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解了一些与佛像相关的基本常识,包括佛像的表现手法、分类及题材、收藏鉴定要点,介绍了印度佛像的几种艺术样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金铜佛像的特点、辨伪进行断代式讲解,从十六国开始,直至明清。同时,将我国唐宋时期出现于云南地区的南诏、大理国金铜佛像单独拈出,讲解了其有别于中原佛像、藏式佛像的独特之处。一章依然是以朝代为序,讲解了单尊石佛像的鉴定及特点。全书结合大量图片,从艺术特色、文化底蕴、审美鉴赏、考古辨伪等角度,对汉传佛教金铜佛像以及单尊石佛像相对于印度佛像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流传演变的时代特征作了清晰的描述,是一部系统讲解汉传佛教雕塑艺术的书。
《钱松嵒砚边点滴(新版)》讲笔墨技法、讲境界、讲传统、讲创新、讲生活,传统功力深厚,画法精到,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文笔深入浅出。 《钱松嵒砚边点滴(新版)》荟萃了钱松碞先生《砚边点滴》等经典著述,搜集了他大量的精品画作画稿,汇编成册,这次新版增加了一批山水写生稿、指头画等,内容更加丰富完整,是一本高水准的中国国画类读本。
从清初的宫廷筵席将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融汇一体,到康雍乾三帝提倡满汉一体,满族菜肴和汉族菜肴逐渐渗透交融,在重大场合的宴请菜单逐渐完善和成熟。晚清至民国,满汉全席作为宫廷盛宴的代名词在民间悄然兴起,并成为中国人对奢华饮食的终极想象。流传于世的满汉全席有多个版本。中国首批国家注册资深级烹饪大师齐金柱从事餐饮烹饪工作近50载,他依据清宫御厨唐克明的讲义,结合历史资料与民间传说,构建出一套新时代的满汉全席。基于这套满汉全席的菜品制法,这本日历辅以宫廷佳器、饮食掌故展开一年的舌尖之旅,可谓大有味道:味道之一,时逢月首,讲述清宫帝后的传奇食事;味道之二,传统佳节,探寻宫里宫外的节令风味;味道之三,每个周六,遴选皇家盛宴的奢华食器;味道之四,每个周日,追忆宫廷饮食的掌故秘辛。
《中国军用票图录》军钞之图片,重在实质,绝大部分仿照原样缩小尺寸用彩色制版,每枚钞券均分别简要说明其产生之背景与发行情况,俾能为关心我国近代史、经济史及军事史者尽点微力本书承蒙贤侄张永华合著,并不辞辛劳,热心奔波,使本书得到浙江出版社惠顾出版,其志可嘉,其情可感。小儿丁介仁、小女丁介文则共同协助整编及校核工作,实为难能可贵
《BIM技术与工程应用(第二版)》主要讲述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实施,以及全专业BIM模型的创建和模型应用等内容。从BIM技术及其价值、BIM在的发展及趋势入手,循序渐进,分别讲解了BIM实施策划和计划的制订,全专业BIM模型的创建和工作流程,BIM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及BIM模型算量应用等,并具体介绍了BIM模型应用,如审阅、漫游、碰撞检查、施工模拟、计价、动画渲染等。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土建相关专业的BIM课程教材,也可作为BIM从业人员的学习用书及工具用书。
它们色彩缤纷、饱满欲滴;它们光滑圆润、可赏可玩;它们神奇变幻、千奇百怪;它们像飞禽、它们像走兽、它们或写景、它们或状物……这就是千奇百怪、五光十色的戈壁石。《当代中华奇石谱:戈壁石》图文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各种戈壁石,是我们了解戈壁石、欣赏戈壁石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小手册。
这本三十年来抢先发售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很具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很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
《故宫博物院十年论文选(1995-2004)》共收录了101篇对于历史、图书档案、建筑、金石考古、书画、陶瓷、工艺、文物保护和社会教育这些研究的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学术代表性,也系统全面地展现了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