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珠三角:广东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包括广东经济发展概述、广东产业形成的历史环境、生产要素的聚集与使用、广东产业结构形成变迁路劲及升级前景等内容。
《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按内容归类为粤港澳经济合作研究、区域经济运行探索和中国经济特区发展与广东经济转型研究。书中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提出》、《从经贸、投资角度比较珠江、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及发展前景》、《香港澳门践行CEPA的绩效对两岸经济关系影响分析》、《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粤港经济合作问题》等数篇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转载。《关于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转型的若干思考》,被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为广东改革开放30年优秀论文(2008年)。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两篇论文,先后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和一等奖(2007年,2009年)。
全书分九个专题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问题的研究成果。将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集群研究结合起来,拓宽了集群研究的本土化深度。研究范围涵盖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象最突出的市、县,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集群升级与转型的新状况、新问题和新趋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并举,深化了对产业集群变革动态的认识。
最初兴起的是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文件,包括政府间达成的宣言、备忘录、协议、意向书、意见、章程和纪要等。研究者把这些合作文件统称为政府合作协议即行政协议。长三角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早于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政府的贡献,在于反复实践了合作协议的自主性,证明了合作协议的可复制性: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的贡献,则是推进了合作协议的规范化和公开化。其他区域的效仿,则使得合作协议从局部走向全国,逐渐具有惯例意义,从而充实制度资源。 我们在归类时,主要以是不是平等政府机关间缔结的文书,是不是具有合作内容为标准,而不以名称论。在汇编时,除了规范的政府合作协议外,我们把党组织等非行政机关参与签署的,把为实施政府合作协议的备忘录、意向书、纪要等,都予以收录,以便研究者作较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先将所收集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