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静利编著的《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特别是运用数理经济模型、统计分析和微观经济理论,全面分析了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演化过程的内在逻辑。
赵俪生编著的这本《中国土地制度史》由《中国制度史论要》和《中国制度史讲稿》两个部分组成,前者是针对重要问题的理论阐述,后者则是作者为本科、研究生学习备课而用,二者互为表里,要在说明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沧桑流变,用以揭示中国古代的社会性质。 《中国土地制度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进行了全面独到的分析。 该书认为,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原始公有制在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中的遗存。古老共同体经济形式的遗存和军事政治上的,是中国古代私有制由浅化向深化历程中的两大阻力。中国古代无论私有制和公有制都不成熟,一直带有“亚细亚”色彩。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纯粹私有制,在鸦片战争以前,甚至在土地改革以前,都未曾出现。
《中国茶业年鉴》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我国茶业建设成就、经验及其发展动态的大型资料工具书。 其基本任务是: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未来,为茶业行政机关、茶业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国内外茶业投资者、茶业研究人员和茶文化爱好者提供茶叶主要县产销信息、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各省份茶叶进出口贸易等资料。 《中国茶业年鉴(2013-2016)》主要收录2012—2015年资料,全卷约80万字。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许多知青的青少年时代曾在这里生活。,内蒙古草原的飞速变化以及它受到的关注,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内蒙草原牧区有可能发生更深刻的变化。草原牧区面临着怎样的前景?看来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很可能就处于这个变局前的关键时期,也即发展路径的分岔口——在这里,的决策将影响将决定草原牧区的未来。
《2012-2013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总结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12-2013年的科研工作编写而成,介绍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主要包括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方面,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研究提综合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发了新的加工产品和生产机械机具等。对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科研推广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等方面也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