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紧扣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在阐述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问题、“三农”问题、科技与制度创新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外开放问题、社会人文环境建设问题以及社会政治稳定问题。对各个问题的论证,都力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与民族地区的问题及民族问题的分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相互关系这个主题,而且始终注意了把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对西部地区实行一种倾斜和优惠的政策。这种倾斜和优惠政策最初的实施效应是明显的,由于政策持续实施的效应是递减的,所以我们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由政策倾斜向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布局转变。 本书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前后的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施的政策效应评价和经验总结,推进从政策倾斜到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转变的必要性和原则,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方案设计,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内外条件和合理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人力政策、立法政策以及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书中所提出的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吸收外
《循环产业集群:西部地区生态化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以低碳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研究了该组织模式的形成条件、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组织效率,论证了循环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是西部地区新时期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绿色增长极。根据群落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及复杂系统演化原理,借助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非平衡相变及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考察和分析了循环产业集群产生和生存所需的环境和条件,讨论和研究了其发展演化规律和最终形成路径。从群落的发展演化角度给出了一条典型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演化路径:企业聚集一企业群落一产业集群一创新网
水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直辖市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评价甘肃水寺资源现状和承载力,区别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特点,认识水土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甘肃有限的,特殊的水土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甘肃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甘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取得了一引起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九章,在运用地理元胞自动机、水土资源组合的定性定量分析法、水土资源承载力分析、水土资源资产负债分析、水土资源开发历史分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分析、分形理论与Zipf维数的测算等方法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生态功
本书在现有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模式。本书有以下特点: 1. 提出并论证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互动开发模式。 2. 研究方法使用合理。 3. 本书探索了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之间和谐的发展模式。 4. 本书的研究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西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确保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对实现西部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的经典之一,现列入“中文经典诵读系列”(繁体竖排),该系列丛书根据二十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所编给台湾儿童的读本修订而成。除将读音依据普通话标准调整外,本书采用了繁体竖排的形式,以供外希望熟悉繁体字的儿童使用。其特点是大字、白文、准确,拼音仅作辅助之用,故作了“淡化”处理。 本丛书从选文、编排、审校到装帧、版式、用纸都融入了主编及编校、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志愿;丛书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也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成年人诵读。
由耿明斋等著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理论与政策》讨论了垂直分工体系和价值链持续延长条件下产业跨越式转移的新特点,以及虚拟经济在财富创造中的新作用;提出并解释了省际之间产业转移的毗邻效应;实证研究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生态经济与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子项目资助课题。本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之上,研究发展产业集群与促进西部地区竞争力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就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供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对区域竞争力和产业集群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讨论了区域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的评价和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本质的看;还包括对产业集群概念、竞争优势、特征、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研究如保发展产业集群来提高西部地区的竞争力。
本书主要内容有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发展经济学的新生与前沿问题、阿马蒂亚·森对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注重对发展经济学中文化范畴的研究、经济发展载体论等。
经济学理论建基于发达国家的制度文化,我国学者则以转轨经济的制度文化为依托来理解并加以运用,因此难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现有教科书和相关理论学说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逻辑及有关经济学问题存在一定错误解读、认识,据此研究我国的经济实际并建言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可能不仅难有实效,反而会导致理论认识的混乱,并引发难以估量的经济后果。《经济学的理解与运用:基于中国经济特殊性的视角》在评述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厘清了一些被误解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并对其在中国的理解与运用作了系统阐述,以便更清楚地认识与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