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篇《费尔巴哈》及其相关论文的中译本,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本比较文献学专著。
本书是“外国观察者严重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观察组成员通过与中共的接触和对中国内政外交的观察与思考后形成的报告和备忘录,以及观察组各类行动计划和事务文书。
本书是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篇《费尔巴哈》及其相关论文的中译本,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本比较文献学专著。
本书以网格化管理理论和信息距离理论两大管理创新和理论突破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城市电子政务流程发展模式,提出了基于公众信息距离的城市电子政务流程直接定量测度模型,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与非网格化城市电子政务流程,进而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电子政务流程的实施实现策略,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前述理论研究成果作了印证与比较。 本书首次将网格化管理理论和信息距离理论应用于城市电子政务流程的研究,作者希望这些探索性研究能对城市电子政务流程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城市电子政务流程设计优化以及实施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方法、模型与策略支持。 本书可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管理及研究人员使用,亦可作为高校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师生的研究及参考用书,还可为政府机构研究及实践人员进行政
本书系“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系列丛书之分卷。美国人所谓的“心理战”,在中共的概念中就是对日军的“战俘工作”和“敌工工作”。当时,中共在延安设立了一所日军战俘中心。该中心被命名为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是第18集团军开设的大规模日军战俘和宣传机构的核心组织,由日共领导人、资深国际政治活动家野坂参三(冈野进)负责。本书所辑录的71篇“延安报告”主要由被派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有吉幸治(Koji Ariyoshi)、埃默森(John K. Emmerson)和阿道夫·苏赫斯多夫(Adolph Suehsdorf)于1944年9月至 1945年5月期间撰写。这些报告是美国官方与中共及日本工农学校在心理战上进行广泛合作的见证,它表明美国曾得到中共明确的帮助,并在与日本作战时采用了中共的某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