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事中。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串起了时间,把生命填满,当事人身临其境,用慰藉或者忧伤来抵挡。 这册文字,载记了作者的事,辗转其中的六件事;映照着作者的心事,这二十年的心事。它们让作者活在这世上,歌哭于事,得失由心,快乐而忧伤,赞叹又怔忡,充实却凄惶。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这到底又算是个多大的事呢,朋友!?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分析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法律援助人员的愿望,针对法律援助界定、制度定位、公民权利、国家责任、律师义务、供给、机构设置、经费保障、承办补贴、质量标准等基本问题,系统研究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特别是研究了法律援助专项制度、京津冀法律援助协同和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积极建议。
《民商事诉讼及仲裁:实务技巧与办案指引》编者在总结多年律师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精选典型的常用实务知识和办案技巧,分门别类、逐一列举,让读者在办理民商事诉讼和仲裁案件时,能很快找到应对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思路。《民商事诉讼及仲裁:实务技巧与办案指引》是广大律师和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专业人士的实用书籍。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根本问题。本书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践,系统地阐释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法律解释一直是法理学以致整个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对法律进行解释,并将解释的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是所有部门法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关于法律解释的原理和方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都有比较大的争议。《法律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体系》系统分析了法律解释的一般理论,并着重对文义解释、论理解释等解释方法进行了剖析。本书回应了当下法学和法律界对法律方法和法律解释的认知与实践需求,明晰了该领域研究的努力方向,深化了法律解释的相关研究,并将法律解释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考察,具有积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地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对地方立法评估的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地方立法评估实践中的问题成因,借鉴了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的立法评估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立法评估基础性理论。《地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从地方立法评估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核心要素(主体、对象、内容、标准、指标、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结合广东地方立法的实践进行理论探索,将地方立法评估的共同规律与立法评估的地方特色区分开来,形成鲜明的比对,将单一的理论探索变为鲜活的实践机制。《地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致力于结合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的主旋律,成功构筑了一套地方立法评估的学理体系。相信本书的观点和问题分析的对策能为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立法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
敦煌法律文献宠富精深,弥足珍贵。它让我们感知隐于中华法系制度背后鲜活博大、幽微精妙、圆融兼备的传统法文化底蕴。光使我们在云遮雾障的历史中穿越智识的长河,于悠悠心会中提供一种久远的深度与返照。《敦煌法论》为敦煌法律文献研究专著。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在对弥足珍贵的敦煌法律文献详实考据的基础上,从法学的视角,经由“事实描述型”和“价值评说型”向“文化分析型”的整体跃迁做了有益的尝试,为法史研究以唐代为依托提供了新的向度、新的进度、新的广度和新的高度。
本书庋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同类主题论文,计18篇,概分为上、下两部,以集中展示这一学思,期于彼此观摩和比勘切磋之中,渐收政学两界参考之效。上部收文13篇,细分为3个单元,着眼于当代,在比较视野和现实考量中,反思“普法运动”的法律、社会和政治含义,透视这场“运动”的当下影响和深切历史意义。下部收文5篇,主要探讨的是古代中国的“法律宣传”和“讼学传播”,尤以明清两代堪为样本。如此布局,或有助于古今比勘中,廓清今日所为,裨对中国式的治道和政道及其现代转型,会然于心,了然于脑,而欣欣然于怀矣!
本书是一本文集,由来自多个法学分支学科的作者撰写。作者分别从立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和国际私法学等部门法之视角,探讨了自贸区的法律制度。内容涉及自贸区之立法原则与体系、立法内涵和制度边界、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创新、国际投资的负面清单、自贸区仲裁、自贸区立法与国家立法之衔接、中国自贸区立法与国际经济条约之呼应、自贸区设立程序和基本条件、自贸区经济行政改革和创新之激励、可复制可推广举措之判定、运行中的法律冲突、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地方立法之关系。本书对自贸区所涉之诸多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本书以商事制度改革为背景,剖析了市场监管的法治逻辑与制度机理。本书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一是建立平等自由的企业制度,二是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本书在阐明市场监管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以构建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为切入点,分别对社会共治、市场准入、信息与信用机制、安全监管、价格监管、公私融合及其监管等专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市场监管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造。
《凯尔森--纯粹法理论/西方法哲学家丛书》编著者张书友。《凯尔森--纯粹法理论/西方法哲学家丛书》内容提要: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律理论的起点”,是任何后来者所不能绕过的重要学术界标。本书以尽可能浅白的语言介绍这一素以艰深而著称的理论形态,从对自然法/形而上学传统的批评入手,以主要篇幅阐述纯粹法理论的内在逻辑与构造机理,兼及该理论在公法学、国际法学中的运用。此外,本书对凯尔森在科学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贡献也有所涉及,以期将这个不世出的法学大家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是一个学界较少关注的领域,国际关系学院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开设“国家安全法”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讲授中,师生运用研讨式教学方式对国家安全法治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交流,形成了涵盖国家安全立法问题、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法治问题、社会生态安全法治问题,以及国家安全新领域的法治问题四类主题。这些研讨论文展现了年轻人研究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的新视角和新观点,是在一个日益彰显其重要性的研究领域中所做的难能可贵的探索。
本书以杰里米.边沁的政治思想为主题,运用历史学的研究进路,在写作本书时,我旨在还边沁以本来面目。我并不试图对当代的相关争论作出直接的贡献,这些争论包括:功用主义的优点和缺点,法实证主义的解释力,边沁是被解释为自由主义者还是威权主义者。这些是哲学家、法理学家及大量以史为鉴的政治思想史家的任务。然而,鉴于“没人曾从历史中学得任何东西”并非实情,本书的内容可能会引起这些争论的参加者的兴趣。如果边沁已被哲学家、法理学家、政治思想史家以及其他学科如政治科学、经济学、文学、文化研究(他正日益如此)的学者援引,那么,对边沁自己的思想和促使他思考的环境,获得一个更细致的历史描述,从而获得一个更明白的理解,可能是有用的。我的目标是对边沁的政治思想或至少是它的某些方面,提供一个(比迄今为止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