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其内容全面丰富,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道德规范、环境保护、自然规律、社会发展、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仁义礼仪、名利得失、修身养性、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众多内容于一体,荟萃了中华民族春秋时期的文化精髓。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哲学著作。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土壤。它是一本人人都应学习的元典。《易经》能够在21世纪重新焕发生机与曾仕强关系密切。曾仕强教授在本书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之处,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撷取出来,阐明了做人做事需要遵循的的道理。
杨时(1053-1135),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创立“龟山学派”,是宋代理学 承先启后的代表性人物,其学术思想极为丰富,在中国思想 有着重要地位。《龟山先生语录》一书所录乃杨时在崇宁三年至政和二年之间,于荆州、京师、余杭、南都、毗陵、萧山等地的讲学之语,由其弟子整理、汇编成书。书中内容十分博杂,既涉及杨时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阐释,又有其对时人轶事的评论,是研究杨时学术思想及宋代理学发展的重要文献史料。
本书从易经(卦辞、爻辞)的成书年代及历史背景出发,考察周文王和周公旦卦辞与爻辞的创作初衷;从中知晓卦辞与爻辞是周文王与周公旦为了推翻商王朝、确保周氏家族基业长青、江山永驻,给自己的子孙制定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培训其子孙如何治国、理政的教材。根据这一结论,找到了解读易经的正确方法,从而使系统、完整、正确地解释卦辞与爻辞成为可能。这是继孔子之后“义理派”对易经解释的一次重大突破,真正揭开了易经的神秘面纱。 易经共有六十四卦,每卦代表了一个事件。若要正确的解读每卦的卦辞和爻辞:首先要确定每卦的主题,即每卦讲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要确定事件发生的主体,即事件发生在谁身上。另外要确定事件发生的背景,即该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当这三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之后,就可以正确的理
《尚书礼记(国学经典精注精译)(精)》由高山译注。 《尚书》意即“上古帝上之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该书由西汉时期的戴圣所篡辑,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或研究儒家学术思想的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雌的道理,精辟深刻,对今人仍有教益。
本书为贾丰臻的代表作,论述理学产生的文化渊源、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本书分为四编,除序言外,按上古、中古和近世的历史更替梳理中国理学的发展脉络,每编分为若干章,每章列有数节,重点介绍了从三代到清代每个朝代理学代表人物的生平、思想、哲学观点和学术特色,以及他们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圣人?万世师表?在杏坛面对弟子坐而论道。在宫殿面向国君侃侃而谈。站在山川之上,面向流逝的河水,追寻生命的真谛。无处不在的孔子是谁?真实的孔子在哪?记载着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字里行间,在与弟子的对话中,都能客观地反映出孔子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在《〈论语〉中的孔子》一书中,杨教授回到《论语》本身,从孔子的言行中挖掘线索,通过生动深入的分析,揭示孔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他在困境中的抉择,将这位智者、哲人从神龛中请下来,将他还原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充满现实关怀与敏锐洞察的真实的人——他在礼坏乐崩的滔滔乱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去关注个体不可剥夺的尊严和福祉。他立足现实,思考未来,胸怀天下,不因困境改变心志,将人文关怀融入社会秩序的建构,致力于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重建纲常。
《挺经冰鉴》是曾国藩内圣外王的思想精髓。曾国藩纵横官场三十载,做到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惊人成绩,而《挺经》即是他成为晚清权臣之路上思想精华的总结,被后世官场、商场、职场列为成功之书。《冰鉴》是中国传统识人相人的一部奇书,读之引人启发,极具实用价值。晚清朝局波诡云谲,而他凭借过人的识人之术,大胆启用、招揽和提拔了大批人才——这是成就一番功业的推荐要素。
二十一世纪初有感于文化教育之重要,南怀瑾先生亲自撰成《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一文,讲述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内容发人深省。其后,南怀瑾先生随缘讲课,内容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或讲述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或从人生目标、家教、师道等方面漫谈教育,或简论儒家的发展历程,提出本质上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的并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或谈中学与西学的体用问题,等等。《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将此类话题的讲述进行整理,与前文合为一体,南怀瑾先生亲自定名为《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以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