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美学文脉史
    •   ( 318 条评论 )
    • 王振复 /2024-06-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中国美学文脉史》是一部以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国美学的学术著作。作者引入文化哲学这一概念,以 文脉 这一范畴与思想贯通全书,连缀起中国美学历史的四大阶段:史前至秦汉的 前美学 时期;魏晋至宋元中国美学的 建构 时期;明清中国美学的 完成 时期;1911年至今的中国美学文脉的继承与开新时期。本书遵循 历史优先 的原则,将中国美学文脉分为 巫史文化 诸子百家 经学一统 玄佛儒 理学与实学 等章目,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丰赡的学术资料,呈现了中国美学的初始、奠基、建构、深入、综合等不同阶段的面貌。

    • ¥71.1 ¥158 折扣:4.5折
    • 《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美)梅丽莎·麦考密克(Melissa McCormick) /2025-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源氏物语》是诞生于十一世纪的日本文学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日本的艺术、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510年《源氏物语画帖》是世界上已知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源氏物语绘画和书法作品集,由大内氏家臣陶氏家族定制,三条西实隆与玄清协调组织,六位贵族书法家献笔,土佐光信及其领导的绘所绘制而成。这部书画集不仅反映了中世日本统治阶层(包括贵族和武士)对《源氏物语》文化内涵的阐释,也体现了以土佐光信为代表的中世绘画艺术家对传统宫廷艺术的继承与绘画技法的创新。 钻研日本美术文化的哈佛大学教授梅丽莎·麦考密克充分研究了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的这部书画集,首次将其全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并结合《源氏物语》的文本和中世日本美术传统,为每帖书画作品配上精辟分析,让读者能够进入一个立

    • ¥86.6 ¥188 折扣:4.6折
    • 明代山水审美 夏咸淳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夏咸淳 著 /2009-05-01/ 人民出版社
    • 《明代山水审美》依据大量原始文献材料,综合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史学、地学等多种学科,从审美文化视域和现代生态学角度,对明代山水审美思想、山水审美创造等问题进行整体观照和深入探析,从中引出一系列符合实际而富有创意的见解,显示了有明一代山水审美的总体面貌、发展历程、时代特色和主要成就,阐扬了中华山水精神和生态文明。评审专家们指出:“该成果表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学术风格”,“是一项精心结撰而厚重扎实的专题研究成果”,“是中国古代山水审美文化的断代史、专题史研究的力作”。《明代山水审美》对山水审美理论研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风景规划、旅游产业、审美教育都具有参考价值。

    • ¥82.8 ¥176.42 折扣:4.7折
    • 美学前沿问题研究
    •   ( 5 条评论 )
    • 林季杉 /2023-09-0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将美学框架体系的原点建基于人,认为人的存在问题、人 的生命的问题,实际上本身就是美学的核心。美是存在的显现、艺术是存在的真 理。美学的胜利就是人的胜利,美学的危机就是人的危机。如果说,真是存在自身 如其所是,那么,美则可以被理解为存在自身所显现的现象,美就是万物如其所是 表现其存在,并且这存在始终相关于人的存在。本书第二大部分,研究何谓美,这是美学*大的、也是*高的问题。追问这个问题,必须对于 什么是美的 与 美是什么 做出区分 。 什么是美的 ,这不是一个真问题,只有 美是什么 ,才构成一个真问题。 但对于这个真问题,不能给出定义式的回应,只能借助于价值描述接近它、靠近它 。关于美的价值描述可以从否定与肯定两个维度来完成。从否定的维度来看,美是 超越性的;从肯定的维度

    • ¥75.6 ¥168 折扣:4.5折
    • 唐代美学史(修订本)(精)/美学史论稿吴功正诗歌绘画 雕塑服饰
    •   ( 3 条评论 )
    • 吴功正|责编:张佩 /2020-08-01/ 陕西师大
    • 本书将唐代美学放在整个美学长河中观照,改线性体例为立体结构,在多门类多范畴的分解综合中显示史的动态演变状貌,突破了纯编年体和作品自然性排列的做法。作者深入沉潜到唐代诗歌、绘画、雕塑、服饰诸门类美学底层观照分析,揭橥其延续与承传,差异和变动,还原了历史本体的风貌声息,使美学史成为碧波荡漾的活水一潭。

    • ¥82.72 ¥188 折扣:4.4折
    • 六朝美学史(修订本)(精)/美学史论稿
    •   ( 2 条评论 )
    • 吴功正|责编:彭燕 /2020-08-01/ 陕西师大
    • 本书以六朝美学与汉代美学、六朝美学与隋唐美学的关系论述为起止,从六朝美学与社会背景、六朝美学与人的意识发展等方面阐释六朝美学,详解“妙”“言意”“丽”“气韵”等重要美学范畴,并分门别类地论述了六朝绘画、书法、乐舞、雕刻、园林、青瓷、陶俑、文学美学的具体情况,细致地展现了六朝美学面貌。

    • ¥74.76 ¥168 折扣:4.5折
    • Wabi-Sabi侘寂之美—写给产品经理、设计者、生活家的简约美学基础 (美)科仁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美)科仁 /2013-12-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侘寂”之美的几个关键词:极简、质朴、安静、素雅、淡然、沉浸、信任。当设计满足这些条件时,可以称作为侘寂之美。侘寂wabi-sabi,那是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被古代儒士所推崇的佛教哲学,教人修身、养性、无我的哲理。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侘寂wabi-sabi是一种对渐逝生命的审美态度。与现代消费主义主张向外求的理念相反,本书推荐从人的内心去追求,简单的侘寂wabi-sabi的几个观念,可以转变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你可以用他去欣赏一个茶杯,也可以用它去体察自己的世界,你也可以从中找到整个宇宙。wabi-sabi包含整个世界。 侘寂wabi-sabi理念运用到设计中,就是简洁并让人安静的设计美学。它是苹果,等简约品牌的发源地。 它是苹果,等简约品牌的发源地。 每个公司的老板都应当给自己的产品

