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法律制度主要应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使既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有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法定的、明确的和可预期的行为模式;二是在农业产业利益日趋低下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变得现实和可能,通俗地讲,即在“种地越来越不赚钱”、农户“宁可撂荒也不转让”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以合理的价格自愿让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有人愿意受让。我们认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个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普遍而理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的发生,即使是设计得再好的行为模式,也没有可适用性,徒费立法资源。
供应商关系管理并非新的课题,但科尔尼创立的供应商特征体系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讨论和引导供应商关系管理。舒等编著的这本《供应商关系管理(机会与价值优选化)》以模型化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九种供应商类型,并深入探讨针对每一类型适用的合作模式,包括每种供应商关系的特点、企业如何应用TrueSRM模型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成功因素。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同时穿插了一个连贯的商业故事,生动、形象地向读者透露了能够体现真实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秘诀。对每一种合作模式的深刻阐述都直击有效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核心,帮助企业识别可以产生优选投资回报的供应商关系,并授予其如何维护管理的很优模式,为将来共同的成功奠定基础。
本书收集了百余条长期困扰物业纠纷审判实践的问题,既进行法律理论的阐述,又给出了实务的解决思路,体现了法官们源于审判实践的深入思考,是审判经验的凝练与升华。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立足审判实践,贴近实际问题,着眼矛盾化解,是审判工作与调研工作的有机结合。实践性是本书区别于学术著作和一般普法类图书的一大特点,书中列举的问题皆源于审判实践,着重对物业纠纷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新型问题进行了梳理解答。内容新颖全面,贴近生活,融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与工具性为一体,既有对实体法适用问题的阐述解答,又有对案件审理方法和技能的探讨。
本书系统梳理了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法律、法规、案例,并结合实践经验予以总结,希望推动保险投资的合规、规范运作。
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镇的扩张,处于城镇周边的近郊村落逐渐地被纳入城镇范围,由乡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在旧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近郊村落呈现出独特的边缘化现象,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正负两方面社会后果,急切需要进行客观、深入的专门研究,努力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近郊村落走出“边缘”,实现有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卢福营等著的《城镇化进程中近郊村落的边缘化研究》以浙江省的9个近郊村落(省级、地级、县级三类城镇各3个)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近郊村落的边缘化现象做了初步系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