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书中记录了近10年来寻找占中国现存古代壁画70%多的山西乡村壁画的经历,呈现乡村中古典文化保存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同时展示了值得人欣赏的但可能正在已经消失的20多处庙宇的古壁画。 作者自2012年起,就带领摄影团队,深入荒山野岭,冒着庙宇倒塌的危险,十数年如一日地、地毯式地对这些古壁画进行拍照,书中不仅有较多精美的壁画图片,更有作者本人及团队的工作照片,以及各处庙宇的真实情况照片,能带给人较强的身临其境之感;除了记录壁画内容与工作,书中还记录了许多与村民的有趣交流,有一种都市中少见的、淳朴的乡土人际之美。 本书邀请了著名作家王旭烽作序推荐,由曾获 中国最美的书 书籍设计师焦莽莽设计封面。
本书囊括了诸如檀香紫檀、黄花黎、红木、楠木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珍贵木材,从其生长纹理、成品尺寸、艺术价值等多方面进行鉴赏,并从鉴定的角度出发,辅以大量精美图片,向读者呈现这些珍贵木材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有 一壶不侍二茶 之说。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如此珍贵。加上紫砂壶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本书延续我社《说画》《说瓷》《说玉》既有的编辑风格,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深入浅出的准确阐述,全面地剖析紫砂壶的型制、泥料、工艺,以及收藏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收藏购选误区、使用及保养等要点。以及通过近现代制壶大师精良的作品,直观清晰地让读者学到紫砂壶的藏鉴技巧。无论是紫砂壶玩家,还是初入门的爱好者,都能从书中收获到有用的帮助。
异域同辉:陶瓷与 16 18 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一本基于 陶瓷与中西文化交流 这一主题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 13 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 示了 16 18 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 本书分为三个版块:首先,以航海与商贸往来为背景,介绍了东西陶瓷贸易之中的列国竞争与策略变迁;其二,以海外收藏中国外销瓷为主,探究了中国瓷器如何通过欧洲宫廷陈设、金属镶嵌与加彩再装饰等,融入西方语境,满足欧洲消费者的趣味;其三,通过呈现欧洲瓷生产对中国瓷器模仿的不同面貌,揭示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生产技术、风格等的影响。 文化,正因差异而具有多样性,更因包容而相栖相生。东方与西方,互为他者,在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 16 18 世纪,愈加成为彼此的文化镜鉴。希望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以 图像消费与社会生活 为主题,展现了主要在都市空间流通的报刊和商业图像如何塑造了日常现代性。伴随着休闲阶层的产生与都市消费文化的初步形成,加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影像技术的传入,使得一种新兴视觉文化在都市生活中生成。报纸、杂志、摄影、影戏、幻灯、广告、漫画等媒介和视觉样式交织互动,改变了市民的观看方式,并形成一个庞大的图像消费市场,从而带动了图像艺术创作 人的视觉生产与传播。 第二章以 政治、国族与视觉表征 为主题,文章涵盖时间大体上与第一章的时段重叠,但讨论的是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充满政治家、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力量纠结,通过新闻、期刊、图画与摄影等多种媒介的视觉呈现,折射各阶层群体的不同视角与意识形态 立场。图像媒介也通过对表现个人、群体与公众
《观音妙像 佛像剪纸艺术范式》收录熊崇荣先生所创作的佛像剪纸艺术100幅,是将剪纸与佛教造像艺术相结合,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宗教与文化融合的审美意趣。依托于扬州剪纸作为国务院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之一。随着佛教与中国文化和民俗的逐步融合,在各类手工艺品中常常体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熊崇荣先生深感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同时注意到佛教题材的剪纸深受大众喜爱。缘此,创作了佛教系列剪纸的艺术形式。
由伟主编的《珠宝鉴赏大全(全彩珍藏版)》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0多种珠宝玉石,包括它们的主要特征、类型、价值判断方法、主要产地、常见的作假手段及鉴别方法,以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珠宝鉴赏知识,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珠宝的价值。本书的内容贴近当前的市场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人们的选购、投资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既适合普通的珠宝爱好者和消费者阅读,也是珠宝专业人士值得拥有的实用参考书。
