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库 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及培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为例》详细阐述了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从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生态链四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内蒙古稀土企业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运用DEA方法对上市稀土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基于静态及动态评价结果提出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
被褚时健看好的项目,做起来比褚橙更难,比橄榄油还要好的食用油,产量却太低,茶油树结果要8年,老祖宗也没有告诉种植方法……湖南一个46岁的中年人选择了创业项目做茶油。农民的管理、自然灾害、劳动力不足、激烈竞争的食用油市场,大三湘面临的不止这些挑战。作者的目标是编写100个像海底捞、褚橙、茶油这样水平的案例,用来记录中国这个千载难逢的商业变革时代的一部分事实。希望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看到的不仅是投机取巧和贪污腐败。
以调研“佛山新经济”样本为手法,以解读“佛山新城市”增长动力为指向,“致佛山市的十封信”涵盖对财富传承、工业4。0、互联网+、装备制造、创新型城市、新丝绸之路、高铁经济带、乡村工业园转型等十大新热点、新话题的探讨,并面向全国调研成都、苏州等地的新经济实践,以及面向全球对话对工业4。0、互联网工厂等作出了前沿探索的企业机构及尖端专家,以期以深读佛山为样本,为广东其他城市开启一次走读中国、对话全球的思想之旅。
建陶产业如何从 制造 向 创造 转型?产业发展的路径何在?历时两年、由佛山欧神诺陶瓷公司董事长鲍杰军撰写、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智式: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作出了战略的思考。 《中国智式: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从中国建陶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首次将近二十年来建陶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利用大量翔实、独到的数据和资料,全面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建陶产品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并对不同国家建陶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作者从产业配套、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市场培育与拓展、全球化竞争与合作、行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了中国建陶产业的发展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 中国智式 的发展思路;对中国建陶行业不同产区、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析与研究,在差异化与低成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上限起于1986年,下限止于2010年。为保证史实的完整性,部分内容的记述时间适当上溯下延。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系统记述安徽省煤炭行业生产、销售、安全监管、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企业文化以及重点煤矿企业的发展概况。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根据全省煤炭行业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管理特点,设置篇、章、节、目。其中第十篇为煤矿企业简介专篇,篇下设章,章下设目。
为了使企业能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这种监控和评价就是经济活动分析 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为绪论、发电企业生产活动及投资效益分析、发电企业管理分析本书从经济活动分析概论、火力发电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燃气轮机电厂生产活动分析、水电厂生产活动分析、风力发电场投资及生产活动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投资效益分析、核电站投资效益分析、设备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工程项目分析、燃料管理分析、物资管理分析、人力资源分析、财务分析、发电企业生产成本分析等方面对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IGBT器件是《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业强基一条龙部署的重点产业方向,并作为2017年开展的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工作进行试点。此外,IGBT器件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的下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的重点产品及指导目录之中,并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技术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创新链部署的重点研究任务之一。
本书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麦肯锡公司联合撰写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本报告以“十三五”发展为起点,以逻辑推演、预测模型、专家分析等为主要方法,通过大量数据、案例以及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15年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和全景式的展现。希望借此为全行业实现由大国向强国跨越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热点问题研究》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热点问题的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经济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开放的经济体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群的形成与经济转型:以辽宁为例”等成果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旋律,即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多路径的研究;“辽宁对外开放水平的现状与提升问题研究”等成果旨在探讨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转型期东北地区城市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等成果则结合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对转型期东北城市反贫困治理结构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为学术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稳定预期的高涨,进军医疗器械领域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充斥各种烦恼的医疗业界也开始对制造业技术寄予高期待,渴望制造业的参入。但是,制造业进入医疗器械领域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医疗圈外的技术人员无法完整理解医疗从业人员的需求,无法把这些实际需求转化为研发思路(工学概念)。 医疗产品开发人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进医疗,跨越障碍。本书通过拆解十个真实典型案例,告诉技术人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倾听需求、理解需要,并具体阐述了用技术回应期待的方法和在医疗领域拓展制造业服务的方向。
在服务经济特征日益明显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以制造业升级为宗旨的再工业化战略能否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如何实现的,或者说通过什么机制产生?进一步地,未来各国,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且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如何通过制造业升级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制造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为主题,从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两个视角出发,分别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以及动态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制造业升级的直接经济增长效应、间接经济增长效应和总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综合把握制造业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努力对前述问题做出回答。同时,研究结论能够为新时期中国深化实体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提供经验支撑和政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