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各个时期的国家权力关系、国家治理理念、国家治理形式、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等内容为研究框架,系统地介绍和阐发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思想发展的脉络。全书共分为三编,即《近代西方 政治与道德分离 的国家治理理论(15 16世纪)》《近代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17 18世纪)》《西方国家在革命中的多元治理理论(19 20世纪)》,涉及60多位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及其国家治理思想,纵横数十个国家的政治变迁,涉及近代以来大量的重大政治历史时间,视野开阔、规模宏大。
《苏联的一年》由俄罗斯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主要讲述1991年“8?19”事件前后苏联的经济状况、人民群众的情绪、党的领导层的变动、事件过程中的一些关节点、重要人物,以及作者本人对这一事件的总结和反思。 作为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苏联解体十年后痛定思痛,根据史料和事实,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麦德维杰夫的立论十分客观,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基本上是公正的,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美国外交政策及其智囊》的上篇“帝业”概述美国建国至今对外政策及中美关系演变历史,考察的范围与前人的多数论著有着差异:首先是年代跨度的问题;第二项差异在于地理上的关注点;最后是政治上的差异。下篇“谋士”评析十多位美国著名外交战略家及其著作与思想,考察了美国当代外交战略家(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亨利?基辛格、弗朗西斯?福山、迈克尔?曼德尔鲍姆、约翰?伊肯伯里、查尔斯? 库普钱、罗伯特?卡根、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罗伯特?阿特、托马斯? 巴尼特、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思想及其作品,主题是美国的大部分精英距离进行如此清醒的反思还有多远。
本书很早于1997年以《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为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第二版主要是在《边缘地带发展论》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原书所涉及到的东南亚各国的发展战略以及经验数据截止于1997年,所以,这次第二版主要是对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进行分析,并对1997-2017年之间所涉及的经验数据进行整理。本书试图对东南亚地区各国在独立后(1945-1990年)以及冷战结束以来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缘政治经济分析。作者发现,东南亚的发展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地带的发展,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所进行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边缘地带的性质。
秘书长不是前进的领头雁,而是四面八方各种矛盾的总调度。 秘书长不是机关运转的发动机,而是领导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枢纽 秘书长参与政务,掌管事务,搞好服务,永远都是部门机关的大管家,参谋长是领导班子的轴心
探究新加坡之“谜”,首先要回答的是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去进行研究。在我看来,迄今为止,在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是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会政治发展理论。我以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政治发展的思想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在为论文的出版所做的修改中,专门增加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政治发展理论”这部分内容,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政治发展理论贯穿到整本书的分析之中。此外,本书与当初的博士学位论文正式文本比较起来,结构变化比较大的地方还有:将原来引言的第三部分“新加坡威权政治的判定”的主要内容移入第二章并把标题由原来的“新加坡威权政治的巩固”更名为“新加坡威权政治的制度架构”,余下的内容放入第三章。增加了第三章“新加坡威权政治的
美国国家安全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行动最为诡秘的情报机构,其雇员达3.8万余人.即使中央情报局这样的庞然大物与之相比,无论在经费、人力还是影响上都相形见绌。但因保密原因,国家安全局极少被公开提及,其组织机构及间谍活动更鲜为人知。《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一书是当今世界上已面世的为数不多的揭露美国核心间谍活动机密的专著之一。书中首次披露了国家安全局在冷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在越南战争期间进行的间谍活动,它对俄罗斯潜艇“库尔斯克”号和本 拉登基地组织的监听以及它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科技全球监听网络系统。书中所揭露的许多内幕读来令人触目惊心,使人窥见美国国家安全局冰山一角。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由斯蒂文·J.埃里克森编著。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讲述了:明治时期的日本人,与同时期的西方人一样,都认为蒸汽机车是进步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缩影。铁路对明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带来了人与物陆地运输的革命,并培养了一种国民属性。就像西方将19世纪视为“铁路时代”一样,“蒸汽之王”在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
本书主要对菲律宾、印度、越南、伊朗、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发现。书中在对与我国历史起点与发展环境相似的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实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亚洲多国政治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做出了对亚洲工业化及政治发展进程的“快亚洲”与“慢亚洲”的归纳,并对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空中帝国:美国航空与美国霸权》作为一本反映美国航空发展的史书,上起1903年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并首飞,下至2012年“9·11”恐怖袭击之后的时代,翔实记录了美国航空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空中帝国:美国航空与美国霸权》采取与叙述航空重大事件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式再现了美国航空发展史上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影响、重大意义及重大教训,深刻分析了航空产业发展在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全面崛起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空中帝国:美国航空与美国霸权》适合政府官员及航空产业工作者阅读,也可供关心世界及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广大读者参考阅读,还可作为社会大众了解航空的作用与意义、普及航空知识的科普读物。
《苏联兴亡史论》涉及的领域与问题十分广泛,但本书主要论述苏联兴亡的原因,而研究这一问题的主线是体制问题。这里说的体制是指斯大林时期形成、巩固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以后积上史时期未能进行根本改革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模式。不抓住这条主线,就难以科学地回答苏联兴亡的原因,因为体制模式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及指导性,对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