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讲话》是慈航对唯识学最基本典籍《成唯识论》的详细讲解。作者一字一句对原文进行白话解读,既对原文有必要的考证,又对文义进行了适当的发挥,使原来艰深的唯识理论变得通俗,可谓是《成唯识论》的极佳入门读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 压案之作 ,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 精通造化、守身用世 的秘诀。所谓 挺 ,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 挺 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
4册全集包含:传习录、别录、文录、外集。
◎内容简介 《庄子》不仅是先秦哲学、文学、美学的高峰,更是中华民族源头性思想经典之一。本书着眼于《庄子》作为一部中国寓言故事集的本质,将33篇文章拆解为百余则寓言故事,逐句逐段精读原典,以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将生僻字解读、句子释义、援引佐证等贯通起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建立从知识到感悟层层递进的品读路径。 此外,书中还纠正了一些读《庄子》中常见的误解,发散性地增添了新的文史知识。巧妙融合了郭象的《庄子注》、成玄英的《庄子注疏》、王夫之的《庄子通》等典籍,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读《庄子》的观点和心得,以典说典,以多维度的信息展现《庄子》的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和天马行空。
本书从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荀子以 礼 概念为核心的政治 社会思想。作者将战国思想史划分为 伦理论辩 (ethical discourse)和 分析论述 (analytical discourse)两个阶段,前者以儒、墨两家为代表,将 仁 义 等伦理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后者则以道家与稷下学者的思想为代表,用分析性的术语 分 法 等,以客观且具理论性的方式探讨国家治乱问题。荀子继承了伦理论辩与分析论述两种立场, 既是伦理价值的拥护者,又试图以分析性的论述框架,探索政治社会机制,重构儒家的伦理论辩。 本书是作者以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经修改,于2003年以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为名,由荷兰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出版。之后,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其翻译为繁体中文版,2016年由台大出版中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作。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套《王阳明全集》的简体版,是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
张纯一的墨学著作有:《墨子间诂笺》(1922)及增订本、《墨学与景教》(1923)、《墨学分科》(1923)、《墨子集解》(1936)。本次影印的《墨子集解》是1936年9月世界书局版。 张纯一的《墨子集解》是继孙诒让《墨子间诂》后又一注解墨子的力作,其在 叙 中有言: 余自民国八年春研寻是书,迄今十有七年。尝终日覃思,屡忘寝食,辨古字声形之转变,稽故书记载之异同,正伪补脱,期得真诠。
20世纪初,近代中国学术向现代转型之际,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备受关注,刘师培和吴虞等撰文表彰王艮以及被认为是泰州传人的李贽,现代新儒学代人物梁漱溟对王艮尤其是泰州后学更是推崇备至,这说明泰州学派在明代思想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泰州学派在阳明后学中是一支个性鲜明、色彩独特的思想流派,与擅长思想论辩的其他阳明后学诸子不同,泰州诸子大多出身平民或属于底层士人,故他们的思想言行与精英士大夫相比确有诸多不类之处,他们热衷在社会基层开展讲学,然其思想关怀仍在于维护儒学价值和重整社会秩序。 《泰州学派思想研究》从 泰州学案 的重新厘定着手,暂时搁置了那些没有明确师承关系的所谓泰州学人,集中探讨了王艮、王襞、王栋、颜均、何心隐、罗汝芳的思想学说。本书分析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
旧刊《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繁简转化,编辑整理而成,同时结合并吸取近年来*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 《全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补录、年谱、附录等八部分,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这些文字或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其人其事,或饱含对恩师的孺慕之情,或严谨中肯地评价了王阳明著作及思想的起转传承,对于研究王氏学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将此类文章编辑整理,置于各卷章节之首,以供读者参照阅读。这也是此次编辑出版不同于以往版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