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伦理学即是一门指导人们行动的学说。一般来说,一切伦理学说都应当是规范性的,但是,这些规范性要求对我们具有的来自哪里?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分析了现代道德哲学家所主张的关于规范性来源的四种不同的解释:唯意志论、实在论、反思性认可和诉诸自律的理论,并以自己修改了的康德主义解释作为全书的结论。 这《规范性的来源》是作者在1992年于发表的关于人类价值的泰纳讲座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同时收录了G·A·柯亨、雷蒙德·戈伊斯、托马斯-内格尔和伯纳德·威廉斯对她讲演的评论,以及她对这些评论所做的回应。这种以论争的形式出现的著作风格很好地体现了“在相互辩驳中寻求真理、在相互碰撞中推进学术的发展”这一学术的本质。
《聪训斋语,澄怀园语——父子宰相家训》内容如下:《聪训斋语》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撰写的家训。他以官宦仕途、为 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导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蕴意深邃。 《澄怀园语》是清代名臣、史学家张廷玉秉承其父张英《聪训斋语》之旨而撰写的家训。他在服官之余、理政之暇,留心时务,详察当代变革;苦 读深思,细究为文为人之道。凡有心得,记之笔端,汇辑成书。旨在告诫子孙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处心积虑之大端”。
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增订版)》是近年史学界一部大著作,对中唐以来的思想史和社会史都有最重要的发明,对清代及近代史的研究,启发甚多。
《纵欲与虚无之上:现在情境里的政治伦理》收录了《黑格尔:西方古典哲学传统的最后一位大宗师》、《纪念伯林之死》、《社会整合与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政治性格》、《略谈“公共型”的知识分子》等二十余篇文章。
20纪初的中国文化界,相当重视西方伦理学的介绍。陈独秀曾讲,吾人最后之觉悟是伦理学之觉悟。在20世纪初出现的一大批伦理学译著中,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是影响最大的一种。该书由蔡元培在1910年6月翻译。《伦理学原理》出版后,销路颇好,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次年就再版,1915年4版,1921年6版,至1927年已发行了8版,1940年又再度重版,编入该馆“汉译世界名著”丛书。 该译本曾成为当时的湖南师范学校“修身”课教材。在该校求学的毛泽东曾怀着极大的兴趣认真阅读过此书,除了用红、墨笔打记的圈点、单杠、三角、叉等符号外,还在书中的上下空白处及字行之间,写下了全文达12000字的批语。可以说是一本对毛泽东产生较大影响的伦理学著作。
水月法师的《古因明要解》对《方便心论》全分、《瑜伽师地论》少分、《阿毗达磨集论》少分、《如实论》全分作了详细讲解。《瑜伽师地论》函容《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集论》函容《阿毗达磨杂集论》,因此实际包括六部古因明著作的介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讲解、研究古因明的著作。 许地山先生的《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珈派之因明》是近代中国第一篇专述因明史的论文,介绍了古因明的发展脉络,并分专题对《中论》、《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顺中论》、《如实论》的因明思想作了概括的介绍,对一系列因明义理作了新的探索。 二者皆为古因明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述。
《人类性幻想》包含了很多极直白的与性有关的内容——将近1000个关于性幻想的描述。这些私密的幻想中有些可能会让你感到震惊;有些则会使你感到恶心;有些留给你的只是无趣和麻木;有些也许会获得你的怜悯、抑或鄙视和优越感;但仍有些会使你感到兴奋,或是导致完全的性唤起,阅读这些故事甚至会使你达到性高潮。 这里每一个幻想的主人都有着较为健康的生活,没有一个生活在监狱中或是精神病院,所有幻想的主人都自由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因此,这些幻想不应被我们忽视。 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有性幻想? 每个人都有性幻想吗?为什么有些人的性幻想如此活跃? 如果我幻想的内容很古怪,说明我是个精神紊乱的人吗? 我们应该和伴侣谈谈自己的性幻想吗? 如果我幻想的事情是“违法的”,这表明我可能会在现实
《的陪伴 : 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面向有年迈老人的家庭,从护理、心理、生活质量、心灵关怀等多方面探讨如何帮助步入晚年和邻近死亡的亲人走好生命一程,为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提供实用的生活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对晚年生活和对死亡的积极、正面的态度,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身心愉快,也让作为护理者的家庭成员更从容、更坚强地面对亲人的疾病和死亡。 《的陪伴 : 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入手,给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实用的生活建议和护理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人们正面认识和积极计划晚年生活,鼓励人们乐观地看待老龄和死亡。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养老理念,分析其得失,帮助中国家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养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