    • ¥69 ¥146 折扣:4.7折
    • 静读园林 曹林娣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曹林娣 /201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园林属于综合艺术,需要解 读、可以解读的内容俯拾皆是,笔者仅摭若千吉光片羽,自然挂一漏万,且园林妙境,多在虚实之间,也如“浮云著风,闪烁无定”,《静读园林(第2版)》仅为笔者“读园”点滴所悟,希风往哲,亦奉同好,不当之处,诚请教于知者。

    • ¥56.76 ¥120.96 折扣:4.7折
    • 时尚美学 刘清平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刘清平 著 /2008-06-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集中讨论了时尚文化的炫美内涵、历史演变、主要特征、表现内容和评判标准等问题,包括从历时性角度描述时尚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进程,分析在肉身转向的后现代氛围下流行时尚与人的肉身感性存在之间的密切联系,比较流行时尚与经典艺术的异同之处,说明流行时尚在炫耀生命活力、性感惑力、气质魅力等方面的本质功能,并提出了评价流行时尚的一些基本原则。 在涉及时尚文化这一议题时,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教材偏重于实用技巧和现象描述;注重理论分析的学术作品则往往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把流行时尚当作俗文化加以批判,很少充分肯定时尚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教材则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把时尚文化当作一种大众炫美现象加以探讨,在指出其负面内涵的同时,又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其中有不少观点和概念系作者首度提出,力求

    • ¥63.64 ¥135.61 折扣:4.7折
    • 汉代身体美学考论 刘成纪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刘成纪 著 /2020-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长期以来,汉代一直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汉代身体美学考论》以身体为切入点,重建了对汉代美学的理解。作者认为,两汉美学对身体的认知分为五个层面,即以元气自然论为身体认知确立哲学基础,以形神骨相论界定身体的本质构成,以天人相副论建构身体与世界的关系,以礼乐服饰再造身体的社会性,以养生与厚葬表达对身体不朽的期许。以此为背景,《汉代身体美学考论》进一步探讨了两汉身体观对魏晋美学的开启之功,认为魏晋文学的文气论、绘画的形神论、书法的筋骨论等,均是前朝身体理论向艺术领域的引申;汉代察举取士制度则是魏晋人物品藻之风得以形成的历史动因。

    • ¥88 ¥183 折扣:4.8折
    • 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 李衍柱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衍柱 /2006-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前不久,李衍柱教授把他的新著《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交给我,要我帮他写个序。虽然我有一点儿犹豫,但还是没有推辞。犹豫的是,衍柱先生无论在年龄上还是资历上都是我的学长,要我为他的著作作序,自感不大够格。最后之所以没有推辞,是因为,首先,我俩结识较早,是很好的朋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还算“中青年”教师时,我敬爱的导师蒋孔阳先生还健在,通过蒋先生介绍我们认识了。20年来,我们不但在学业上经常互相交流,而且在个人的交往上也日益增多,使我对衍柱先生的学问人品有了更多了解。衍柱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人正直质朴,对他人热情关心、无私帮,在做学问方面执著、勤奋、踏实,使我感到他值得信任。作为挚友,我没有理由推辞。其次,衍柱先生这本新著的选题和内容相对而言是我比较熟悉的,我在跟随蒋孔阳先生读研

    • ¥61.4 ¥132.8 折扣:4.6折
    • 艺术与介入 (美)贝林特 李媛媛 译 商务印书馆【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美)贝林特 著,李媛媛 译 /2013-04-01/ 商务印书馆
    • 《艺术与介入》是阿诺德·贝林特的代表作,由坦商务印书馆出版。“介入”概念是贝林特美学的主要理论基点,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挑战18世纪以来的审美无利害传统,强调积极的融入(不同于心灵的主观投入)以及经验的双重意义(在詹姆斯和杜威的意义上)。作为一种重视艺术语境的美学,“审美介入主张连续性而不是分裂,主张背景的相关性而不是客体性,主张历史多元论而不是确定性,主张本体论上的平等而不是性”。

    • ¥62.28 ¥134.56 折扣:4.6折
    • 艺术-政治的未来 陆兴华 商务印书馆【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陆兴华 著 /2017-04-01/ 商务印书馆
    • 陆兴华著的《艺术――政治的未来(雅·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精)》为作者很近五年对于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艺术哲学研究的结晶。朗西埃对于审美―政治或者说艺术―政治的研究,在靠前上极有影响,在哲学和当代艺术两个领域,有广泛的读者群。 全书共22万字,从“艺术之政治”、“文学之政治”、“影像之政治”、“观众的解放”、“论正在到来的新审美共同体”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艺术之政治:本章主要从审美政治与政治审美这个传统话题切入,来探讨朗西埃关于艺术是元政治这一立场:艺术大于政治;政治是发生于艺术所活动的感性领域之内的。 2.文学之政治本章会围绕朗西埃就诗歌政治、小说现实主义和工人阶级文学意识等研究来展开讨论,探讨“文学”是如何与政治连成一体,并成为新政治的催化

    • ¥52.63 ¥115.26 折扣:4.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