图像无处不在。然而,为何有些图片能得到成千上万个点赞,甚至成为视觉文化的标志性坐标,有些则不会,图像是如何俘获、惊艳、催眠我们的?杰出的设计理论家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采用了 不同于以往艺术书籍的范式,将文艺复兴的绘画与库布里克的电影放在一起,将抽象艺术与当代广告作对比,解释了图像是如何被设计、创造的,以及背后的原因。
《奢侈男人》 男人的奢华生活提案。 面对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要占有,懂得欣赏,亦是对幸福感和美感的训练。 正如人有不同的气质一样,奢侈品也性格各异。虽然人和奢侈品有无数种搭配组合的方式,但是只有在人的气质和奢侈品的性格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此二者才能相得益彰、魅力倍增。具有领袖风范的男人喜欢劳斯莱斯,而为法拉利疯狂的男人总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登喜路的男人通常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而为人头马沉醉的男人充满了英雄主义豪情;喜欢香奈儿的女人大多具有革新精神,而有艺术气质的女人总是被爱马仕吸引;优雅女人欣赏纪梵希,而被酩悦香槟吸引的女人总有具有无可救药的浪漫情调 奢侈品要为个人品位服务,你所选择的奢侈品其实是你个人风格的代言人。演绎奢侈生活的主角是处在金字塔*的塔尖人群,他们通过全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是一部综合性大型世界邮票全集式的图录工具书。它按国家(地区)发行邮票的时间顺序收录,按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顺序分卷出版,预计每年出版一卷。五卷出齐后,在适当时间再行修订。这本目录吸收了世界各邮票目录和各国发行的目录之长处,遵照我国集邮者查阅、检索的习惯进行编排,使之具有中国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内容收录齐全。本目录将世界各国(地区)。所发行的邮票收录,为集邮者分析、研究、鉴别、使用提供最客观的文献资料。 邮票画面多,便于集邮者按图索骥。 体例统一。所有邮票,不论票种,均按邮票发行时间顺序排列。每枚均有票号,避免往返查阅,便于检索。 注重知识性。每套邮票除标明发行时间、邮票名称、票种、水印、版别、齿孔、发行量、市场参考价格
本书作者30年专注于中国民俗文物的收集与研究,建构了明清帐钩的特色收藏系列。帐钩沉淀着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制作精美,雅俗共赏。书中每件帐钩都配有清晰图片及详细介绍,说明年代,质地及市场参考价格,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对此类收藏爱好者有指导参考作用。 账钩是民间广泛使用的日常小物件,它随账而生,有账才有钓。过去,北方老百姓多睡卧于炕上,不用账子,因而账钓极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老百姓都睡在高脚床上,都要张账子,账钓也成为千家万户的必用品。账钓虽小,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凝聚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和鉴赏视野的扩大,账钓也引起了收藏家们的关注和宏爱。本书作者姚功友先生,就花了十年工夫,跑遍苏、浙、皖、赣以及云、贵等编僻乡村,寻寻觅觅,孜孜以求,寻得
《孤芳自赏的尺度》集结了新潮社老牌杂志《艺术新潮》读者票选No.1的人气连载,出版后获《日本财经新闻》《周刊文春》《家庭画报》等20家日本纸媒盛赞。50篇美文和50件美物,揭秘北野武、白洲正子、川濑敏郎、村上隆、芹泽銈介、中村好文以及几乎所有日本当代工艺创作者推崇的卓越 慧眼
《故宫满汉全席日历》全彩印刷,图文并茂,知识丰富,鉴赏价值高。
《弗朗西斯·培根》――从《艺术的故事》出版社费顿近期新引进出版,了解现代艺术的入门读物。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的艺术――他关于尖叫的人物和扭曲变形的人体的戏剧化图像――似乎体现了“二战”后人类体验到的黑暗与绝望。 培根的这些画集中象征了现代人类生存状况中内在的焦虑,并且运用丰富的示意技巧暗中指涉了提香、委拉斯斯、伦勃朗等前辈大师。尽管作为一个肖像画家出名――主要是画一些朋友,如卢西安·弗洛伊德和培根后来迁入的伦敦苏荷区波西米亚艺术圈的成员――培根的艺术视域跨越了不同的时空。事实上,他的主题包括了风景、神话、诗歌、电影和他自己戏剧化的生活。凭借高超的艺术造诣,培根将这些主题整合进富有暗示性而又晦涩难懂的复杂图像中。 《弗朗西斯·培根》作者马丁·哈默尔是有名的培根研究
《2014中国名酒拍卖年鉴》收录了外近三十家拍卖公司2013年全年(含春拍、秋拍及少量公司的四季拍卖专场)的艺术品拍卖精品近万件,书中详细记录了每件拍品的名称、创作(生产)时期、规格、部分拍品特征描述、估价、成交价、拍卖公司、拍品编号、拍卖时间等信息,让广大收藏爱好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该类拍品有序的传承信息、详细特征和市场行情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进行收藏投资活动,获得的收藏投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