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所著的《传播符号论》一共六章,犹如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乐章是“导论”;第二乐章包括“语言与符号”和“结构与符号”,涉及前述三个层面的符号构成问题;第三乐章是“符号与意义”,论述符号的意义问题;第四乐章包括“文本与诠释”和“话语与权力”,围绕符号的解释而展开。
本书从农民受众的视角,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工具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体系中的几大要素诸如受传者、信道、传播效果、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实证研究;调查范围涉及相对固定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个乡镇103个村,获得了丰富的手资料。内容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对农村的影响研究,特别是本书就中国乡村信息传播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本书首先厘清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提出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和衡量标准;然后分析自媒体传播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自媒体领域的话语权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剖析自媒体领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弱化的原因;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赢得并保持媒体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经验,借鉴西方维护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做法;在上述基础上提出自媒体领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维护理念与实践路径。
《博物馆学的思考》围绕博物馆、博物馆学定义的讨论、争议及思考等,构成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议题。《博物馆学的思考》通过梳理博物馆史上的种种代表性观点,就博物馆、博物馆学基本概念性的议题做一思考,以详尽的文献分析为基础,论述了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渊源于发展轨迹,并注入了作者对博物馆教育理念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作为作者课堂教学与日常科研的结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且其中不乏一些珍贵资料的收集。
《国立北平图书馆英文期刊汇编(套装1-6册)》收入《北平北海图书馆英文季刊》(The MetropolitaLibrary Record,1928-29)、《新增西文书目录(双月刊)》(TheNational Library of Pg Bimonthly Booklist,1930-32)及《图书季刊(英文本)》(Quarterly Bulletiof Chinese Bibliography,1934-48)。前两种以外文书刊目录为主;《图书季刊(英文本)》先后由向达、贺昌群、袁同礼等人主编,内容包括论著、图书及期刊介绍、学术界及出版界消息、评论、译书索引、期刊索引及学人活动等。这些刊物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文化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相遇时发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它不仅表现在个体间交往的心理、语言、行为层面上,也发生在文化群体如民族、国家以及更大的文化群落中。本书从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跨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媒体与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策略四个视角揭示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冲突,它们既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亦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