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陕北多年,发现陕北方言中保留有大量的古代词汇。作者花费十年时间,翻阅了许多古籍,找出陕北方言中古语遗存的来源。书中不仅用古籍来印证方言,也通过方言展示了陕北特有的民俗。 本书记录的陕北特色口语词语,有3900条。记录的原则是作者自己听到的、作者个人生活中用到的,并且普通话口语不用的词语,书里看到的不算。书中收录的陕北词语和语句,一些是作者跟延安、榆林等地的干部、职工和农民聊天所得,很多则出自余家沟村的几十位农民之中。书里的陕北词语,作者依自己对陕北生活的感觉,分为“陕北的古代人称人身词汇、表述行为的陕北古老动词、陕北日常生活中的古人词语、陕北古老的人际交往词语、有关婚丧信仰精神寄托的陕北古词、陕北关于天地自然的古老用词、陕北话里的古代虚词”7个方在,和“亲属,叫了一千五百年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主要内容:大概在一九六二到一九六三之间,先师董同稣先生交给我一份陆基编着的《注音符号·苏州同音常用字汇)的抄本,是赵元任先生和他的二小姐赵新那手抄的。那时我正在写如皋方言音韵的硕士论文,因为其中讨论如皋方言是否归属吴语的问题,可能因此董先生把这个抄本给我参考。论文写完初稿,董先生在病床上浏览一遍,还没有举行口试,先生就逝世了。这份抄本在我的行箧之中从南港带到柏克莱,再带到清水湾,在我手上已经辗转四十年了。 在柏克莱加大的时候,曾经预备整理此书,请内子陈琪女士及助理徐雯小姐重新抄录一过,但是总觉得其它的研究工作更有趣,做整理资料的工作不那么积极,也就拖延下来了。到一九九八年看到叶祥苓出版《苏州方言志》,在李荣先生的序里和叶氏的书中都提到陆基的《一百年前的苏
现今,温州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温州地位特殊,知名度高,不仅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于是,温州人成了香饽饽,温州话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天然的纽带。夸张一点讲,温州话就像是国际语,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得到!讲着温州话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既能享受的,也能承受最差的。这就是温州人的精神。过去说无徽不商,现在是无温不商。全国各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也会出现温州人。研究温州经济,首先要研究温州人;研究温州人,要从温州的人文背景人手;研究温州的人文,首先要研究温州人所说的温州话。
《潮汕方言历时研究》通过文献阅读、查索和田野调查等方式获得丰富翔实的材料,从语音和词语两大方面把潮汕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潮汕方言历时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潮汕方言研究、闽方言研究,乃至汉语语音史和词汇史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现今,温州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温州地位特殊,知名度高,不仅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于是,温州人成了香饽饽,温州话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天然的纽带。夸张一点讲,温州话就像是国际语,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得到! 讲着温州话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这就是温州人的精神。过去说无徽不商,现在是无温不商。全国各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也会出现温州人。 研究温州经济,首先要研究温州人;研究温州人,要从温州的人文背景人手;研究温州的人文,首先要研究温州人所说的温州话。
《梵藏汉蒙对照词典》以安时兴先生编的《梵藏汉对照词典》1997年版为蓝本,吸收《藏汉大词典》、《格喜曲扎藏汉词典》、《智慧之源》、《月光词典》及其它一些古籍资料中的梵语佛教词汇而成,并对词条对照四种文字的同时,用蒙古文作了较详细的解释。全书约三万多词条,200万字。迄今为止这是一部词条、字数及文种很多的蒙古文词典。也填补了蒙古族辞书史上的空白。此书对印藏汉蒙文化和词汇学的研究有使用价值;对广大佛教僧众和宗教爱好者学习佛经及蒙藏汉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都有价值。
陈卫强读硕士期间,就在我的课堂里完整地修学了“语音学”与“音韵学”两门课。我的课每一节都设有数组练习,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明白地写在黑板上或当场回答,然后评解、纠正,以巩固学习成效。很多人不大适应这一“高强度”的课堂训练法,但陈卫强坚持下来了,而且学得很认真。可以证明,他经过了严格的方言学基本功的训练。硕士毕业后,陈卫强报读我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汉语方言学,这才成为我的入门学子。作为一个语感较好,又是土生士长的广州人,我希望他发挥自己的母语优势,以广州话音韵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内容。看上去这是一个老题目,做的人不少,但却有新的角度。我建议他将着眼点放在尚未系统调查过的广州市郊,以环形包围圈的方式对广州郊区粤语展开尽可能密集的调查,佐之相关研究成果与历史文献材料,以地理空间上的
条目安排1.《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收录分单字和条目。单字用比较大的字体。条目按个字分列于领头的单字之下。2.单字和条目(1)为便于外地人检索苏州话,《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单字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2)单字形同而音、义不同,或形、义相同而音不相同,各有适用范围的,参照普通话词典分立;形同、音同而在意义上需要分别处理的,作为条目分立,标注中文数字加括号列开。(3)关于条目。形同、音同,但在意义上需要分别处理的,标注中文数字加括号分立。形同、义同而音有多种的,则在一种读音后面再注另外的读音。《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之条目,单字条目在前,多字条目在后,字数越多越后。《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附生僻字,附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据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有所进展。在这个背影下,我们计划统一一部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综合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这个计划分两步走。步是调查四十处方言,编四十册地方言词典。第二步是在四十分册地方言词典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其他方言资料,编一部综合的汉语方言词典。分地方言词典与综合的汉语言词典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方言词典以方言调查为本。调查首先是物色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选择老年中年,也不排斥青年。根据前者确定音系,记录语料,参考后者补充词语,同时说明音系与前者不同处。调查表有字表与词
洋思的生源不是的,洋思的师资也不是的,但教育教学质量却在之列,究其原因,源于洋思的高效课堂。洋思高效课堂可以说是使洋思教育充满活力、赢得办学高效的精髓所在。《洋思高效课堂》总结洋思高效课堂的经验。本书由秦培元主编。
论文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偏重历史层次的理论问题,作比较一般性的探讨;第二部分偏重个别方言中的历史层次问题,直接讨论有关层次的种种关系。
在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中,只有客家言不是以方言所在的地域名称来命名、而是以说这种方言的民系的名称来命名的。诚然,一方面,说这种方言的人一般都被作客家人,他们自己大都也是这么认同的;另一方面,目前客家方言的分布格局是明代未年、清代初年及此后客家人的迁徙形成的。客家理论的奠基人罗香林在他的《客家研究导论》(1933)中说,客家人是汉民族的副产品分,其先民大都原籍中原,从晋代永嘉之乱以来,在历史上的几次大动荡中逐步南迁,并终于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形成客家人的基本住地,也形成了一个在语言、文化、风俗等诸方面都有逢己独有特征的民系。明末清初以及清同治以后,客家人进行了第四次、第五次迁徙,并形成了今天客家人的面貌。罗氏的理论产生以后,对学术界的影响很大。不仅历史学界接受了他的理论,语言学家们在