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西哲学比较为视角,对方东美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体,以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生命哲学为用而建立的哲学体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本书以一种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诸如现象学、舒勒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施特劳斯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社群主义哲学、阿佩尔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理论成果以及由之形成的新的哲学语境出发,对中国传统哲学内在本质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和全方位的角读,以期从中发掘出掩埋在古老传统形式下的其现代特质和活的和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为我们揭示出中西哲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旨,也即整个类哲学殊途同归之旨。
《中西哲学略述》概以“述而不作”为原则,而以中西哲学史为主要内容。在语言表述上,不拘文白,多随文献的语势,求其通畅与辞达。这种表述的方式,或与时下的习惯略有差异,而述而不作本身或亦嫌创新不足。但如孔子所教,述而不作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本书既述而不作,则犹有待于后来。从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来看,西方哲学的精神由彼岸转为现世,这与中国固有的现世精神,恰恰是可以共通的。而中国哲学基于现世的建构,既关乎人之成人,又关乎社会治乱,是可援以发明。于此中西与古今之间,或可究中西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本书以一种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诸如现象学、舒勒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施特劳斯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社群主义哲学、阿佩尔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理论成果以及由之形成的新的哲学语境出发,对中国传统哲学内在本质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和全方位的角读,以期从中发掘出掩埋在古老传统形式下的其现代特质和活的和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为我们揭示出中西哲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旨,也即整个类哲学殊途同归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