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清代顾炎武、黄宗羲等 369位学者的画像,全部用写真手法摹绘。全书原分两集出版,*集是叶衍兰积三十年之力搜集而成,并撰有小传,用小楷书写,但生前并未印行,其孙叶恭绰继承祖父遗志,先于1928年将*集交商务印书馆影印问世。以后即着手继续搜集,经二十年之久,又得200人,编为第二集,由江西画师杨鹏秋摹绘,并私人出资,由珂罗版社影印出版。此次整理出版,对原图继续影印,*集小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祖武先生手写誊录并加标点;第二集,原书有图象无文字,由陈祖武先生仿*集小传风格,为第二集补出小传,并手写誊录。 丛书简介: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 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生态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对历史资源的继承和当下结构的整合,构成了一个内含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总体表达和整体图景,《生态博物馆》将生态博物馆现象置于思想史、知识史和事件史的总体视野中予以考察。具体而言,“思想”引向生态博物馆的社会面向和浪漫气息,“边缘叙事”“乌托邦”等隐喻让生态博物馆在思想层面充满革命性和批判性色彩;“理论”导向生态博物馆的知识谱系与历史遗产,“定义演进”“阐释话语”等要素让生态博物馆在理论层面充满过程性和开放性特质;“实践”指向生态博物馆的经验事实与操作过程,“接触空间”“地方感”等架构让生态博物馆在实践层面充满商榷性和场景性意味。
《中国用人史》尝试性地构建了中国用人史研究的学科体系,是研究我国用人制度史为数不多的一本专著,堪称填补空白之作。 《中国用人史》分用人思想卷和用人方策卷两个卷次,合为一册。用人思想卷,以正史为主,兼顾文集、方志等史料,整理考辨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几千年来近百位思想家、政治家、贤人明哲的人才观及其历史价值,勾勒出一幅充满睿智才情、波澜壮阔的用人思想演进图。用人方策卷,以历史纪年为主线,对散见于史籍的历代明哲、明君、名臣、名将的用人实践予以高度概括,并归纳为五十二策。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研究和撰写了关中特定地域建筑遗存的民居建筑这一特定文化传承物,所探讨的内容包括关中民居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类型、表现内容及其所包涵着各种民俗的、文化艺术等因素。撰写内容主要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居沿革、民居类型、装饰构件、民居文化,以及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民俗文化的渊源、特征及发展规律,解读了其历史信息和所蕴涵的传统民居文化,挖掘了潜在的艺术与文化的价值,为今后关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