谱和演奏技术提示。 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蒋雄达先生,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能更多地与其他声部共同协作、共同表演的学生,能更快地突破技术难点,且对音乐的音准、节奏、音色等也能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共同练习、一起表演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更投入,更好地保持学习的兴趣。 因此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创作和编写了相应的曲目,并为这些曲目总结了技术要点。这些曲目均通过蒋老师所指导的著名的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的优秀小乐手们反复实践演出,在观众中获得良好的反响,因此,这些曲目既是针对性相当强的练习曲目,更是一经学会,就可伴随终生的表演曲目。
弓指法是小提琴演奏中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我的弓指法有着显著的个人特点。这次我选编了四十六首小品,基本上是按照我所有的弓指法编订的,但为了照顾程度较浅的学生学习方便,有的还采用了两和指法。其音色富有人声歌唱的魅力,揉音有着扣人心弦的激动。在这套曲集中,除钢琴伴奏谱和小提琴分谱外,还附有三张由我担任小提琴演奏录制的CD唱片,其中有几首是我的学生吴正瑜、卡娜、聂菲尼和旦尼尔演奏的。钢琴伴奏由韩国钢琴家赵贤淑担任。 希望大家都来使用这套曲集,并通过我的演奏欣赏、熟悉这些乐曲,进而更加热爱小提琴、热爱音乐。
《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OP.1分首解析》是为艺术家创作的。随想曲是一种自由曲体,每位演奏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技能去发挥,也都会有不同的个性处理,学生学习时可以鉴赏,但切勿对着音响盲目模仿。《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OP.1分首解析》是发展学生高难技巧的好教材,但必须是掌握了小提琴的基本技能,并具有较高程度的学生才适合学习,不宜急于求成,更不宜一味拔高,要注意教学规律和艺术规律。当然,对于很有才能的学生或小天才,突破规律勇攀高峰是有的,但毕竟是少数,不可能个个都是天才,这要老师和家长把关,特别是对于小孩。梁 编著的《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Op.1分首解析》是从教学角度编写的,给学习者提供一些资料,一些练习方法,提示一些练习时要注意的地方。
该练习曲集共有练习曲60首。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30首,是第一把位的练习;第二部分为后30首,是把位与换把练习。两个部分均在三个升降记号以内的调性进行。 总之,该练习曲集的基础训练内容是比较全面系统的,无论在调性、拍子、节奏、速度、力度、弓法、指法、还是把位与换把、双音、装饰音等方面,它都有一个全面的布局,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主次有序、循序渐进,并且在每首练习曲之间既有所衔接又可独立,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再创造和选择的可能。 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家长耐心的辅导下,经过学生的认真努力,将会获得坚实的基础。
本书详尽地阐述了小提琴的实际制作过程(内附精美插图),全面而透彻,事实上是由英国的一项突出成果——纽瓦克小提琴制作专科学校——中的两个学生写成的。它以完美为主旨,追求灵感与熟练技巧,这种完美即是小提琴的声音、外观和触感上的绝妙之处。 本书介绍了以往和当今一些著名制作家和制琴所需要的工具设备,着重详细论述了小提琴制作的全过程,并附有精美的插图和实用的工艺图。这是一部难得的小提琴制作专著,可补我国此类书籍之缺,此次翻译出版必然会爱到小提琴制作者、演奏者和爱好者的欢迎。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约于1680年生于威尼斯,约于1743年卒于他的故乡,当时他是作为音乐学校的指导。维瓦尔第共写了大约上百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些作品成为协奏曲这一形式的典范,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以至于像巴赫这样的天才也将其中一些改编成同样有价值的羽管键琴和管风琴作品。这个版本中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是直接用18世纪沃尔土出版的英文版直接翻印的。除极少数情况外,维瓦尔第原来的弓法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广板中,维瓦尔第背离了他的时代所公认的伴奏概念的基本规则,他省去羽管键琴,只用小提琴与中提琴为主奏乐器伴奏。在早期的版本中,“cantabile”仅指这一乐章的演奏方式,带括号的标记是由编订者添加的表情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