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静利编著的《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特别是运用数理经济模型、统计分析和微观经济理论,全面分析了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演化过程的内在逻辑。
《2012-2013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总结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12-2013年的科研工作编写而成,介绍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主要包括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方面,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研究提综合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发了新的加工产品和生产机械机具等。对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科研推广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等方面也做了介绍。
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明中叶以降,江南地区涌现出大批商业市镇。尽管这些市镇在形式上已有别于传统村落,却并未游离于帝国行政体系之外,始终没能建立起一套类似欧洲中世纪城市那样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本书以苏州地区为例,结合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力图突破从西方经验出发的“城乡二分法”及“城市化理论”的预设,对以往学界关注得不够的一些课题如市镇起源和镇管村机制的形成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从环境交通、赋役区划、民间信仰、主佃关系诸角度较全面地审视了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的关系。
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成就的同时,《乡村视野:"三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大量的实例和数据,结合历史经验教训。作者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在乡村开展调查研究获取的大量手资料,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三农”工作的一些热点问题。着重分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书中所阐述的某些观点.视角独特,鲜明尖锐,充分展现了一位中层干部心系农民、关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感和敢说真话的勇气。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许多知青的青少年时代曾在这里生活。,内蒙古草原的飞速变化以及它受到的关注,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内蒙草原牧区有可能发生更深刻的变化。草原牧区面临着怎样的前景?看来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很可能就处于这个变局前的关键时期,也即发展路径的分岔口——在这里,的决策将影响将决定草原牧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